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冒牌央企”套路狠64個大機構中招,380億資產全是石頭

由 忻素芹 發佈於 財經

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財經

“有一塊神奇的石頭,佈滿上千孔洞,洞洞相連。峯頂注水,則千孔噴泉;峯底燃燧,則百竅吐煙。”

據説宋徽宗和乾隆都看上了這塊石頭,卻都沒能運走。20年前,這塊石頭被一個農民企業家陳金根給挖出來了,他把這塊石頭放到了自己的私家園林裏。

這樣玄乎的故事,説的是蘇州4A級景區靜思園中豎立的慶雲峯。

靜思園中不止這一塊石頭,還有很多其他奇石、奇樹、字畫等,全部加在一起值多少錢呢?四年前中瑞國際評估認為,價值達到了388.9億元,其中379.7億元都是石頭,4002塊,每塊石頭都將近1000萬,都是硬資產。

這個陳金根什麼來頭呢?

他是一位做玻璃鋼的商人,據説8歲那年,他跟爸爸去蘇州玩,逛園林看到那些假山石頭、亭台樓閣,人都呆了,就跟他爸説:“我要造個’拙政園’給你!”

後來蘇南的鄉鎮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陳金根也踩上風口成立了龐山湖最早的鄉鎮企業——新興玻璃鋼廠,發展的很不錯,還研發了自己的專利產品。

掙到錢的陳金根開始實現夢想,四處收集奇石、古樹、磚雕、盆景和古建築。

再後來,趕上了90年代的城市化運動,大批的古建築、老房子被拆除,陳金根咬牙到蘇州選了一塊地,開始建造自己的園林——靜思園。

來自上海城隍廟後面的丹鳳街,蘇州動遷的明清建築,上海“小刀會”聚義的天王殿這些,都在拆除前被他買下來,放入了靜思園。

當然,這些故事都比不上慶雲峯,據説陳金根為了搬它,特地引進了前蘇聯的一輛導彈發射專用車,還掏錢修路、修橋,才把石頭運出來送到了靜思園。

據説,修靜思園的花費超過4.5億,很快就被評為國家級4A景區。

但是這錢來得快,去得也快。後來陳金根資金緊張,十分缺錢,不得已將靜思園整體打包4.5億賣給了中青旅實業。

等等!

前面不是説評估價值388.9億嗎?咋4.5億就賣了?

這就得説中青旅實業玩得太溜了。咋操作的呢?

很多人看到中青旅實業,就覺得是那個搞旅遊的上市公司中青旅吧?

其實,這是兩個公司,但是這個買了靜思園的中青旅實業也很希望外界混淆這兩個公司。

在早期的公開報道中,中青旅實業介紹自己是“1993年團中央下屬的中國青旅集團投資,經國家工商局核准成立的大型國有企業;產業涉及金融、地產、TMT、貿易、海外投資、行業直投等領域。”

這排面出來做生意,誰都得給面兒不是?

從2015年開始,在總經理趙宗輝的帶領下,中青旅實業僅僅用了3年多時間,總資產規模就從100億瘋狂增長到了1000多億,十倍!商界奇才啊!

是業務突飛猛進嗎?細一看就會發現,就一個套路——借錢,收購資產,抵押再借錢,繼續收購資產……

不斷循環,資產就過千億了,這其中最重要的工具,就是靜思園的那幾千塊石頭。

2016年中青旅實業買了靜思園之後,又把靜思園裏頭的石頭、樹、字畫、古建築等以賬外資產的方式注入靜思園公司,這樣就重複計算了收購資產價值。

隨後,趙宗輝委託中瑞國際資產評估(北京)有限公司來負責給靜思園做了個資產評估,中間怎麼操作的就不知道了,反正最後的評估價值為388.9億元,估計陳老闆知道了這個價格腸子都得悔青了。

靠着這堆石頭的估值,中青旅實業堂而皇之的通過了64家金融機構的風控體系,不斷借錢出來,前前後後借了幾百億,這也是短短3年時間擴張10倍、達到千億規模的奧秘。

中青旅實業當初花的幾十萬評估費真是太划算了。

到了2017年,中青旅實業的整體負債達到555億元,負債率不到60%,看起來好像還可控制,但是隻要把這堆石頭去掉,就會發現負債率早都超過100%,實際上已經資不抵債了。

不過話説回來,這堆石頭到底值多少錢真不好説,憑運氣借來的錢,如果憑實力還了也行。

但中青旅實業是沒有這個實力的,2017年年底,60多家金融機構的貸款逾期,總經理趙宗輝直接跑到香港不回來了。

第二年5月,中青旅實業旗下子公司北京黃金5億信託貸款發生實質違約。債主們着急了,中青旅實業不行,那就找正主中青旅還錢吧,畢竟當初趙宗輝一直吹是中青旅的公司,出了事得擔責任啊。

結果,中青旅控股在官方微博直接回應稱,“中青旅實業”或類似名稱的分子公司,與中青旅不存在任何股權關係。

説白了,人家不認賬。

那這個中青旅實業跟中青旅集團到底有沒關係呢?沒關係的話,中青旅集團為啥容忍他打着“中青旅”的名義在市場上四處忽悠呢?

事實上,關係還是有的,中青旅集團有中青旅實業20%的股權,只是沒有控股。

(來源:天眼查)

而且,中青旅實業之前的董事長傘翔宇是集團現在的常務副總經理,説一點關係沒有是説不通的,只不過董事長做不了總經理的主,一點鉗制力沒有,左搞右搞就弄出這麼大窟窿來。

實際上,在中青旅實業違約之後,中青旅集團就在使勁切割跟這個企業的所有聯繫。

先是傘翔宇火速退出了中青旅實業,之後中青旅實業大股東潤元華宸的實控人也發生了變化,到了2018年底,中青旅集團在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轉讓其持有的中青旅實業20%股權,轉讓底價為199.68萬元。

這麼一來,債主們都不幹了。

上海銀行、東方資管等13家金融機構聯名寫了一份《關於請求中國青旅集團終止對外轉讓中國青旅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股權並出面化解其債務問題》的函件,抄送共青團中央、銀保監會等單位,試圖阻止股權轉讓,力保中青旅實業的央企身份。

幾百億,總不能直接掛壞賬吧。

最終,出售失敗,但集團還是不承認中青旅實業是央企。

今年8月26日,中青旅實業的債權人們在實業的辦公室——北京世奧國際中心召開了今年第一次債權人會議,此時公司早就人去樓空,好幾年過去了,討債仍舊長路漫漫。

這還真不是個案,前些年,市場上錢潮滾滾,槓桿亂飛,大家紛紛想着各種辦法借錢,現在退潮了,誰在裸泳一目瞭然。

一些此前打着央企旗號借錢的公司頻頻違約,中招的金融機構也非常委屈,此前爆出來的就有中城投六局、中核工建設集團、中國華宇、中國華陽經貿集團、中國金天經濟技術開發中心等等。

這個名單還在不斷的擴大。

這其中,有些是純粹的“冒牌央企”,像中核工建設集團,跟正牌央企中核工業建設集團差了一個字,英文縮寫也一樣,很容易混淆但業務。

有些是“掛靠央企”,因為有央企投資入股,對外就都打着央企的名義,説自己是央企,拿錢方便了很多,像中青旅實業就是這樣。而投資入股的央企基本不參與實際經營,也疏於監管,結果就搞出類似中青旅實業這樣的大雷出來。

這些假央企早就沒了還債的能力,但如果讓這些國企擔責,他們也肯定不幹,結果就僵住了。

現在還能做的就是亡羊補牢,因為隨着混改的推進,國有參股企業的數量越來越多,所以這兩年已經開始禁止參股企業使用央企的名稱和字號了。

不過已經爆出來的這些雷,怎麼解決還真不知道,畢竟數額太巨大了,這裏面很多資產都像慶雲峯這塊石頭一樣,都是吹出來的,能咋辦?慢慢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