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數十家上市公司跨界儲能 蹭熱點還是大勢所趨?

封面新聞記者 熊英英

隨着新能源領域的持續火熱,上市公司紛紛跨界進軍儲能賽道,其中不乏食品和教育企業。由於投資領域與主營業務相去甚遠,也因此頻頻引來監管機構問詢。

10月13日晚間,深交所向ST開元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説明是否具備開展儲能主營業務相關人員與技術儲備,是否存在迎合市場熱點概念炒作股價的情形。

雖然上市公司相繼跨界不免有蹭熱點嫌疑,但也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企業跨界進入鋰電和儲能板塊已成為行業發展新常態”,有實力的企業正在利用資本優勢,增加產業鏈環節,以便於在行業的確定性增長態勢中快速做大、做強,以確保產品安全穩定供應、產生規模效應、提升抗風險能力。

年內數十家上市公司跨界儲能 蹭熱點還是大勢所趨?

液流電池儲能系統(圖據西子潔能官網)

連續三年淨利潤虧損

教育公司是否有實力投資儲能?

就在兩天前,ST開元披露公告稱,全資子公司麓元能材擬與傑瑞特、安睿科技和恆裕泰簽訂《合作協議》,擬共同出資設立開元儲能,在儲能業務領域展開合作。開元儲能擬註冊資本為3000萬元,麓元能材擬出資1200萬元,持股比例為40%。

官網顯示,開元教育是一家在線職業教育公司,其在全國26個省市、165個城市開辦了近458家校區,截至2021年底線上培訓人次達90.14萬人。

正因為如此,深交所要求分別説明麓元能材、傑瑞特、安睿科技、恆裕泰的主要產品、具體功能、使用場景、主要客户,研發人員情況、產品研發資金投入情況,以及開元儲能主營業務與其現有業務的區別與聯繫,是否具備開展開元儲能主營業務相關人員與技術儲備,以及公司擬參與設立開元儲能的原因及必要性。

同時,監管對其開展投資的資金實力也提出了質疑,要求説明公司開展開元儲能業務是否將對其財務狀況產生不利影響。公告顯示,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上半年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均處於虧損狀態。2021年審計報告顯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公司股票交易自2022年5月5日起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此前,開元教育表示,此次投資是基於行業發展、市場格局及公司自身發展需要,合作將整合各方優勢資源,有利於公司持續發展和穩定經營。

不過,在不少網友看來,公司此舉更像是在蹭熱點。“一個儲能股市值才12億,太便宜了吧,不正常。”股吧中有網友如此説道。也有人直言“就是找了幾個空殼公司,蹭蹭熱點”。截至10月14日收盤,ST開元下跌2.54%,報3.83元/股。

年內已有數十家企業跨界

業內人士認為將是大勢所趨

今年以來,類似這樣跨界儲能賽道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數。10月9日,黑芝麻公告稱,擬對天臣新能源增至5億元,而截至2022年6月末,黑芝麻貨幣資金為2.28億元,這筆增資款已遠超其當下可以拿出的現金。公司因此收到關注函,要求進一步説明本次交易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是否存在“蹭熱點”的情形。

時間再往前,9月16日,同興環保公告,近期與中國科大簽署了合作協議,決定共同建立“中國科大-同興環保儲能電池材料及器件聯合實驗室”,開展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等儲能電池電極材料相關的基礎、前瞻性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研究,並進行產學研合作。公開資料顯示,同興環保是國內知名的非電行業煙氣治理綜合服務商,主營業務包括煙氣治理工程服務、煙氣治理產品生產。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除了上述兩家公司,今年以來,公告跨界儲能的上市公司還有明陽智能、美的集團、傳藝科技、永泰能源、安孚科技、杭鍋股份等。3月12日,杭鍋股份改名“西子潔能”,公司表示將秉持“新能源+儲能”的發展戰略,開啓綠色發展的全新篇章。

“業外企業跨界進入新能源行業實屬正常,積極擁抱未來發展趨勢才能贏得未來,何況很多傳統企業的主業已經處於‘紅海市場’,行業增長乏力、空間也有限。”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坤認為,這既是企業經營之策也是大勢所趨。

祁海坤錶示,當前,新能源行業正處於“少年時代”。隨着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構建,配置電力儲能市場下的電化學儲能電池的需求空間也打開了,未來3-5年電力儲能市場有300GWh左右的增量需求,利好電化學儲能電池行業,相關鋰電和儲能企業等也會更加受益未來的長足發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35 字。

轉載請註明: 年內數十家上市公司跨界儲能 蹭熱點還是大勢所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