楠木軒

老年商險有效供給乏力呼籲提質增量

由 聞人海瑤 發佈於 財經

伴隨人口老齡化到來,老年人風險保障問題愈發受到關注。繼年初銀保監會等13個部門的政策指導後,近日,國常會再次強調,要促進開發適應廣大老齡羣體需要和支付能力的商業醫療保險。

記者瞭解到,多家險企正發力填補這一市場缺口。但從整體看,由於數據缺失、風險定價困難等問題導致的老年人專屬保險產品,有效供給不足、保費相對較貴等情況仍然存在。

對此專家建議,在研發涉老保險方面,保險公司步子需要“再邁大一點”,積極創新針對60歲及以上老年人需求的保險產品,研發老年人疾病保險、醫療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等專屬產品等,提升老年人羣醫療服務體驗。

險企探路填缺口

截至2019年末,我國60週歲及以上人口約有2.54億,佔總人口的18.1%。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保險公司在售產品中,被保險人可以是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產品有2400餘個,占人身險公司全部在售產品的1/3,險種類別包括人壽保險、年金保險、健康保險、意外險等4大類,基本做到險種全覆蓋。其中,健康險產品1000餘個,佔全部老年人產品的42%,是產品數量最多的險種,主要保障疾病、醫療費用以及長期護理等責任。

例如,太平財險開發推出覆蓋65週歲以上老年人的醫療險產品,可報銷因癌症導致的醫療費用支出,同時為最大限度滿足癌症患者的醫療需求,專門加入了先進的癌症治療技術質子重離子醫療費用報銷責任,報銷比例為100%,大幅提升了65週歲以上人羣的保險保障能力。截至2020年8月底,太平財險累計為23萬客户提供癌症醫療保障,其中為65週歲以上人羣約2.3萬人次提供了風險保障690億元。

信美相互近期推出針對老年人的產品“挺好保”,將年齡限制放寬到70週歲,還在投保限制中,對“三高”人員,或是有甲狀腺結節、糖尿病的患者放寬,使健康告知更加寬鬆。

此外,近期“遍地開花”的惠民保,由於無須健康告知,幾乎不限年齡也成為諸多老年人的選擇。以“北京京惠保”為例,在50萬參保人中,從年齡佔比來看,0至25歲參保人佔總人數的14.3%,25至60歲參保人佔60%,60歲以上參保人佔25.7%。

除綜合性醫療保險或保障計劃,也有險企推出針對老年人意外的專項保險。例如,友邦推出的“守護長青意外保險產品計劃”專注中老年意外骨折預防、治療、康復三個階段。

數據缺失、風險定價成桎梏

儘管老年保險數量近年來逐漸增加,但多位受訪市民表示“給老年人買一份稱心如意的保險並不容易”。老年保險仍然面臨有效供給不足、保費相對比較貴、部分身體狀況欠佳的老年人難以買到適合的產品等問題。

天津市民李先生直言,老年人保險購買限制多,價格高,不好買。“父親70多歲了,患有高血壓,沒有其他病症,我想給他買一份保險,但跑了幾家保險公司、打了無數次電話後,卻沒有找到合適險種。對方一聽投保人75歲高齡,就被告知選擇極其有限。再加之有高血壓,幾乎沒有可以選擇的保險了。”李先生説。

退休教師尹女士認為“老年醫療險的性價比太低了”。“50歲是分水嶺。50歲以下基本是每五年略漲一些,一過50歲保費基本翻倍,保額還特別低。”尹女士説,以某大型險企的重疾險為例,0-40週歲最高保額50萬元,41-50週歲保額30萬元,51-60週歲保額僅10萬元。

記者注意到,當下市場上主流保險產品投保年齡上限普遍為65歲,養老險、重大疾病險的年齡上限則為60歲。此外,50歲以上的人,可選保險產品量小且品種侷限,由於身體狀況不佳,投保很容易被拒。

一中型險企精算師對記者表示,當前中國保險市場蓬勃發展,相比之下老年人保險市場規模和佔比並不大,這導致了很多保險公司忽略了這一羣體、不關注這個細分市場。同時,由於保險公司沒有前期的數據積累,老年人保險產品在定價方面較為保守。

風險識別問題也是影響保險公司產品推出的重要因素。“由於老年人身體比較脆弱,當他們真正發病或者發生保險事故的時候,保險公司在界定事故原因時很難得出明確判斷,比如摔傷是意外還是自身身體的問題等,這些真實狀態難以界定,容易引發糾紛,承保風險較高、管理成本較大,所以保險公司普遍對老年羣體的保險產品比較謹慎。”該精算師表示。

建議“步子再邁大一點”

老年人“保險難”的問題已引起監管部門關注。

年初銀保監會、發展改革委等13個部門研究制定的《關於促進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發展的意見》強調,要“為60歲及以上老年人提供更多價格適當、責任靈活、服務高效的保險產品”。銀保監會透露,將出台《關於豐富產品供給、鼓勵產品創新的指導意見》,要求各保險公司切實提升產品開發和服務能力,結合老年人風險特徵和需求特點,有針對性地開發專屬保險產品。12月9日召開的國常會再度強調,促進開發適應廣大老齡羣體需要和支付能力的商業醫療保險產品。

多位專家及業內人士表示,在研發涉老保險方面,保險公司步子需要“再邁大一點”。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此前在“中國健康保險論壇暨中國健康保險藍皮書發佈會”上指出,當前面向未成年人、老年人的健康保險產品發展滯後,想買的保險買不到、買不起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保險公司需防止逆選擇,但不能把非健康人羣排除在保障人羣範圍外,恰恰這部分人更需要保障,可以通過費率機制解決這個問題。”黃洪表示。

中國社科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表示,養老保險產品雖然具有投資收益穩健的優勢,但由於政策限制等原因,投資收益的市場競爭力有待增強,未來還需在被保險人確定、給付金額隨時間變化的方式、通脹補償等方面進一步豐富產品供給。同時,保險機構應積極創新,開發針對60歲及以上老年人需求的保險產品,研發老年人疾病保險、醫療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等專屬產品等,提升老年人羣的醫療服務體驗。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張盈華認為,下一步,商業保險在對接基本醫保擴充醫療保障、補充基本養老增進養老保障、做好經辦助力建立長護保險等方面都有很大發展空間。(向家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