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梁建章建議生1個孩子獎勵100萬的話題,登上了新浪微博的熱搜榜!
攜程聯合創始人兼執行董事局主席、人口經濟學家梁建章説,這種獎勵可以是現金、所得税和社保減免,房價補貼等多種形式。
根據他計算的結果,國內應該把10%的GDP用於家庭補貼,才能把生育率提升到更替水平。如果要想提高到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也需要GDP的5%。
以此來算,2020年中國的GDP總量是100萬億元,GDP的10%,也就是説每年要花10萬億的財政支出,如果按照中國每年需要多生1000萬的小孩來計算,每個小孩需要給予差不多100萬元的獎勵。
梁建章表示,這不僅是合理和公平的,而且是負擔得起的,至少現在是負擔得起的。長期來看,對孩子補貼的本質,是對於本國人力資源的未來進行投資。
一個孩子獎勵100萬,生不生?
有網友表示,“支持”這一建議,不過是有前提的:
@源遠流長: 嚴重支持!但不是現金,是教育和保障!
@logan: 不能直接給錢,可以在教育上給予減免。
@vvvv: 未成年醫療、幼兒園費用、高中學費,這幾筆能減免就好很多。
也有人表示,這100萬的獎勵衍生出許許多多的社會問題:
@北辰星: 那就會有很多人生孩子賺錢,然後生着玩,光生不養有啥用?
@盞心馮文亮: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生孩子,養孩子是個多元協同的社會問題,對症施策需要多緯度去考量研究。單純的從刺激生育,提升人口的角度來看,梁建章先生所建議的生1個孩子獎勵100萬毫無問題,一旦實施,也會有很多人為了這個收益而生孩子,甚至是多生孩子的。包括高齡婦女,特別是經濟條件不好的肯定也會選擇生育。但是,從社會綜合治理的角度看,當生孩子成為一種利益驅動之時,由此也會衍生出許許多多的社會問題,社會當前的秩序會因此被打亂失衡。
想要促進生育 得多些社會保障
鄭州大學社會學講師董中昱認為,提振人口出生率,絕不是簡單地放開生育政策就能解決的。要想促進人們生育,“只能從社會保障方面入手,提供更多有關生育方面的社會保障,解除人們對生育的後顧之憂”。
你認為這個建議可行嗎?給你100萬,你生不生?
新聞多看點
這屆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孩子了?
5月11日,備受矚目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出爐,生育率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2020年我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為1.3,處於較低生育水平。初步彙總的結果顯示,2020年我國出生人口為1200萬人。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説,低生育將成為我國面臨的現實問題。
那麼,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孩子了?
養得起幾個娃?
在北京打拼8年多的吳一,在雙方父母催促下剛剛生完二胎半年。半年來,一家6口擠在60多平方米的出租屋裏,生活中的小摩擦以及經濟上的壓力,讓她身心俱疲。
剛休完產假開始上班,吳一每天中午要趕回家給二寶餵奶,來不及午休就返回公司。“有天在地鐵上看到一位打扮精緻的女孩,突然意識到,我已經很久沒買過新衣服,也很久不化妝了。”吳一失落地説。
為了方便大寶上學,也為了離單位更近,一家人決定將北五環外的房子出租,搬到出租屋。“讓老公的父母來北京幫忙照顧孩子,省錢也放心。”吳一説,二寶出生後,6口人住在了一起。
吳一打開支付寶賬單,滿滿都是尿不濕、嬰兒衣服、身體乳、爽身粉等等的購買記錄。“現在後悔沒把老大用過的一些東西留下來,又得再花錢。”吳一説,目前老公父母的退休金加上夫妻倆的工資,幾乎全部用於每月家庭的基本開銷。
吳一也想過做全職媽媽,但看一眼賬單就打消了念頭。
前程無憂發佈的《2021職場媽媽生存狀態調查報告》顯示,職場媽媽的收入已成為支撐家庭的重要來源。45.2%的受訪職場媽媽的個人收入佔家庭總收入的一至三成,36.2%的個人收入佔家庭總收入的三至五成。子女教育和住房是職場媽媽最主要的支出。
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之外,凡是有孩子的家庭,其“生活賬本”都是沉重的!
甘肅省蘭州市37歲的王思誠告訴記者,她和愛人決定不生二胎的原因很簡單——教育成本太高。
“孩子5歲多,報了8個興趣班,包括圍棋、樂高、游泳等等。僅興趣班每年支出就要6萬元左右。”王思誠説,他生在農村,從小沒上過興趣班,也曾想過不給孩子報班。“但別人都在學,我們不學,總擔心孩子被時代拋棄了。”他和愛人達成共識,一個孩子就“壓力山大”,不能再生了。
各種成本的加成,讓年輕人在生育之前要盤算更復雜的經濟賬。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説,以前多生一個孩子,不過是“多添一雙筷子”,但今天,那雙筷子變成了“黃金”做的。
誰來幫看娃?
生下孩子沒人照看,是很多年輕夫妻共同的焦慮。目前很多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托育機構供應明顯不足。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調查數據顯示,我國0至3歲嬰幼兒入托率只有5%左右,遠低於一些發達國家。目前我國家庭的嬰幼兒照顧方式仍舊以父母和雙方長輩照顧為主。
北京市民李楠本來在某教育機構上班,一開始選擇請保姆看孩子,但最終沒能扛下來。“保姆不斷要求漲工資,一路漲到一月6000元。我反覆考慮,辭退了保姆,也辭掉了工作,全職帶孩子。”李楠無奈地説。
不少老人也無奈地為第三代犧牲了清閒、獨立的退休生活。天津一家大型駕校教練説,近年來招收的學生中不少是60多歲的爺爺、奶奶。“剛開始我也納悶,年紀這麼大了,為什麼還要學車?後來一問才知道,為接送孫輩方便。”
孩子長到3歲,在很多大城市,想上個理想的幼兒園往往很不容易。
“我考察了距家開車半小時內的所有幼兒園,發現私立條件好的太貴,收費低的品質又不行。”在廣州生活的陳蕾説,為了讓孩子進入一所熱門的公立幼兒園,她想盡了辦法,經歷一番“15選1”的殘酷競爭,才得以成功。此後,她再也不敢考慮生第二個孩子了。
生活在北京的李敏孩子才一歲多,但已經開始想着學區問題。她和丈夫想辦法貸款、湊錢,在西城區買下了一套學區房。“買這套房子感覺‘要了我的老命’,怎麼還敢生二胎?”
孩子重要還是自己重要?
在天津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的王影,35歲時成了新手媽媽。她之所以選擇晚育,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工作。“老公工作調動頻繁,我身邊提前生娃或者有二胎的女性晉升受影響嚴重,所以我們商量好了晚育。”
直到兩年前,考慮到身體原因,王影才下定決心要孩子。即便在工作中一直是女強人,但生育後重返職場,王影的感受明顯不同。“年輕同事們衝勁十足,而我三天兩頭孩子生病、老公出差,精力真的沒法完全放在工作上。”王影説,為了工作,不敢考慮二胎。
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治醫師楊婷説:“生育二孩,女性還會考慮帶來的健康風險。尤其是隨着年齡增長,生育可能帶來加速衰老、高血壓、育後血栓等併發疾病風險增大。”
另外,如今生育成本的考量已不再僅侷限於經濟因素,還包括時間成本、社會成本。黃文政認為,隨着受教育程度和社會地位的不斷提高,女性生育意願不斷下降,生育時間不斷推遲。
29歲的於欣欣去年剛結婚,雖然雙方父母催促,但是她已經下定決心不要孩子。“我的工作處於上升期,一生孩子這些年的努力就‘一夜回到解放前’。而且現在的工作節奏也不允許要孩子,頻繁出差、加班,連小狗都不敢養。”她説最困難的就是還未和老公達成共識。(文中受訪夫婦均為化名)
來源:都市快報綜合新華社、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