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創業50和科創50有什麼不同,這兩者的估值怎樣?
科創50和科創創業50有什麼不同
科創50和科創創業50指數的基日都是2019年12月31日,基點為1000點。
然而,跟蹤這兩個板塊的基金直到2021年才開始發行,非常晚,特別是科創創業50,跟蹤的基金集體於今年6月份發行(5只ETF和4只聯接,規模180億左右)——對於近期科創板和創業板的上漲,新基金的發行功不可沒(與估值沒太大關係),畢竟募集期和封閉期就3個月左右,而這波上漲就始於3月份。
基金的發行和股票的債市發行或發行可轉債是一樣的,往往是漲了一大截之後發行,或者説市場向好時發行,有利於發行成功,以及募集更多的資金。所以,發行的指數基金沒有再次上揚,很容易進坑,認購指數基金風險較大(容易在高點接盤),投資者需謹慎。
從上圖我們可以得出下面四個信息:
1、跟蹤科創創業50發行時,指數已經從1000點漲到了2100點,漲了1.1倍。到目前,當時是認購的話,大概虧損5%(1%的認購費),而且資金被佔用的時間要外加1~3個月,而若申購或場內買入,則虧損4%左右——指數基金高點發行。
2、跟蹤科創50的ETF發行集中於2020年9月,點數大概在1400~1500之間,已經漲了40%~50%左右,相對較高的位置。而之後迎來一波下跌,即使目前大幅上漲(高估),盈利也僅有13%左右——指數基金高點發行。
3、科創創業50它的權重集中於創業板50,這源於寬指的編制大多是按市值和流動性排列編制的,而創業板有近12年的歷史,以及科創板更加向新興產業靠攏,市值更低,這就導致科創板和創業板按照市值和流動性排列,更加集中於創業板——科創創業板十大權重有8只與科創板50重疊,只有1只與科創50重疊。
4、科創創業50的走勢會更加偏向於創業板50,而不是科創50。
回到正題,科創創業50與科創50有什麼區別?
科創創業50依照科創和創業兩個板塊的市值排列,選取市值較大的50只新興產業上市公司證券,注意是新興產業——創業板50第二權重東方財富,沒有進入科創創業50,顯而易見,它不是新興產業。
科創50依照科創板的市值和流動性排列,選取反映科創企業的50只股票。
區別很大,科創創業50主要權重集中於創業板,不管是十大權重,還是走勢,與科創50的聯繫並不大——不要籠統的認為科創創業50與科創50有莫大的聯繫。
科創創業50和科創50的估值這兩者的數據都非常有限,沒有有效的歷史數據,也就不好對它的估值進行評判。
比如科創創業50的目前的市盈率高達81倍,若單純以市盈率去評估的話,顯然是高估了。然而,新興產業市場本來就給予較高的估值,想象空間較大——股價的漲跌源自於人們的共同想象。
如果科創創業50人們的共同想象市盈率為100倍,那麼它未來的市盈率就會圍繞100倍上下波動,目前80倍的市盈率就相對較低了——投資者要賺的不是企業要賺的錢,而是市場估值賺的錢,説100年才能回本都是無稽之談。
但個人觀點,目前14%的ROE是較難支撐81倍的市盈率的,投資風險較大,沒有必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我們從上圖的科創50可知,目前市盈率為99.41,低於科創創業50的81倍——這源於科創創業50權重主要集中於創業板50,而創業板50只有60倍的市盈率,這也就拉低了科創創業50的市盈率。
而科創50目前的ROE平均值只有8.11%,既然科創創業50的14%ROE較難支撐81市盈率,那麼更別説ROE只有8.11%的科創50去支撐99倍的市盈率了——個人的觀點,明顯高估,一旦走熊,將大幅回撤。
科創創業50和科創50跟蹤的基金時間都非常短,回測沒有意義,這裏就不再進行回測了,
2021.08.25 #科創創業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