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上市公司體系中,獨立董事無疑是最受關注的一羣人,甚至一度獨立董事拿着高薪幾乎啥事都不用管,成為了不少人羨慕的對象,然而就在最近獨立董事卻出現了大規模的辭職潮,單月公告獨立董事辭職的上市公司達到了100家之多,為啥獨董突然變得不受待見了?
一、獨董辭職人數創新高?
據央廣網的報道,伴隨着2021上市公司年報集中披露,獨董辭職人數創出新高。通聯數據統計顯示,4月1日~5月1日之間,一個月內總計有101家A股上市公司發佈獨立董事辭職報告,這也是近6年來,在單獨月份中發佈獨董辭職公告的公司首次突破三位數。
去年底康美藥業案一審判決,獨董被判承擔天價連帶責任之後,上市公司掀起所謂“獨董離職潮“,事實上,彼時的獨董辭職人數仍屬正常區間。業內人士表示,大批獨董辭職,是新《證券法》、退市新規等一系列規範資本市場法律法規出台,以及康美藥業案判決結果中獨立董事承擔責任先例,多方面因素綜合發酵後產生的必然結果。
據通聯數據顯示,2022年4月,共有101家A股上市企業發佈了獨立董事辭職公告。作為對比,2021年4月只有76家A股上市企業發佈獨立董事辭職公告,2020年4月和2019年4月,這個數字分別只有68家和43家。另一組市場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1月共有51家次A股上市公司公告獨立董事離職,對比去年1月的39家次和前年1月的27家次,今年1月獨立董事的辭職數量明顯增加。
兩組同比數字可以明顯看出,第三波A股獨董辭職潮正在形成。
二、獨董為啥不受待見了?
在上市公司體系之中獨立董事實際上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當初引入獨立董事制度進入上市公司體系之中的時候,目的就是在通過獨立董事來制約企業的經營管理層和大股東,避免企業侵犯中小股東的權益,而最近獨立董事大規模辭職的浪潮,實際上值得我們認真關注。
首先,從直接的邏輯來看,獨立董事的辭職浪潮實際上是由於康美案所導致的,2018年著名的醫藥白馬股康美藥業財務造假事件引發了整個資本,市場的關注累計虛增貨幣資金超過了880億元,成為了A股歷史之上最大規模的財務造假案。而去年康美藥業5名獨立董事被判承擔上億的連帶賠償責任,更是引發了整個市場的關注。由於獨立董事責任過於重大,讓很多經營業績不好的上市公司獨立董事戰戰兢兢,這也是為什麼今年會出現大規模的獨立董事的辭職浪潮。
其次,我們仔細來看當前的獨立董事的辭職浪潮,實際上就是以康美案一審判決的去年11月12日為分界點的,11月12日之前獨立董事的辭職實際上並不多,但是之後獨立董事的辭職開始激增。其實這就是因為受到康美案的影響,原先被稱為公司花瓶的獨立董事突然成為了高風險的職業,由於獨立董事實際上並沒有足夠的團隊和能力去認真審核上市公司的經營和業務表現,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上市公司對於獨立董事來説就是一個盲盒。而如今獨立董事要承擔比較高額的連帶賠償責任,實際上也讓整個市場對於獨立董事的職業前景產生了巨大的擔憂,所以在當前的情況之下,獨立董事的大規模辭職也就是很正常的現象。
第三,從整個資本市場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實際上資本市場真的需要好好考慮給獨立董事以足夠的權利和責任義務,對於獨立董事來説,真的要讓獨立董事有效履職的話,可能最好的辦法就是讓獨立董事有自己一系列的團隊,能夠給公司進行嚴格的審計,只有這樣的話才能避免獨立董事承擔過度的風險,但是實際上獨立董事卻很難做到這一點。當前獨立董事的辭職浪潮,實際上對整個上市公司體系是一次巨大的衝擊,上市公司必須要好好考慮如何能夠平衡獨立董事和企業經營管理之間的關係,真正讓獨立董事制度發揮它該有的作用,這可能才是最需要考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