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又到了年尾,不少公司紛紛開始制定起了下一年度的指標,這讓許多“打工人們”倍感頭疼。年度指標定的高了,目標很難完成同時打擊員工積極性,定的低了則不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本篇文章中,作者為我們系統講解了年度指標到底應該怎麼做。
1月份,很多公司在制定年度任務目標。在制定目標的過程中,數據分析師們會或多或少地參與。
這又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差事,常常辛辛苦苦做完一版,領導一句:“你再想想”或者“我看得這樣”,就給推翻了。還經常被要求,用科學合理的方法,論證領導拍腦袋的決定是正確的……搞得新人們苦不堪言。
今天,我們系統講解下,年度任務目標到底得咋做。
一、做年度目標的難點年度目標之所以難做,核心在於上下級利益衝突,常常是:
- 領導們想定高指標,下邊覺得完不成,就各種找理由推脱;
- 下邊部門想立功,可勁樹牌坊,領導們不同意,就各種打壓;
- 新來的領導不熟悉局面,於是把定目標的鍋先甩出去,看看風頭。
總之,凡是屁股決定腦袋的時候,都很麻煩。當腦袋起作用的時候,大家都很希望有一個客觀、公正的分析能夠指明方向。當屁股起作用的時候,大家就開始對分析結果羣起而攻之,不達自己的目的誓不罷休。
而數據分析恰好很容易被夾在部門之間,所以才難做,咋辦呢?
二、做年度目標的基本思路有的同學是直接放棄抵抗,躺平任嫖:“老闆説是幾就是幾,只要您樂意,您愛是幾是幾”。
上次聽到這種説法還是看古裝劇男主角逛青樓的時候……作為專業的數據人,肯定不能直接放棄抵抗,否則不但專業性全失,而且會給後邊拆解任務留下巨坑。當你被迫用科學方法論證領導們拍腦袋的目標時,還得退一層皮。
解題的關鍵,在於:排除不可控、不可度量、不可計算的外界因素、主觀因素。把客觀事實情況説清楚。把可能面對的反對意見一一羅列,用數據進行支持或者否認。
這樣就能最大限度的發揮數據的作用,至少給一版相對客觀的基礎數據。剩下的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吹逼扯皮的部分,讓他們自己打架去(如下圖)。
具體怎麼操作?馬上看一下!
三、做年度目標的示例首先,年度目標時一定要和領導,各部門同事共識,之後才能被確認的。所以不要想着用算法模型來做了,過程太複雜且無法和業務動作掛鈎,鐵定被噴死。這時候可以用假設推演法,在過去業務走勢基礎上,加入內部外部影響因素。
1. 第一步:做出過往業務走勢,判斷明年基調比如:
- 如下圖情況1,業務本身處於生命週期;
- 如下圖情況2,業務本身有季節波動,且處於上升期;
- 如下圖情況3,業務本身受投入影響,爆發式增長。
有了基礎走勢以後,就能定下明年的基調:預期上升、平穩、下降。並且這一步有過去的數據做支撐,不會被人攻擊。
2. 第二步:加入內部控制因素,修改基本走勢內外部因素都會影響業績走勢,在考慮的時候,優先考慮內部的、可控的因素。因為外部因素既難量化,又不可控,一上來就扯外部,很容易陷入玄學大戰。
考察內部因素的時候,也有優先級:
- 第一級:考慮領導們對業務發展的定位:擴張、保守、收縮;
- 第二級:考慮業務資金、人力投入:增加,持平,不變;
- 第三級:考慮業務部門的技術、方案、能力變化。
基於以上三點修訂明年走勢。
首先考慮定位,是因為這是最大的風向標。如果管理層已經放棄了一個業務的發展,那後續資源、技術、人力肯定不會再持續投放。因此表現在指標上,就是走勢差的更差。
如果還想繼續發展,則有可能會投入更多資源,出現好上加好的情況,如下圖:
其次考慮投入產出,是因為這是年度目標制定的焦點問題。業務怕的不是高目標,而是怕既要求高目標,又不給資源。光喊着上戰場殺敵,不給槍不給子彈,這可咋整,因此這裏是制定目標的關鍵。
如果要求的目標與計劃給的投入是同比例增長的,則制定目標的難度小很多,只要按增長幅度,在過往走勢的基礎上等比例加倍(或略有ROI略有增長)即可。
如果領導們要求數據分析師給明年目標預判,也可以在投入產出比不變的基礎上給預判,然後等大家來挑刺,如下圖:
這麼做,只要沒出現ROI下降,或者邊際效益遞減的跡象,都是成立的。如果出現該跡象,則需提醒管理層和業務部門注意:大力不見得出奇蹟,需要考慮技術升級/方法更新。
更糟糕的局面是:領導期望的漲幅,遠遠高出了投入的增長。這時候就會引發各部門間、上下級間的罵戰。作為數據分析,不需要親自下場撕逼。而是提供客觀數據給大家參考。
這時候可以把過往各月份ROI都列出來,讓大家看到:領導期望的ROI,是全部、局部、偶爾超出整體水平(如下圖)。
至於業務能不能逆天改命,能不能放大優勢,就是他們自己要思考的問題了。
這時候就成功地把數據預計的準不準的問題,轉化成了業務有沒有本事做的好的問題。數據只能考核客觀情況,無法提前衡量人的主觀能動性。數據分析師們此時可以靜觀業務部門之間爭吵,等着聽結論修訂數據即可。
有了前兩步,第三步的討論就是水到渠成的。實際上業務部門也很少接受:“老闆不給投入,我自己想出超牛逼技術扭轉乾坤”的做法。所以在第二步的討論才是重點。
做完第二步,年度目標已經有了基本形態,如下圖:
3. 第三步:考慮外部因素,調整業績走勢線除非行業面臨的監管政策、整體大勢有天翻地覆的變化,否則都優先考慮內控因素。外部因素更多是作為打嘴仗的參考,比如:
- 行業增長乏力:需收集市場容量數據
- 對手有重大動作:需小道消息+對手業績走勢
- 政策法規有重大變化:需小道消息+過往政策效果觀察
總之,以上因素很難直接量化,因此更多看是否真的有數據支撐,是否要為其準備額外的應變方案,在常規做任務目標的時候,還是以內部因素為主。
但有意思的是,2020年和2021年,外界環節都是重大議題!新冠產生的出行限制,消費力下降,行業內卷等等問題太過明顯,以至於幾乎所有行業的走勢線都和歷史不同。
這種情況下做新年計劃只能更大程度上靠拍腦袋,就像現在誰都説不好,到底哪裏會再冒出來幾個病例,到底春節會不會強制限行。這時候做年度目標,可以按去年7-9月這段疫情後恢復期的數據做參考,然後做好後備方案。
四、小結年度任務目標,本身就是各部門上下共識的過程,因此數據作為參考的意義更大,需要給部門間討論留足空間,列清楚問題點和議題。
如果領導們要求:拋開業務考慮,先預測未來可能自然增長,這時候可以做個模型進行預測,作為基準值。總之方法是跟着目的來的,適合當前業務場景的,才是好方法。
除了制定目標,分配目標也是個常見問題,有興趣的話,關注接地氣的陳老師,我們繼續分享分解目標的要點,敬請期待哦~
#專欄作家#接地氣的陳老師,微信公眾號:接地氣學堂,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資深諮詢顧問,在互聯網,金融,快消,零售,耐用,美容等15個行業有豐富數據相關經驗。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