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策略:以退為進關注“穩增長”政策落實,大盤藍籌行情趨勢不變

財聯社12月19日訊,本週多家券商表示“穩增長”依然是近一段時間需要關注的關鍵詞。時值年末,展望來年市場,大盤藍籌與價值風格的投資機會依然值得密切關注。

十大券商策略:以退為進關注“穩增長”政策落實,大盤藍籌行情趨勢不變

中信證券:藍籌行情的節奏在變,但趨勢不變

內外部擾動只在周度層面影響藍籌行情的節奏,但影響將迅速消散,歲末年初各部門政策逐步進入凝聚合力的階段,藍籌行情的趨勢不變,年底市場博弈加劇,充裕流動性環境下“高切低”仍是阻力最小方向,在藍籌行情的節奏變化中,堅定圍繞“三個低位”繼續佈局。

首先,地產信用事件和散點疫情影響了市場對經濟修復節奏的預期,但逐季向好的趨勢未變;海外貨幣收緊的節奏在加快,但明年轉鷹的方向確定並且預計對A股影響有限。

其次,各部委針對穩經濟工作的定調明確,預計明年一季度具體政策將加速出台落地,穩增長相關政策將集中於新基建、穩地產和促消費,明年一季度經濟數據可能逐步體現出政策合力的效果。

最後,年底市場博弈加劇之下高位板塊分歧不斷加大,增量入場資金不斷積累,預計將帶動存量資金繼續“高切低”。配置上,建議借藍籌行情的節奏調整期間,繼續圍繞“三個低位”佈局。

興業證券:跨年行情-不懼擾動,拾級而上

展望:不懼短期波動,跨年行情將在市場“猶猶豫豫”、指數震盪抬升、板塊交替輪動中拾級而上。

11月以來,跨年行情已徐徐展開。11月10日市場大幅波動之際,我們率先判斷“跨年行情即將啓動”、“珍惜歲末年初這段做多窗口”,並底部推薦以地產、基建為代表的低估值板塊。此後跨年行情徐徐開啓。11月19日央行貨幣政策報告後,我們進一步提示“將是一波大小共振的指數行情”,並建議“關注券商這個行情演繹的載體”。12月月報我們再次強調,“寬貨幣”且階段性邊際“寬信用”預期升温下,繼續看好大小共振、指數級別跨年行情。

不懼短期波動,跨年行情將在市場“猶猶豫豫”、指數震盪抬升、板塊交替輪動中拾級而上。我們從11月中旬以來便反覆強調,這一波跨年行情類似往年春季攻勢,同樣是一段業績空窗期、政策及流動性放鬆預期升温窗口。並將是大小共振、結構相對均衡、板塊輪動向上的指數行情。而由於行情核心驅動力大多來自政策預期及風險偏好的升温,因此也容易受到短期利空因素的擾動。本週市場波動,主要受海外流動性收緊預期、疫情蔓延擔憂等因素影響。但我們認為,當前跨年行情的大邏輯依舊成立,短期震盪後市場仍將拾級向上:1)對於海外流動性收緊,我們在年度策略中已經強調,“明年美國很難全面收緊或連續加息,乃至引發導致全球股市系統性風險”、“不用擔心外資撤離,增配A股是大勢所趨”。近期儘管海外貨幣收緊預期升温、市場風險偏好回落,但北上資金仍在大幅流入。2)國內方面,經濟下行壓力下,近期決策層不斷釋放穩增長信號。不管是經濟工作會議,還是此前的降準、政治局會議,都驗證了我們一直強調的階段性邊際“寬信用”預期升温的判斷。3)當前“穩增長”、“穩信用”已開始發力。11月社融增速回升,房貸投放、房企債券融資大幅超預期,與此同時,政府債券發行繼續提速、財政存款下放明顯加快。顯示政策端“穩信用”、“穩增長”已開始提速加力。4)隨着信用環境階段性企穩、年底實物工作量投放,疊加歲末年初跨週期調節發力窗口,以及降準等積極信號不斷出現,市場對於穩增長、政策放鬆的預期將持續升温,階段性市場進入一段寬貨幣同時階段性邊際“寬信用”的時間窗口,從而為跨年行情“保駕護航”。因此,不必過度擔心短期的擾動,跨年行情將在指數震盪抬升、板塊交替輪動中拾級而上。

繼續抓住四大主線,把握跨年行情:1)關注券商這個跨年行情演繹的重要載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有望對券商長期業績形成支撐。同時,隨着跨年行情持續演繹,作為與市場行情聯動性較強的板塊,券商β屬性也將充分演繹、釋放。2)受益於穩增長預期,同時低估值修復的新老基建、地產等板塊。一方面,經濟工作會議要求“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另一方面,後續貨幣、信貸有望進一步寬鬆,帶來基建、地產等板塊估值修復。3)雙碳相關的新能源和煤炭等板塊。經濟工作會議定調“雙碳”先立後破。一方面,新能源領域建設將持續加速。另一方面,“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也將帶動煤炭、熱電等板塊估值修復。4)以“小高新”為代表的科創成長板塊。政策持續支持以“小高新”為代表的科技創新企業。同時,宏觀環境進入“寬貨幣、穩信用”階段,市場風格將進一步偏向高景氣、高增長的科創、科技。

投資策略:跨年行情持續演繹,抓住四條主線積極參與。長期,聚焦科技創新的五大方向。1)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特高壓等),2)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5G等),3)高端製造(智能數控機牀、機器人、先進軌交裝備等),4)生物醫藥(創新藥、CXO、醫療器械和診斷設備等),5)軍工(導彈設備、軍工電子元器件、空間站、航天飛機等)。

華安證券:外部弱干擾,內部強支撐,行情進行時

1、市場觀點:外部弱干擾,內部強支撐,行情進行時

近期美聯儲加速縮減購債規模,加息預期提前,此外奧密克戎傳播提速、英央行意外加息等對A股有一定干擾。但與此同時,內部給予了強力支撐,一方面政策層面將“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定向貸款、提前批專項債等具體舉措密集依次落地,另一方面增長維度,房地產銷售、新開工、竣工等數據出現邊際改善跡象,出口聖誕旺季亦有支撐,消費有待觀察,12月數據有望出現“弱企穩”。因此跨年行情持續演繹無憂,行業配置層面,堅持偏積極的全面配置思路:堅守成長,關注消費、金融的結構性機會以及受益於政策超前發力的基建鏈條;主題投資方面,關注軍工+數字貨幣+基礎產業鏈替代的主題投資機會。

風險偏好方面,美聯儲議息會議確認Taper加速和加息時點提前,但無需擔憂對跨年行情和中期市場風險偏好的影響。根據過去數輪經驗和市場表現來看,若量化寬鬆遵循逐步退出的節奏,便不會對市場的風險偏好形成衝擊;其次加息落地所需時間尚遠,市場不會過於提前交易,並不會對跨年行情和春季躁動的行情形成影響。後續需要重點考慮落地後對A股市場風險偏好的衝擊,除此外,美聯儲加息落地對我國貨幣政策衝擊有限。

增長方面,生產復甦、投資和消費走弱,關注政策發力下經濟能否“弱企穩”。11月“保供穩價”效果顯現、限電限產有所緩解,推動生產端有所復甦,但同時基建尚未發力支撐、房地產延續下行導致投資依舊偏弱,消費在10月短暫復甦後又延續下行態勢。據我們測算,11月整體實際經濟增速繼續放緩至2.6%,更加凸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穩增長”壓力。後續來看,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穩增長”基調下,基建投資有望逐步發力,房地產調控政策向暖微調後11月房地產相關數據邊際好轉,因此繼續維持“12月弱企穩”的判斷,但經濟復甦力度有賴於政策支持力度與消費復甦的節奏。

流動性方面,穩增長位置更加突出,流動性平穩支撐。決策層突出經濟“穩增長”,貨幣政策結構化加碼,加大對支撐大量就業的中小微和個體户信貸支持。財政明確支出前置,專項債提前批落地,發行節奏積極。MLF利率不變、縮量續作不改流動性平穩,微觀流動性仍然給予支撐。英央行意外加息對市場擾動有限,更多關注美聯儲加息預期。

2、行業配置:成長短期調整,向上空間仍存,堅守積極的配置方向

成長調整無礙偏積極的配置態度,跨年行業繼續堅守。跨年行情進入關鍵節點,仍然維持相對積極的配置態度。一是儘管外圍方面美聯儲官宣Taper加速,但在政策“以我為主”的當下,對偏積極的政策並不構成直接影響。二是歷次成長行情均經歷估值→業績→估值的變化,本輪成長行情也將進入最後拔估值的階段。因此,在市場短期調整的階段,仍然堅持偏積極的全面配置思路:一是成長方向,中期繼續堅守新能源車、光伏、風電、氫能、儲能以及半導體產業鏈,並尋找產業鏈內部景氣度最高的環節,例如光伏中下游盈利改善的組件環節;二是基建鏈條,繼續增配受益於政策超前發力的建築材料板塊;三是消費方向,結構性機會關注行業復甦的汽車和受益於漲價的農林牧漁;四是金融方向,券商受益於成交量持續高位,銀行、地產低估值疊加政策邊際改善帶來的資產質量和業績提升,因此均有較好的配置價值。

主題方面,關注軍工+數字貨幣+基礎產業鏈替代的主題投資機會。關注行業景氣走高的軍工,以及迎來應用場景不斷落地的數字貨幣,同時聚焦基礎產業鏈的替代機會,關注從半導體、集成電路為代表的國產化2.0,向零部件國產化3.0過渡。

3、風險提示

中美關係超預期惡化;對政策解讀存在偏差;Omricon疫情反覆超預期等

海通證券:2022年市場振幅將加大,大盤與價值風格佔優

展望明年,我們有三個不太一樣的判斷。

判斷1:市場振幅將加大,歲末年初跨年行情市場望向上突破,全年收益率預期需下調。

在展望明年的大勢時,多數投資者認為明年市場的振幅不會太大,而我們認為,市場指數的振幅在明年變大是大概率的事情。節奏上,歲末年初行情值得期待。明年,我們認為A股將迎來雙重擾動,一是盈利週期性回落,二是通脹壓力。單純從指數的漲幅來看,我們認為經歷三年牛市後A股明年也存在均值迴歸的壓力。

判斷2:需警惕通脹壓力,明年美歐經濟增速高,國際定價商品漲價,且豬週期驅動豬價上漲。

市場上存在較多觀點認為今年已經處於歷史高位的PPI將於明年趨勢性回落,同時CPI的上行幅度也有限,因此明年通脹並非我國宏觀環境的核心矛盾。而我們認為明年漲價仍是宏觀維度關鍵詞之一,明年需警惕通脹壓力。當前這輪通脹週期中,CPI低點是20年11月-0.5%,PPI低點是20年5月-3.7%,截至21年11月僅分別上行12個月、18個月。展望明年,我國通脹仍面臨PPI和CPI兩方面的壓力。

PPI維度:明年全球經濟復甦背景下國際定價大宗商品價格或將進一步衝高,PPI面臨輸入型通脹壓力。CPI維度:明年Q2附近國內豬價或將見底回升,進而推動CPI上行。

判斷3:明年大盤與價值風格佔優,歲末年初均衡配置金融地產、硬科技、消費,之後關注漲價品及困境反轉的消費服務。

2022年大盤和價值風格或略優。歲末年初均衡配置大金融和硬科技,消費跟隨式反彈。在具體行業配置上,本輪歲末年初跨年行情期間我們認為可以均衡以待。

國泰君安證券:躁動並非一蹴而就

大勢研判:躁動並非一蹴而就。本週上證指數在週一盤中觸及3700點後震盪下行,往後看我們維持“躁動並非一蹴而就”的判斷,認為本輪跨年攻勢在節奏上具備較好持續性,拉昇節奏亦更偏温和。1)躁動並非一蹴而就:隨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召開與寬鬆預期的階段性兑現,投資者對政策基調、地產風險等問題逐漸從前期的分歧走向一致,市場已對上述預期變化充分定價。同時短期內難有新邊際增量貢獻,疊加外資“打假”等短期擾動,行情難繼續大幹快上;2)跨年攻勢具備較好持續性:當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市場的影響更側重於降低不確定性→驅動風險評價階段性下行,但基本面預期仍未有顯著改變,11月經濟數據仍顯疲弱。往後看,本輪跨年攻勢將隨着穩增長政策的逐步發力、經濟/金融數據的持續驗證進一步演繹,同時分母端寬鬆預期仍有想象空間。整體來看,本輪跨年攻勢有望延續至2022年1-2月。

外資“打假”:正視短期擾動。近期市場外生變量變化頻繁,需逐一捋清主次順序,短期來看仍需關注證監會打“假外資”帶來的市場不確定性抬升。12月17日證監會擬對《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若干規定》進行修改,明確滬深股通投資者不包括內地投資者,以及香港經紀商不得再為內地投資者新開通滬深股通交易權限。從當前北上資金託管機構的賬户持倉分佈來看,中資託管機構佔比較低,使得此規則涉及資金規模相對可控。但考慮到當前部分內資託管於外資投行機構的情況,使得實際“假外資”規模或有所抬升。整體來看,短期仍需正視外資“打假”帶來的不確定性抬升,但中長期來看政策調整為更好的穿透監管,中國資本市場開放將走向更成熟的道路。

美聯儲加息預期:影響不在當下。美聯儲政策轉向為近期市場另一重要外生變量,但影響不在當下,中期維度需持續關注跟蹤。美國12月FOMC會議如期向鷹派轉變,但對A股影響有限,一方面當前加息預期本身處於過熱階段,海外資產價格表現反應未來加息預期回落的可能。另一方面,“以我為主”政策基調下,國內寬鬆預期仍處發酵節奏中,海內外節奏錯配下難形成合力。但往後看,2022年上半年寬鬆預期漸次兑現後,伴隨下半年CPI通脹超預期的可能與穩增長政策的逐步見效,國內流動性預期將逐漸向中性收縮。彼時需警惕內外流動性負面預期形成共振,進而放大對權益市場的衝擊。綜上,短期關注外資“打假”帶來的短期擾動,中期維度需重點跟蹤聯儲政策節奏。

消費與金融引領跨年行情。1)消費:當前消費基本面仍未走出底部,疫情反彈下消費修復節奏放緩、內部分化加劇,11月社零同比3.9%小幅回落。但消費板塊的行情表現正逐步邁向右側,反映出市場對消費的預期已逐漸走出底部。當前對需求端的擔憂是限制消費板塊行情進一步演繹的核心制約,我們認為隨着“六穩”、“六保”和就業優先政策的逐步發力,經濟復甦K型分化將更趨收斂,內需將隨之進一步改善。2)金融:當前地產問題是金融板塊行情啓動的最大阻力。隨着地產風險預期的逐步改善,以券商為代表的低估值金融方向具備高配置價值。

行業配置:1)消費:白酒/生豬/家電/傢俱/社服/旅遊等;2)券商/銀行;3)科技製造:消費電子/半導體;4)新能源:BIPV/新能源電力運營等。

中金公司:A股關注“穩增長”政策落實

上週五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延續了前期政治局會議的精神繼續強調“穩增長”。從近期的國內增長數據來看,儘管在地產投資等方面已經出現了政策發力的跡象,但整體壓力仍大。我們認為當前政策仍在逐步落實過程中,對近期基建投資增速超預期回落等情況不必過於擔憂。

向前看,全球經濟週期“反轉”,政策“外緊內松”、增長“外下內上”,中國資本市場相較全球正處於較為有利的環境。風格方面,隨着後續可能的社融信貸投放落地、財政規劃部署,我們認為“穩增長”主線仍將繼續延續。年初至今相對強勢的部分製造成長風格可能會暫時相對落後,市場風格可能暫時呈現“大強小弱”的格局。

行業配置建議:配置繼續向政策預期及中下游方向傾斜

具體關注三個方向:1)政策邊際變化或發力潛在有支持的領域,包括地產穩需求相關產業鏈(家電、家居、建材、地產等)、潛在可能的消費支持領域、券商等; 2)今年已經有所調整、估值已經不高、中長期前景依然明朗的中下游消費,自下而上擇股,包括食品飲料、醫藥、家電、輕工家居、汽車及零部件、互聯網與傳媒、農林牧漁等;3)短期可能受抑、中期關注高景氣的製造方向,包括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及科技硬件半導體,依據產業鏈環節景氣程度變遷而擇股配置,特別關注輸配電升級、汽車零部件等環節的製造機遇。

我們從9月中旬開始持續提示上游傳統週期板塊的風險,到目前為止股價已經大幅下行,短期可能有階段性反彈但考慮到總需求並不強勁,可能並不作為配置主要方向。

浙商證券:以退為進,關注穩增長鏈

1、當前如何看?秋收冬藏

儘管市場情緒自11月中下旬才升温,但事實上,隨着寬信用加速推進,本輪行情自9月下旬已經開始(詳見八論贏在深秋系列)。基於行情啓動時間前置,截止目前已積累一定漲幅,以1-2個月的維度看,隨着抱團板塊的再均衡,我們預計市場進入結構切換窗口,波動也會有所加大。

因此,以退為進,當前關注穩增長鏈,與此同時,關注科創新風口的醖釀並逢低佈局。

2、明年如何看?類19年

對大勢研判而言,剩餘流動性(M2增速與名義GDP增速差額)對A股大級別拐點有指引意義,也即,當“M2增速與名義GDP增速差額”由負轉正時市場底會出現。

邏輯上看,“M2增速-名義GDP增速”由負轉正,往往對應着,短週期經濟進入下行中後期,換言之,儘管GDP仍在下行,但流動性逐步改善,此時市場底往往隨之出現。

截至2021年Q3,“M2增速-名義GDP增速”為-1.5%,展望後續,一則名義GDP增速延續放緩,二則M2增速預計邊際改善,繼而剩餘流動性再次進入由負轉正的拐點。

從短週期經濟所處階段來看,進一步結合剩餘流動性指標,我們認為2022年類似於2013年或2019年,也即,經濟處在短週期的衰退後期到復甦早期,權益也迎來較好的窗口期。對應到結構上,一則關注順週期板塊修復,二則關注成長風口醖釀。

3、以退為進,關注穩增長鏈

以1-2個月維度看,關注穩增長鏈,結合行業觀點:(1)銀行組,關注興業銀行和平安銀行;(2)輕工組,關注具有份額提升邏輯的優質大白馬,如顧家家居、歐派家居、敏華控股等;(3)家電組,關注廚電綜合龍頭老闆電器和集成灶龍頭億田智能;(4)交運建築組,優選新能源建築央企中國能建和中國電建,重視傳統基建央企中國鐵建、中國中鐵和中國交建。

與此同時,逢低底部科創板,重視半導體國產替代(模擬設計和材料)、專精特新、國防裝備。具體來看,展望2022年,隨着歲末年初抱團板塊的再均衡和風化,我們認為科創板將接棒新能源,是2022年引領結構牛市的新風口,年報和一季報將成為行情啓動催化劑。

華西證券:整固後將逐步企穩

一、海外市場:英美央行鷹派轉向,仍需關注變異毒株帶來的不確定性。美聯儲12月議息會議宣佈加速縮減購債,符合市場預期,點陣圖顯示市場加息預期提前,聲明中刪除了對通脹的“暫時性”表述,經濟預測中也大幅上調了通脹預期。英國央行利率決議認為貨幣政策應當適當收緊,宣佈上調基準利率15bp至0.25%。高通脹風險是美聯儲和英國央行轉向鷹派的原因。往後看,為避免通脹風險加劇,美聯儲有望在明年下半年開啓加息的進程,但在變異毒株Omicron引發的新一輪疫情下,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有可能會影響加息的節奏。

二、房地產銷售邊際改善,就業壓力顯現下政策延續寬鬆。1)自9月份以來地產政策微調後,11月房地產銷售數據有了邊際改善。11月商品房銷售面積當月同比增速-14%,較10月份增速收窄7.7個百分點。相比之前過嚴的地產政策,在因城施策的調控目標下,部分城市地產政策將繼續調整;2)內需偏弱下的經濟下行壓力在就業數據影響開始顯現。11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0%,環比上升0.1個百分點。穩就業需要維持一定的經濟增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指出了“穩”是未來一段時間宏觀政策的關鍵詞。國內貨幣政策有望延續寬鬆寬鬆,各方面的穩增長政策也將持續發力。

三、監管規範滬深港通機制,無礙真外資長期流入。證監會擬修改互聯互通有關規定,旨在規範內地投資者返程交易行為,從嚴監管“假外資”。“假外資”在北向交易中的佔比保持在 1%左右,交易規模不大,而“真外資”仍將長期流入A股。2021年至今,陸股通資金淨流入A股規模達4187億元,年度淨流入規模創歷史新高。與其他成熟市場對比,A股外資持股佔比有較大提升空間,中國優質資產將繼續受海外資金增持。

四、投資策略:整固後將逐步走穩,精耕細作。英美央行的鷹派轉向疊加變異毒株的擴散,A股受海外市場影響出現一定波動。但中國防疫經驗更及時有效,因此國內經濟受疫情的影響是小於國外的,同時貨幣政策仍將以我為主,各方面穩增長政策也將持續發力。A股短期擾動帶來良機,整固後將逐步走穩。後續逆週期、跨週期政策發力有望提升經濟預期,同時提振市場風險偏好。維持我們一直以來的看好A股觀點,A股結構性行情延續,板塊/個股上不追高不殺跌。具體到行業配置上,仍堅守三條投資主線:

1)成長板塊,如新能源(車)(智能電網、儲能、風能、光伏等)、電子產業鏈;

2)“春節效應”,有一定漲價預期的白酒板塊;

3)受益於“因城施策”地產政策邊際變化的“房地產”板塊,個股上聚焦在市場份額提升的央企。

主題投資關注:“雙碳、軍工、消費升級”等。

民生證券:躁動或臨近尾聲,樂觀者不應急於當下

1、躁動或臨近尾聲

本週(2021-12-13至12-17)主要寬基指數明顯下跌,但行業上電力+週期領漲。我們在年度策略《終莫之勝》中對全市場都期待的“春季躁動”表示謹慎。9月以來就開始預期對房地產和能耗雙控的糾偏,預期貨幣寬鬆其實早於2季度開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其實是上述兩大預期的兑現而不是開始。市場在這一環境下自然無法形成合力,12月以來的真正主線是“2021年被減持機構重倉股的反彈”,即全市場基於對會議的理解,搶跑各自熟悉領域帶來的反彈。相反的是,銀行股的走勢卻反映了:市場承認宏觀基本面反轉尚需時間,寬信用見效後流動性創造也尚需時間。遺憾的是,當下從微觀流動性上也並不存在2021年1月躁動的條件:9月以來新發基金規模快速下行,當下排隊發行的基金風格並不與12月以來反彈板塊對應,難以形成年初時核心資產正向反饋機制。同期,兩融為代表的槓桿資金也比年初時更為淡定。如果後續未有2021年年初的躁動行情,那麼投資者反而不用過度擔憂,市場無“持幣”的必要,調整主線最為重要。

2、關注北上資金中與海外風險的連接

12月以來市場的活躍較大依賴於北上資金的活躍。北上資金可以大致分為兩類資金:以託管在外資銀行為主的海外長線資金(含部分國內大型機構境外子公司),即被投資者稱為“真外資”的資金,佔比較高(78%)且交易行為穩定;以託管在中資、港資和外資券商為主的,可以利用全球低利率資金成本進行高頻、槓桿交易的資金,我們理解有部分“內地投資者”包含其中,該類資金貢獻了12月以來北上資金流入的主要邊際力量。12月17日證監會擬修訂的新規要求未來部分“內地投資者”不能以北上資金形式參與交易,儘管有1年時間的寬限,但該類影響已經顯現:17日當日,在託管於外資銀行資金正常流入19.48億時,後者大幅流出約85億。另一方面,即使對於北上中的“真外資”,美聯儲政策收緊對於A股的短期影響值得關注,主要體現在:美股VIX指數正處在疫情後被寬鬆政策壓低的底部,後續可能伴隨Taper的加速和加息逐步抬升,海外市場波動放大將影響全球風險資產的頭寸;而創業板近期與海外的聯動性也在增加。

3、舊經濟的“履新”:電力+週期

抓住2022年的主線仍然是投資者在市場擾動中的核心任務。在向新型能源系統與數字化轉型中,電力將作為未來最具有成長性的能源,而參考經濟增速卻忽視比例提升的用電量的預測存在低估。2022年電力緊缺的核心,將由2021年的嚴重缺煤過渡到多因素的共振:煤炭產能緊平衡、電力價格機制待優化、可再生能源系統的穩定性與電網建設需補短板。2022年電網建設明顯落後於同期的電源建設,新基建補短板將帶來機遇。對於傳統週期而言,電力的緊缺將帶來供給約束與需求拉動兩端的機會,長期盈利中樞上移需要重定價是內在邏輯,而三類原因可能是未來催化:需求預期恢復後的增量利潤分配認知;供給約束下的價格企穩反彈;高現金流的轉型能力帶來的價值重估。

4、真正的樂觀者不應急於當下

看多春季躁動的本質其實是對2022年全年的悲觀,而我們認為,A股全年為股東創造回報的能力不會下降,投資者應該放棄短期博弈。當前推薦佈局:鋼鐵、煤炭、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配網智能化、儲能、綜合能源服務)、電力和有色(鋁、銅)。2022全年來看,銀行、原油鏈(油運、油服)和黃金以及鄉村振興主題將是重要主線。

中銀證券:逢低佈局成長主線

進入年末,穩增長預期的波動成為影響市場節奏與風格的主要因素。11月市場處於內需快速下行、對沖政策空窗的迷茫期,逆週期+前期滯漲的中小盤成長板塊表現較優。12月以來,隨着明年經濟工作定調的明朗化,市場穩增長預期不斷髮酵,價值風格走出階段性行情。

內需短期依然偏弱,寬信用仍在進行時。11月國內需求依然偏弱,雖然限電限產因素緩和使得工業生產有所回升,但傳統內需依然沒有太大起色:地產投資依然處於加速下滑區間,基建投資依然尚待發力,與此同時結構性就業問題依舊嚴峻。國內基本面短期仍處於下行慣性區間,寬信用政策有待發力。結合經濟工作會議的政策定調,明年國內穩增長訴求強烈,針對傳統內需的信用託底政策將逐步釋放。雖然當前內生信貸需求仍處於萎縮趨勢之中,但信用企穩已是定局,政府債券的放量也顯示了財政跨週期調節發力的決心。隨着信用企穩,內需下行的預期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復。

本週海外市場緊縮預期升温,警惕海外流動預期階段性衝擊。聯儲12月FOMC上加速taper的鷹派表態尚屬於市場預期之中,而英國央行宣佈加息及歐央行的縮減購債計劃的落地使得海外市場緊縮預期加速升温,風險資產遭到調整,估值較高的科技股首當其衝。而歐美髮達經濟體緊縮預期的升温將必將帶來全球風險資產特別是新興市場風險資產的資金流出,這背後一方面是外緊內松帶來的匯率貶值壓力,另一方面,短期基本面相對優勢下發達市場資產更具安全邊際。因此,短期來看,海外緊縮預期升温必將帶來短期市場外資波動。11月以來人民幣匯率的超預期走強也帶來了北上資金的持續大規模淨流入,而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的上調一定程度上也減緩了單邊升值的預期,近兩日以來北上資金流入趨勢也有所放緩。往後看,海外緊縮預期的升温和國內以穩為主的貨幣政策導向下,風險資產調整及外資淨流出或帶來A股波動。

短期市場波動或有增加,逢低佈局成長主線正當時。臨近歲末,穩增長政策落地及海外緊縮預期仍將會成為影響市場的主要因素,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流動性預期的波動將會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一方面,市場前期對於穩信用預期已有階段性計價,明年傳統內需的政策定調更多為託而不舉,當前來看信用擴張難有超預期表現,在此基礎上當前市場對於流動性寬鬆的預期有所升温;另一方面,海外加息預期發酵初期,大概率會帶來市場資金層面的波動,市場短期風險偏好或面臨衝擊,這樣的環境下,安全邊際的低估值板塊或呈現階段性優勢。我們認為,明年上半年,聯儲大概率處於加速TAPER到加息之間的過渡階段,這一階段內只要國內貨幣政策不出現超預期緊縮,市場將會處於內鬆外緊的流動性環境之中;而隨着跨週期調節政策逐步發力,內需雖然偏弱但難以出現大幅超預期下行。內需弱而有底,流動性內鬆外緊的環境是成長風格走強的絕佳環境,因此短期調整將成為明年成長主線行情佈局的有利時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566 字。

轉載請註明: 十大券商策略:以退為進關注“穩增長”政策落實,大盤藍籌行情趨勢不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