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從過去“吃得飽”轉向“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的趨勢,就是大食物觀的落腳點。
關注二十大系列評論
10月11日,在位於江西省南昌縣的一個糧食加工工廠,工人展示加工後的大米。圖/新華社
文 | 翟天昶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樹立大食物觀,發展設施農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
大食物觀,這個概念對很多人來説都比較陌生,也因此,其在二十大報告出現之後,引發了不少人熱議。
老百姓從“吃得飽”到“吃得健康”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國居民的收入水平與消費水平穩步提高,消費結構不斷升級。
在這一過程中,具體到食物消費上,中國居民的食物消費也逐步從相對單一的穀物為主,向多元化的方向轉變,反映為糧食直接消費量從增長至穩定再到下降,肉、魚、蛋、奶、水果等食物消費量快速上升。
老百姓從過去“吃得飽”轉向“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的趨勢,就是大食物觀的落腳點。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樣化了,這就要求我們轉變觀念,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
可以看到,中國居民食物消費需求的動態轉變,也對食物的供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多年來,我國糧食生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均糧食產量達到了483.5公斤,口糧和穀物的自給率始終保持在97%以上,總體上做到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但從食物安全的角度看,我國部分食物的自給率仍相對較低,這在蛋白類食物上反映尤為突出。隨着居民食物消費習慣的逐步變化,蛋白質的消費量在快速增加,蛋白消費結構也已從過去植物蛋白為主,逐漸轉化為動物蛋白增長下的植物和動物蛋白並立的二元結構。
這一過程中,伴隨着水產品和乳製品消費的增加,動物蛋白的攝入來源也變得更加多元化,居民蛋白消費結構正逐步向高水平的方向轉變。
在蛋白類食物不斷擴張升級的背景下,目前,國內的產能已經難以有效保障居民的消費需求。因而,為應對國內食物消費需求的不斷變化,需要大力提高我國的農業產能,以確保我國的食物安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要。
10月15日,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常青街道油坊崗社區志願者向轄區小朋友介紹糧食作物。圖/新華社
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
大食物觀是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要求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
在現有條件下,中國農業生產結構是高度中心化的,也就是以土地為中心的生產結構。因而,落實大食物觀,一方面需要擴充原有的生產區域,另一方面,則是提高生產效率,提高農業單產。
從生產區域來看,過去食物的生產來源主要是耕地,但我國面積廣闊的草地資源、大面積的鹽鹼荒地、種類繁多的微生物資源等,也有很大的開發潛力。我國還擁有18000公里海岸線和大量的淡水湖泊河流資源,也為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創造了便利的條件。
此外,我國還有大面積的戈壁、荒漠、灘塗、鹽鹼地等有待開發和利用,種類繁多的微生物資源對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巨大的潛力,充分利用微生物資源也相當於生產區域的拓展。提高生產效率,需要在已有資源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資源的生產潛力。
還需要認識到,樹立大食物觀的關鍵在於科技創新。
這要求必須強化科技創新支撐能力,把“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真正落實到位。如今,在科技進步的推動下,藉助於設施農業、生物技術等手段,利用森林海洋廣闊的動植物和微生物資源來生產食物變成了可能,拓展了農業生產的空間。與此同時,農業生產潛能也得到了有效釋放。
設施農業的發展和生物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誌。設施農業通過品種改良等技術的集成應用,充分利用光温資源,重構作物生長環境,不僅可以有效利用耕地資源,還可以在戈壁、荒漠、灘塗、鹽鹼地等不適合大田作物生長的非耕地發展,從而有利於農業生產用地的開發。
進一步看,多種技術的有效結合和應用,也有助於提高土地生產率、勞動生產率以及農業的全要素生產率,推動傳統的種植業養殖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實現農業的高質量發展,提高農業產能。在我國人多地少的國情下,進一步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
生物技術則主要是通過改良生物性狀等方式,提高農業單產水平,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進一步發揮土地資源的產能。
但是也得看到,現有技術條件下,我國農業生產潛力開發的程度相對有限。這也要求,未來落實大食物觀,還需利用好國外的市場和資源,強化國際合作,在彌補國內食物品種供給不足的同時,進一步推動食物的多元化供給。以高水平制度型開放來推動農業的高水平開放,進一步利用國外農業技術和資源,提高國內農業的生產能力,提高農業的高質量發展水平。
從“糧食觀”到“大食物觀”,我們得以從更廣的維度把握糧食安全,保障老百姓的飯碗。由此,也更需要我們樹立並踐行大食物觀,守護好“中國飯碗”。
撰稿 / 翟天昶(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
編輯 / 劉昀昀
校對 /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