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之家 原創】近日,有一則大新聞刷爆了卡車圈兒:2020年11月28日,斯堪尼亞中國集團將在如皋製造基地舉行揭牌儀式,這意味着斯堪尼亞真的要開始國產化了。據瞭解,新的工廠將生產斯堪尼亞各系牽引車,並且是採用斯堪尼亞全球零部件供應體系,採購、生產、銷售都按照斯堪尼亞全球標準。
也就是説,隨着斯堪尼亞如皋工廠的正式揭牌,斯堪尼亞重卡產品或將邁入國產化。那麼,我們不妨提出一個問題,四五十萬能買到國產高端重卡和曾經動輒百八十萬的進口重卡現如今60多萬就能買到,你會怎麼選?
大環境利好 開放限制政策催化資本裂變根據網上公開信息,2020年11月19日,南通皋開汽車製造有限公司控股方南通嘉禾科技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與斯堪尼亞方面完成交割,股東由原來的南通嘉禾科技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變成了Scania CV Aktiebolag。據資料顯示,斯堪尼亞方面對南通皋開汽車製造有限公司是100%控股獨資。同時,新公司董事長由斯堪尼亞中國戰略中心執行董事Mats Lennart Harborn(中文名何墨池)擔任。
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於2020年6月23日發佈了《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放開了商用車製造外資股比限制。國外資本可以更加便利的進入中國,這也使斯堪尼亞在國內成立獨資工廠,在政策上已沒有了障礙。
正如前文所説,國家放開商用車製造外資股比限制,全球資本進入中國的環境越來越好,今年年初,四川現代汽車有限公司就已經完成股份變更。變更後,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韓國現代汽車)成為了唯一股東,持股比例為100%,公司類型也從中外合資變更為外國法人獨資,同時該企業成為中國第一家外商獨資商用車企業。在當時,眾多卡友都在談論其他國外卡車品牌第二個是誰將進入中國?
近年來,斯堪尼亞也在不斷加速中國市場的拓展,在2014年,斯堪尼亞重卡考察團負責人 Goeran Persson就曾到重慶考察,當時他就曾明確的表示除了南美和歐洲之外,將會在中國建立第三個工廠。同時坊間也有關於斯堪尼亞要收購聯合卡車的傳聞。眾所周知,中國商用車市場份額佔據全球大半數以上,從2015年到2019年這5年時間內,中國商用車銷量一直持續保持增長。即使在2020年遭受新冠疫情衝擊,商用車市場的表現依然亮眼。
再加上我國仍處於勞動力密集型國家,中國大有保持“世界工廠”地位的態勢。中國企業海外發展中心主任孫飛認為,中國處於工業化的初期階段,吸收外商投資主要集中在汽車、石化、電子、通信等產業也是必要的,因為製造業比較夯實,不容易出現泡沫。國外資本看好中國製造業的前景,利用中國豐富廉價的勞動力等資源,有利於提高他們的競爭力和盈利水平。
眾所周知,目前斯堪尼亞重卡的售價區間在70-160萬左右,隨着國內工廠的投產那麼其產品售價勢必會下探,而國產重卡隨着品牌、技術、成本的升級,品質和價格都在逐漸上漲,雙方短兵相交的日子並不遠了。
產品售價必將下探 將會採用何種方式?那麼,斯堪尼亞在我國建立工廠之後,勢必產品價格將逐漸下探。那麼將採用何種方式呢?
我們不妨大膽預測一下。
● 借鑑大眾乘用車對華政策,推出針對地區市場車型
根據斯堪尼亞母公司大眾集團的乘用車在華政策來看,或許將針對中國市場或亞洲市場推出地區車型,其高端車型依然憑藉進口渠道進入中國市場。
隨着中國市場排放標準升級,商用車產品質量、技術也將同步升級,隨之帶來的成本增加必然會推動重卡行業向高端發展。
有分析人士認為,大眾汽車集團或將把乘用車方面的經驗複製到商用車領域,從而整合旗下商用車資源,讓多個品牌之間形成差異化定位,在產生協同效應的同時提升銷售規模,與戴姆勒、沃爾沃等全球領先的商用車巨頭形成競爭。
並且該分析人士指出,國產化是大眾乘用車迅速佔領市場的一大籌碼,此外,大眾的另一長處在於,善於捕捉中國市場消費需求,開發特定產品,比如自大眾針對中國市場推出的乘用車朗逸累計銷量已經突破350萬輛,不過這一經驗是否會用於商用車市場尚待觀察。
零點諮詢研究集團汽車研究中心諮詢副總監李子良分析稱,乘用車和商用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市場,無論是產品、技術,還是運營經驗,彼此的互通性並不強。所以,斯堪尼亞對華政策是否會沿用大眾乘用車政策方式還尚待觀察。
● 整合國內零部件上下游資源 進一步降低售價
近幾年,中國重卡市場高端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特別是進口卡車需求旺盛,除了一直持續購買進口車的運輸相關企業,一些開國產卡車的用户也越來越認識到進口卡車的優勢,開始考慮購買進口車。
然而,鑑於其相對國產卡車更高的價格,使得一些想嘗試進口卡車的客户望而卻步。斯堪尼亞或許會憑藉中國現有企業或發展新的供應鏈企業,整合資源降低整車成本,產品價格進一步下探,與國產旗艦重卡產生直接競爭關係。
據中國汽車工業信息網顯示的信息,目前, 中國共有10萬餘家本土汽車零部件企業。這些零部件企業創造了全球80%以上的汽車零部件。同時完全覆蓋了包含乘用車和商用車生產領域所需的所有上下游企業。
根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9年的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出口額超600億美元,其中外資企業在華子公司對外出口占40%,中國零部件市場是全球產能配置的重要組成部分。
斯堪尼亞進入中國並非一例,隨着政策不斷精進優秀的國外資本勢必會加速進入中國市場的進程,面對汽車工業市場來説,國外資本的強勢注入勢必將催生我國汽車零部件加工市場的興旺 。
在分析完市場大環境之後,我們將目光聚焦到話題本身。
隨着斯堪尼亞如皋工廠的揭牌,不僅會帶動原材料價格、製造費用、人工等成本因素的降低,勢必和帶動周邊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加速發展,隨着零部件國產化的提升,原材料成本進一下下降,產品毛利率有望提升到更高。
我們參考其他企業的數據,特斯拉Model3實現國產化後,原材料零部件開支可節省10%-20%,製造費用下降50%,人工費用降低75%,總生產成本可下降20%-28%,從而毛利率提升可期。
國產特斯拉的毛利率預計達到30%,超過美國工廠20%的毛利率。目前,特斯拉Model3所有零部件即將全面國產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進入特斯拉供應鏈。
在當時特斯拉上海工廠揭牌之時,諸多業內人士將特斯拉和蘋果公司拿來做分析,現如今斯堪尼亞也正式在中國建廠,我們同樣可以再回顧,或許能給我們一點啓示和靈感。
可以説,中國手機產業的轉折,就是伴隨着iPhone進入中國市場才出現的。2011年,蘋果正式進入了中國市場,不僅佈局了智能機時代,同時刺激了競爭產品的飛速發展。
通過iPhone的快速普及,國內智能手機產業迎來了需求大爆發階段,給了國內諸多企業快速發展的機會,得益於此,我們今天才可以在全球手機排行榜上,看到華為、OPPO、VIVO、小米等企業的名字。
和其他業鏈相比,汽車在產業鏈的長度和深度上要遠遠超過諸如蘋果等智能科技領域產業鏈,有望持續受益的供應商名單也更長。
具體來看,汽車供應鏈涉及包括動力總成系統、電驅系統、底盤、車身、其他構件、中控系統、內飾和外飾等十餘個部分,涉及直接、間接供應商一百餘家。與此同時,如皋市所在的江浙滬地區汽車產業鏈佈局完整、發展成熟,斯堪尼亞在中國市場的加速佈局,國產零部件有望迎來新機遇。
國產商用車對標進口品牌仍有差距 但機遇與挑戰並存目前斯堪尼亞如皋工廠的發展方向仍處於保密階段,其未來的戰略佈局我們還不得而知,但能確定的是,斯堪尼亞國內工廠投產之後其產品售價勢必會下探;也會刺激國內車企加速發展,增加競爭意識,同時加劇行業洗牌、品牌淘汰率將有所提升。
同時,進一步提升商用車上下游配套企業快速發展,零部件、後市場等圍繞商用車周邊產業將進一步完善和標準化。
我們再次拋出這個問題,你是會選擇四五十萬買國產高端重卡還是選擇曾經曾經動輒百八十萬的現如今60多萬就能擁有的國外品牌重卡呢?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商用車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鍾渭平表示,外資商用車品牌進入中國,總體來看是利大於弊的。
鍾渭平表示:第一,中國是全球範圍內產銷量最大的國家,但全球影響力還遠遠不夠,還不是強國,中國商用車企業要想實現做大做強必須在充分競爭的環境得以千錘百煉才能實現強大;第二,跨國品牌的進入,能把全球先進的管理、設計、研發、服務等理念帶到中國來,能提升自主商用車品牌在各方面的能力;第三,跨國品牌的進入,能為中國用户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品牌解決方案,更多樣化的車輛選擇途徑。
所以,究竟是自主品牌還是進口品牌更能適應中國消費者的需求還得有消費者説了算,據資料顯示,目前重卡市場主力區間還是在25-35售價區間之內,在這區間的國內產品已經做的足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同時目前商用車領域國產品牌已經佔據了99%以上的市場佔比,大多數運輸散户和中小企業還是偏向於購買國產車型。但是,根據業內人士分析稱,在專用車和高端牽引車領域,國外品牌佔據了主要份額,這一點確實需要自主商用車品牌思考和研究。
文中所有預測僅供參考,不具備實際意義。一切以官方發佈消息為準。
關於斯堪尼亞如皋工廠的具體規劃佈局請關注卡車之家的後續報道。
● 編後語
我們要客觀承認,目前國際進口重卡無論在技術、可靠性上等角度,現階段都是優於國產重卡的。這樣的原因與我國商用車領域起步較晚,市場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決定的,選國產車還是進口車?這個問題不能片面的從運營里程和購置成本去判斷,實際上每個人要面對的情況都不一樣,只能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才是最合適的。(文/張夼源 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