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北交所設立 中小投行打開競業天花板

由 嶽洪秀 發佈於 財經

北交所的設立對不少中小投行而言是個重大利好。

“滬深兩市競爭非常激烈,頭部券商優勢明顯,但北交所對應的中小企業數量多,頭部券商不可能全部覆蓋,中小投行面臨非常大的機會,是有希望彎道超車和搶佔一定市場份額的。”萬和證券投行部相關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中小投行長期深耕新三板,已在該領域積累了一定的品牌與項目還有經驗,也更懂中小企業。此外,相較滬深市場,北交所上市門檻相對低,合適的中小企業多。蛋糕大了,即便頭部券商搶食,中小投行仍有空間,並由此打開競業天花板。

中小投行已經開始有所行動。開源證券投行人士稱,公司已經在快速反應並積極佈局北交所相關業務。公司對服務的優質標的進行了全面梳理,並針對性地提供了新政解讀服務;同時對於前期已摘牌的公司和儲備中的擬掛牌新三板公司,提供了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的個性化解決方案。

滬深兩市投行業務頭部券商優勢明顯

今年前三季度,滬深兩市IPO主承銷金額排名前五的券商依次為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海通證券以及華泰聯合。5家券商在全市場的份額合計為54.59%,也就是市場份額超過一半。如果擴大到排名前十券商,那市場份額將擴大至70.63%。另有70多家券商爭搶剩下的約30%份額。並非僅限IPO業務,所有的股債業務基本與此類似。

從前三季度的股權主承銷收入來看,排名前五的券商仍然是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海通證券以及華泰聯合,收入合計佔全市場的份額為41.34%。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合計市場份額為60.12%。

北京一中型券商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在註冊制下,新股定價、信息披露、承銷組織能力等方面對投行業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擁有領先的治理機制和堅實的客户、資本等資源稟賦的龍頭券商優勢明顯,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馬太效益明顯。

從投行保代人數也可看出券商之間的差異。中證協公示的信息顯示,中信證券有保代481人,居全市場之首,緊隨其後的是中信建投475人,華泰聯合、海通證券等也超過了300人。

“有的客户對保代的過會項目有偏好,大機構的保代過會項目多,客户一看就覺得可信賴。”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人士稱。

中小券商投行深耕新三板

“大券商雖然有諸多優勢,但它們看不上新三板業務”,一位中小券商投行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2日,新三板掛牌企業家數達7336家。在持續督導的主辦券商排名中,開源證券以606家排第一,緊隨其後的是申萬宏源、國融證券、東吳證券、中泰證券等。

在做市券商排名中,以做市股票只數來看,排名居前的券商依次是開源證券、申萬宏源、九州證券、安信證券、廣發證券、首創證券等。

“在市場低谷的時候,眼看着自己親自輔導掛牌的優質公司摘牌,心裏有説不出的不捨”,國融證券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即使在最困難時期,公司也繼續堅持保證對新三板各方面的投入,業務人員人數保持在80人左右,在風險控制的基礎上繼續拓展業務。”

開源證券投行人士也向記者表示,新三板業務一直是公司的重點發展領域。早在2016年,公司就設立了一級部門股轉業務總部作為新三板業務的執行部門及歸口管理部門。長期以來,公司投行、研究所、做市部、直投子公司、經紀業務總部等各部門均在新三板業務領域重點支持。

中小券商深耕新三板,不僅使得自身業務跑在了行業前面,同時也獲得了監管部門的肯定。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全國股轉公司公佈的今年二季度主辦券商執業質量排名中,開源證券、安信證券、申萬宏源、九州證券、東北證券等位居前五,國融證券也在前二十。

中小投行的努力和積累,或將在北交所業務上派上用場。

“公司在為中小企業提供前端股份改制、推薦掛牌、持續督導、後續融資、精選層保薦承銷等方面積攢了大量寶貴經驗,也鍛鍊了一支有力量的人才隊伍。”國融證券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

該人士稱,北交所設立相關信息公佈後,市場反響明顯,有摘牌的企業開始諮詢是否可以重新掛牌,之前猶豫不決的企業要求籤署協議啓動盡調工作。

開源證券投行人士也向記者表示,公司近年來通過業務開展及客户維護,不斷提升行業口碑,客户資源積累豐厚。更重要的是,公司現在已經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這套體系與新三板、北交所都比較契合,這不是哪家券商一朝一夕能夠學會或者建立的。

“應該説,中小投行在北交所業務上有傳統優勢。企業在上北交所之前,要在新三板創新層掛牌滿一年,中小券商在這方面的積累不少。”一位中型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

北交所潛在企業多不怕大券商搶食

此前,頭部投行的注意力重點放在了滬深市場,新三板顧及不多。北交所設立之後,也有頭部投行表示會更加重視北交所業務。

中信證券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公司將加大對北交所業務專業人員的投入力度,以更好把握北交所設立帶來的市場機遇。一方面加強開展北交所業務的動員力度,鼓勵各業務條線積極開展北交所業務;另一方面,對新三板業務相關的投行、研究、做市、直投等業務人員進行補充。

“競爭肯定是有的,但不太擔心。中小券商已經在服務中小企業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大券商即便投入資源,短期內可能不會有太大起色。”一家中型券商投行人士稱。

除了早已建立的優勢外,北交所對於中小投行的利好還在於企業多、蛋糕大,有足夠的競爭空間。

萬和證券投行部人士向記者表示,滬深主板競爭非常激烈,以“三中一華”為代表的頭部券商優勢比較明顯。但是,對於北交所所對應的中小企業,數量繁多,頭部券商不可能全部覆蓋——尤其是利潤規模在4000萬元到6000萬元的中小企業,風險大於主板企業。頭部券商做項目時會優先挑選質地更好的企業,“從這方面來説,中小券商面臨非常大的機會,是有希望彎道超車和搶佔一定市場份額的。”

開源證券研報顯示,新三板“專精特新”公司儲備豐富,目前獲工信部認證的“專精特新”企業已達4922家,其中僅第三批的2930家中來自新三板的即有213家。

一位資深投行保代人士向記者表示,北交所要求門檻低,符合條件的企業會非常多,大券商做不過來,所以中小券商有機會拿項目。

中小投行已在行動

北交所設立的消息出來後,部分中小投行就開始行動起來,搶抓機遇。

萬和證券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中小企業項目和北交所最匹配,萬和證券也儲備了很多類似項目。目前,萬和投行團隊有80人,手中培育了不少中小企業項目。在北交所消息出來後,萬和證券立即行動,集中將相關項目向北交所推薦。”

與此類似,開源證券投行人士也稱,公司已經快速反應並積極佈局北交所相關業務。公司對服務的優質標的進行了全面梳理,並針對性地提供了新政解讀服務。同時,對於前期已摘牌的公司和儲備中的擬掛牌新三板公司,提供了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的個性化解決方案。

國融證券投行人士表示,將積極持續為精選層公司提供優質服務,配合做好精選層掛牌公司向北交所上市公司的平移工作。同時,為符合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並在北交所上市的創新層掛牌公司配置優質的保薦資源,協助掛牌公司保質保優平穩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