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信貸供需兩旺 結構不斷優化——解讀2月我國金融數據
新華社北京3月17日電題:信貸供需兩旺 結構不斷優化——解讀2月我國金融數據
新華社記者吳雨
2月份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1.36萬億元,同比多增4529億元。專家表示,2月曆來是貸款投放的“小月”,今年2月信貸增長較多,足見當前實體經濟需求旺盛,金融支持及時有力,信貸呈現供需兩旺態勢。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佈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2月末,我國人民幣貸款餘額177.68萬億元,同比增長12.9%,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個和0.8個百分點。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温彬認為,儘管疫情對去年2月信貸需求和投放造成擾動,但2016年至2020年的數據顯示,這5年2月份平均新增人民幣貸款為9055億元,可見今年2月信貸供需確實比較旺盛。
前兩個月,我國新增人民幣貸款4.94萬億元。與此同時,我國經濟保持恢復性增長,扣除基數影響,主要指標增勢平穩。國家統計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1至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1%,比2019年1至2月份增長16.9%。
我國工業生產較快增長的背後,離不開金融支持。2月新增貸款結構明顯優化,超八成新增貸款投向實體經濟,且中長期貸款增長明顯。
數據顯示,2月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2萬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增加1.1萬億元。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的期限結構繼續向中長期傾斜,説明實體經濟持續向好、企業融資需求強勁,也反映出當前信貸政策的精準導向。在不搞“大水漫灌”的前提下,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中長期貸款支持力度。
數據顯示,2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23.6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7個和1.3個百分點。
温彬認為,2月M2增速有所回升,整體保持平穩。更加靈活精準的貨幣政策將更好助力經濟穩定恢復、激發活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金融機構要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本分。對此,專家認為,銀行將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的背景下,貨幣政策將加強結構性調節,加大對製造業、普惠金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健全實體經濟中長期資金供給制度安排。
王青認為,政策繼續強調加大對製造業貸款支持力度,推動近期企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大幅多增。未來,隨着政策逐步落地,製造業貸款比重將進一步提升,支持製造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力度將不斷增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