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中國旅遊集團的工作人員通過直播介紹旅遊服務產品(9月5日攝)。 (新華社發)
閲讀提要
4.9%——這是中國經濟第三季度增速,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的基礎上,三季度增速進一步加快。
0.7%——這是中國經濟前三季度增速,在上半年同比下降1.6%的基礎上,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實現轉正。
主要指標恢復,經濟展現韌性;就業物價平穩,民生保障有力。中國經濟展現出強大的復甦能量,透出新意和活力,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更多動力。
國家統計局19日發佈的經濟“三季報”顯示,疫情大考下中國經濟逐季轉好、穩定恢復,展現強大韌性。在全球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世界經濟陷入衰退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率先復甦,為世界經濟注入正能量。
疫情大考下中國經濟率先復甦
前不久,世界銀行發佈報告,對中國經濟增速預測從6月初的1%上調到2%;聯合國貿發會議發佈報告,預測全球經濟面臨深度衰退,但中國經濟仍將保持正增長。
國際機構投下“信心票”,中國經濟也確實展現出強大的復甦能量。除了經濟增速加快,三季度經濟運行還釋放出諸多積極信號。
主要指標恢復,經濟展現韌性——
多項指標轉正。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速、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3個指標均實現轉正。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0.9%,季度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生產恢復加快。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比二季度加快1.4個百分點,連續6個月保持正增長;服務業增加值增速比二季度加快2.4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正增長。
市場預期向好。9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51.5%,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連續7個月位於臨界點之上。
就業物價平穩,民生保障有力——
就業形勢穩定,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898萬人,接近完成全年目標任務。9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4%,從年初6.2%的高位持續回落。物價漲勢温和,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漲幅“前高後低”,9月份已回落至1.7%。
居民收入增長,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0.6%,和經濟增速基本同步。社會保障加強,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養老金和離退休金同比名義增長8.7%,人均社會救濟和補助收入增長12.9%。
劉愛華分析,面對空前加大的就業壓力,各地區各部門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基本民生得到切實保障和改善。
增速回升背後經濟釋放新意
前三季度,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速加快,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5.3%;9月份智能手錶產量增長超過70%,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超過50%……
疫情衝擊下,產業轉型步伐加快,新動能逆勢成長,中國經濟透出新意和活力。這背後,是無數個市場主體迎難而上、積極轉型的努力。
電商直播、在線辦公、在線教育、遠程問診……層出不窮的新經濟、新業態,進一步撬動14億人口大市場藴藏的消費潛力。
一季度下拉4.4個百分點、二季度下拉2.3個百分點、三季度上拉1.7個百分點,今年以來,最終消費支出對GDP拉動的點數逐季好轉,三季度由負轉正,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持續恢復。
回暖的中國大市場,也為世界帶來更多紅利。
“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潛力釋放,不光是我國擴大內需戰略基點的體現,也會對整個世界經濟復甦帶來好處。”劉愛華説。
夯實經濟持續穩定復甦勢頭
進入四季度,中國經濟面臨的風險和挑戰有增無減。
放眼全球,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巨大沖擊將繼續發展演變,外部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眼光向內,經濟仍處在恢復進程中,部分指標累計仍處下降區間,穩定就業、居民增收還需發力。
如何夯實經濟持續穩定復甦的勢頭?
今年以來,圍繞“六穩”“六保”,一系列政策措施密集出台,成為推動經濟快速恢復的關鍵力量,而狠抓政策落實落地也成為四季度經濟持續復甦的重要着力點。
從2萬億元財政直達資金直達市縣基層到減税降費政策為企業紓困解難,從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再到實施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強大改革合力正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上個月,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舉行,成為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在線下舉辦的第一場重大國際經貿活動;下個月,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如約而至,展覽面積超過上屆。
從服貿會到進博會,從自貿試驗區再擴容到穩外貿穩外資政策持續發力,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正不斷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中國正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更多動力。
迎難而上,中國經濟巨輪正破浪前行。劉愛華表示,從需求、生產、市場信心和活力等方面看,今年四季度經濟有基礎、有條件保持目前的態勢,“我們對全年經濟發展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