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開展100億元逆回購 分析稱3月資金面呈中性偏寬態勢

   中新經緯客户端3月3日電 央行3日公告稱,央行公開市場開展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今日100億元逆回購到期,完全對沖到期量。

   資金面方面,3月2日銀行間資金面寬鬆,隔夜回購加權利率下行逾36bp至2%下方,目前價格水平上,供求暫時達到均衡。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3月2日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今年整個市場利率在回升,估計我們貸款的利率也會有回升,但是總的來説,利率還是比較低的。據瞭解,郭樹清提到貸款利率會提升,主要還是指前期一些貸款財政貼息等政策會退出,而不是口頭加息。

   此外,郭樹清還提到,歐美髮達國家金融市場高位運行,和實體經濟嚴重背道而馳。金融市場應該反映實體經濟的狀況,如果和實體經濟差別太大,就會產生問題,遲早會被迫調整,所以很擔心金融市場,特別國外金融資產泡沫哪一天會破裂。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步入3月,流動性寬鬆態勢不改,市場利率穩中有降。分析人士稱,預計3月資金面將繼續以穩為主。定向降準可能適時落地,但預計釋放的資金相對有限。

   近年來,央行一般會在季月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以防範流動性大幅波動,此“慣例”預計將在今年得到延續。另外,季末財政支出力度較大,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對沖監管考核因素的影響。

   中信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明明認為,央行貨幣政策將以穩為主。預計央行不會使得銀行間資金價格大幅波動。近期央行轉發《金融時報》文章稱,當前已不應過度關注央行操作數量,否則可能對貨幣政策取向產生誤解,重點關注的應當是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利率、MLF利率等政策利率指標,以及市場基準利率在一段時間內的運行情況。目前DR007基本降至央行合意的政策利率附近,同業存單利率也大體圍繞MLF利率波動,因此短期內貨幣政策仍將穩字當頭。

   明明指出,目前我國的通脹水平尚處於低位,貨幣政策也逐漸迴歸常態。因此整體而言,預計此次通脹預期發酵對國內貨幣政策的影響較小。由於當前政府債券供給節奏相對温和、通脹因素暫不構成制約以及央行對銀行間利率穩定的重視,同時由於3月公開市場到期量僅有1800億元,對沖壓力較小。預計央行操作仍將維持中性,節奏上以穩為主。

   從流動性來看,明明表示,從近期央行的貨幣政策工具操作態度看,央行意在維持銀行間資金面的穩定,同時我們認為後續結構性的通脹脈衝也不會對貨幣政策產生制約,貨幣政策依舊會維持穩定的主基調。而從影響銀行間流動性的主要因素看,財政因素與現金的迴流將對銀行間流動性產生利好,預計3月資金面依舊呈現中性偏寬的整體態勢。 (中新經緯APP)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62 字。

轉載請註明: 央行開展100億元逆回購 分析稱3月資金面呈中性偏寬態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