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放大招!銀行開始宣戰花唄們

新年伊始,央行一份重磅文件流傳開來。

再配合此前民間借貸利率司法解釋上限 4 倍 LPR 的新規,以及對互聯網巨頭金融產品的一系列操作,你品,你細品。

01

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區間限制正式放開

1 月 8 日,一份《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推進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通知》在業內流傳開。根據《券商中國》報道,該《通知》顯示:

"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 , 信用卡透支利率由髮卡機構與持卡人自主協商確定,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即上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下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的 0.7 倍。"

央行放大招!銀行開始宣戰花唄們

所謂信用卡透支利率,目前主要是指信用卡持卡人的當期賬單金額未按時全額還款、所產生逾期計息的利率,分期還款,以及持卡人使用信用卡取現時應付的計息利率。

長期以來,不管是大行股份行、還是城農商行髮卡行,通行的信用卡透支利率標準在日化 0.05%~0.035%(即萬分之五 0.7 倍),這也是業內統一嚴格遵照的執行規則。也正因此,1 月 8 日晚間,上述《通知》在業內傳開後,引發廣泛關注。

"多年來,信用卡業務在與其它信用消費產品的競爭中,儘管透支利率相同,但是信用卡卻由於在政策合規、交易場景、業務流程等諸多方面缺乏競爭優勢而處於下風,而《通知》的發佈正是讓信用卡業務重新獲得市場主流地位的重要舉措。"資深信用卡觀察研究專家董崢分析。

在他看來,這次央行《關於推進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通知》的突然出台並緊急實施,直接取消了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可以視為在 2020 年底,針對網絡小貸市場清理整頓之後,再次為信用卡業務強力解綁,徹底放開了信用卡在透支利率上的束縛。

近幾年來,信用卡利率上下限均採取央行主導的區間管理制度。央行在 2016 年 4 月 15 日發佈《關於信用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此前統一規定的信用卡透支利率標準(日利率萬分之五)取消,實行區間管理,即上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下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的 0.7 倍,測算為年化利率在 18.25%~12.78%,一直延續到今。

央行有關負責人當時表示,暫時對信用卡利率設置上限和下限管理,待時機成熟再全面實施市場定價,該過渡辦法有利於髮卡機構在過渡期內積累定價數據和經驗。如今看來,隨着金融領域利率市場化改革推進,信用卡及銀行業利率定價市場化已是大勢所趨。

"消費信貸市場足夠大,這肯定有利於充分競爭,未來不同銀行信用卡可以利用不同的利率策略來吸引用户。"數位行業內人士在接受券商中國記者採訪時均表示,雖然各家銀行尚未公佈信用卡透支的利率新標準,但透支部分利率實施自主定價後,逾期還款計息尤其是信用卡取現部分的計息水平逐漸市場化,將是今後的大方向。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去年 8 月份推出的民間借貸利率司法解釋上限 4 倍 LPR 的新規(按最新一期 LPR 定價測算為年化利率 15.4%),雖然從目前多數地方判例來看,該新規並未覆蓋持牌消費信貸金融機構的合法借貸行為,但是當前,消費金融公司、持牌小貸公司部分信貸產品的下調利率以合規化,已經非常普遍。

也因此有支付行業內人士認為,"信用卡利率靈活變動,反而能有效應對 4 倍 LPR 新規之後民間借貸利行為對信用卡領域的滲透。"

根據《經濟觀察報》,"但可能不同的銀行會在信用卡業務的策略方面出現更大的分化,對以零售見長的銀行來説,放開利率上限,有利於下探次級用户人羣,放開利率下限,有利於為更優質的客户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產品,對銀行的風控能力要求更高了。"一位銀行信用卡人士表示。

董崢表示,放開信用卡透支利率,是否意味着信用卡透支利率將出現惡性殺跌的現象,這點不必過多擔心。由於銀行的資金都是有成本使用,髮卡銀行即便按照市場化透支利率來定價,也要顧及資金成本,制訂合理的透支利率標準,相信最終會逐漸形成行業公認的定價範圍標準,因此放開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也不會出現透支利率出現"斷崖式"的超低定價標準。

據知情人士透露,央行推進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場化的相關文件已下發至銀行,除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外,在金融消費者保護方面也有更多細化的要求,如要求髮卡機構應通過本機構官方網站等渠道充分披露信用卡透支利率並及時更新,應在信用卡協議中以顯著方式提示信用卡透支利率和計結息方式,確保持卡人充分知悉並確認接受。披露信用卡透支利率時應以明顯方式展示年化利率,不得僅展示日利率、日還款額等。

02

將衝擊互聯網金融平台的"花借組合"們?

另一個廣為市場關注的是,信用卡透支利率取消了區間管理,市場化、差異化定價能力得到提升,是否將更容易對抗消費金融公司產品和以螞蟻花唄、借唄等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產品?

面向廣闊的 C 端用户人羣,在基於消費交易的基礎上,直接提供各類資金融通(含借錢、分期、貸款等)的業務,長期以來都是金融機構、尤其是新興的互聯網金融大公司激烈競爭的市場。

而它們在發力消費金融領域時,往往會推出"花借組合",花是消費分期(類信用卡功能)、借是消費信貸,比如當前市場上螞蟻集團的花唄、借唄,京東數科的白條、金條,去哪兒網的拿去花、借去花,蘇寧金融的任性付、任性貸,美團的月付、生活費借錢組合等等。查閲這些產品的信用分期或者借貸的利率水平,不難發現也多在日化 0.05%~0.035%。

"信用卡可以靈活定價後,以利於信用卡業務在信用消費領域,與其它互聯網信用消費產品的對手展開正面交鋒中佔得有利位置。"董崢的觀點是,鬆綁之後,銀行通過信用卡和金融科技公司消費信貸產品有了正面 PK 的可能性。

不過也有華東的某金融科技平台信用支付方面的資深產品人士向記者表達了不同的觀點,"互聯網大公司的產品和銀行和信用卡競爭,靠的從來都不僅僅是價格。"該人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一來,要獲客、留存、消費交易、提高賬單厚度、場景金融競爭,不僅僅是在銀行信用卡之間,在互聯網大公司的金融產品之間,競爭已經白熱化了,要改變既有的格局、地位,不是説沒有可能性,但是首先就得突破渠道、場景、獲客等限制,挑戰不小,而且這都需要時間;"更何況,這方面又恰恰是自有生態和流量渠道們的互聯網大公司們的護城河所在。"

該人士稱,上述推出"花借組合"產品的其他家大公司,多是電商、O2O 平台,消費金融業務背後,往往都有着強黏性消費場景、高消費支付跳接的聯結關係。以螞蟻集團花唄、借唄為例,背後就有阿里系的天貓、淘寶、餓了麼、盒馬等等高頻消費平台,且筆均消費金融相對較高,能優選支付寶作為交易結算方式;而 2020 年 5 月份推出來的美團月付,雖然筆均消費額度低,但是美團生態內低客單價、高黏性、高頻次消費,近來發展也非常迅猛。

一直以來,信用卡都是銀行零售業務的重要抓手之一,在 2015 年~2019 年出現了髮卡量的快速上升。而信用卡的收入來源主要是三處:息費收入(含分期或逾期)、刷卡回佣和年費收入。此前刷卡回佣是信用卡收入的主要來源,但近年已悄然生變。2019 年初,銀聯發佈統計,2018 年全年銀聯數據客户銀行信用卡業務收入整體同比增長 36%,53 家銀行收入過億元;在收入結構方面,分期收入佔比提升高達 36.7%,為信用卡業務第一大收入來源。

翻閲財報發現,有代表性的招行信用卡 2018 年 667 億元總收入中,信用卡利息收入 459.79 億元、佔比已近 7 成;2019 年工行信用卡透支增加 514.65 億元、比年初增長 8.22%。

而此次《通知》直接將掛鈎的正是信用卡息費收入的利率定價問題,後續將引起信用支付、消費信貸、銀行信用卡和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市場產生哪些新動向,值得持續關注。

此外,根據《經濟觀察報》報道,有互聯網現金貸人士表示,信用卡取現利率下限放開後,銀行將有能力憑藉更低的資金成本優勢,將取現利率壓到更低,搶走更多現金貸的優質客户。但另一方面,2020 年銀行信用卡承受的不良壓力較大,即使政策放開,銀行風控文化下,短期內或不會大規模下探次級市場爭搶客户。

在消費金融領域,銀行與互聯網平台、消費金融公司、小貸公司的競合關係極其複雜。目前,信用卡借貸規模約 7 萬億左右,仍佔有消費信貸領域的最大市場份額。此外,從 2020 年上市銀行半年報來看,多家銀行消費信貸增速正在趕超信用卡透支增速。互聯網機構消費信貸餘額,市場普遍估計存量約在 3 萬億左右。

傳統銀行憑藉廣泛的線下網點,吸儲帶來的資金優勢,有望在信用卡、消費貸領域打造更強的價格護城河,而互聯網信貸平台在優質用户獲客經營上難與傳統銀行抗衡,隨着監管層對互聯網資本擴張、個人數據保護、信貸產品營銷方面不斷強化,未來互聯網信貸平台在經營合規將面臨更大壓力。

2021 年消費金融的新一輪洗牌或已拉開序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64 字。

轉載請註明: 央行放大招!銀行開始宣戰花唄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