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外資歡迎的為什麼是這些區域| 新京智庫

最受外資歡迎的為什麼是這些區域| 新京智庫
8月13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新車源源不斷從車間下線。圖/IC photo

7月底,中國商務部公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前6個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233.1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7.4%,摺合1123.5億美元,增長21.8%。

這再一次表明,中國是全球投資熱土。

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要發揮企業和企業家能動性,營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讓國企敢幹、民企敢闖、外企敢投。

三個“敢”字意味深長。隨着中國率先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經濟持續復甦,加上政府推出一系列穩外資舉措,外商持續看好中國。

事實也證明,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外企持續看好中國

過去十年,中國市場持續成為諸多跨國企業全球業務發展引擎。

國家發改委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1149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9%,居世界第二位,較2012年增長62.9%。

過去十年間,中國外資使用增速大幅高於全球平均水平。聯合國貿發會議的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為1.65萬億美元,與2012年約為1.3萬億美元相比,僅增長27%。

拿“十三五”時期來説,商務部相關負責人此前向外界透露過一組數據,“十三五”期間,中國實際使用外資規模佔全球跨國直接投資總額的比重從2015年的6.7%提升至2020年的15%。

今年以來,在國際貿易萎縮、全球整體國際投資大幅下滑的背景下,中國的實際使用外資規模依然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值得關注的是,外資的主要投資方向正在由製造業轉向服務業,尤其是高技術服務業吸引外資增速持續加快。

根據商務部的數據,2017年至2021年,中國高技術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從98.9億美元增長至120.6億美元。

今年上半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233.1億元人民幣,其中,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33.6%,高技術製造業增長31.1%,高技術服務業增長34.4%。

中國吸收外資的勢頭保持強勁的背後,是外企對中國經濟增長普遍呈現樂觀態度。

2021年匯豐銀行公佈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在調查了2174家外國企業後,有97%的外企表示,未來將繼續對中國進行投資。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佈數據顯示也印證了這一點。2021年,中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6.1萬户,同比增長23.3%;新設外商投資企業中第三產業佔比達到91.2%。

今年以來外企持續擴大在中國的業務。7月底,中國貿促會公佈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國外資營商環境調研報告》顯示,二季度維持和擴大在華業務規模的外企佔比合計達91%。

具體而言,18.5%的外資企業表示擴大了業務規模,比一季度增加2.1個百分點;72.5%的外資企業表示維持了業務規模,比一季度增加1.5個百分點。

外企持續看多中國,也得益於近年來我國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等舉措,從而使得外資對中國投資環境的信心不斷提升。

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積極促進外商投資,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規範外商投資管理,2019年3月我國還出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

除此之外,新京智庫梳理發現,2017年到2021年,中國連續五年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在製造業、金融業等多個領域放寬外資准入。

最受外資歡迎的為什麼是這些區域| 新京智庫
▲6月16日,位於江蘇蘇州吳江開發區的英格索蘭(中國)工業設備製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趕製空壓機產品訂單。圖/IC photo

這些地方“最受歡迎”

在相關領域外資准入門檻大大降低的同時,中國不少區域呈現新的、積極的對外開放姿態。

據《新華日報》報道,今年上半年江蘇實際使用外資規模保持全國首位,1—6月,江蘇實際使用外資210.7億美元,同比增長27.5%,佔全國比重18.8%。

新京智庫注意到,江蘇的外資主要集中在製造業和大項目上。其中,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78.1億美元,同比增長50.7%;3000萬美元以上外資大項目154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36.4%。

外資企業持續加倉江蘇,不斷投出“信任票”的背後,江蘇這個“第一”也頗為來之不易。

按照江蘇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的説法,為了穩住外資,江蘇主動幫助39家跨國公司協調解決產業鏈和供應鏈方面400餘個困難訴求。為8000餘名外籍重點經貿人員及其家屬簽發來蘇邀請函,幫助外資企業關鍵崗位人員返崗。

不僅是江蘇外資保持增長,在主要經濟大省中,上半年,浙江省經備案(核准)的境外企業和機構共408家,同比增長15.25%,前5個月實際使用外資90.0億美元,增長5.2%。

除了沿海經濟大省在吸引外資上保持領先,從區域上來看,中西部地區正成為我國吸引外資新的增長極。

商務部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從區域分佈看,我國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15.6%、25%和43.9%。

去年同期,我國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29.7%、33.6%和6.1%。

對於中西部地區吸收外資實現“逆襲”,有分析認為這是得益於一系列政策的推動,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加快推進,使其引資的區域空間潛力和自然資源豐富、土地和勞動力成本低等優勢進一步得到釋放。

2021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22年經濟工作時也提出,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國公司投資,推動重大外資項目加快落地。

上半年,中部、西部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增長10.7%和8%,分別快於東部地區6.2和3.5個百分點。

不過,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在接受相關媒體採訪時也給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比起東部,中西部產業組織的成本要更高,這是中西部在未來發展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可以肯定的是,隨着中西部地區繼續發揮自身資源稟賦優勢,以及一系列穩外資政策措施持續落地,對外資的吸引力將不斷增強。

最受外資歡迎的為什麼是這些區域| 新京智庫
▲7月31日,江蘇連雲港港口碼頭裝卸貨物呈現一派繁忙景象。圖/IC photo

產業鏈“穩定器”

外企投資中國也是“用腳投票”。

這背後,中國強大的經濟韌性和超大的市場規模不僅是激發全球供應鏈活力的重要引擎,也是外企持續加碼投資中國的重要動因。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6月發佈的《跨國公司在中國》報告稱,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成為吸引跨國公司投資佈局的關鍵力量。中國的市場、各種優惠政策吸引了眾多跨國公司到中國投資,使中國成為全球生產網絡和供應鏈的集中地之一。

中國歐盟商會和柏林墨卡託中國研究中心此前發佈名為“中國創新生態”的聯合報告顯示,75%的受訪企業表示將增加在華研發投入,18%的企業會保持現有水平。大多數在華歐企得益於在中國進行創新研發,並將繼續這一戰略。

按照商務部公佈的數據,上半年外企對中國的投資從來源地看,韓國、美國、德國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增長37.2%、26.1%和13.9%。

外資企業看好在華髮展前景,跟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格局中穩固的地位不無關係。

拿製造業來説,公開資料顯示,當前我國製造業有31個大類、179箇中類和609個小類,是全球產業門類最齊全、產業體系最完整的製造業,產業鏈配套能力全球領先。

今年年初推出的《關於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若干政策》,圍繞財政税費、金融信貸、保供穩價、投資和外貿外資、用地用能和環境等5個方面打出工業穩增長“組合拳”“連環招”,進一步夯實了產業鏈供應鏈平穩運行的政策基礎。

我國製造業增加值從2012年的16.98萬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萬億元,佔全球比重從22.5%提高到近30%,持續保持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地位。

工信部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營業收入從2012年的21.7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40.24萬億元,有58家制造業企業進入2021年世界500強榜單,比2012年增加27家。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中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使得中國產業鏈和供應鏈成為全球中流砥柱。

今年6月份,商務部援引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統計的數據顯示,在全球186個國家和地區中,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是中國的有33個,第一大進口來源地是中國的為65個。

不難發現,就產業發展而言,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也離不開中國。

對外企來説,中國的製造業優勢依舊突出。

對此,商務部相關報告指出,中國成本價格低、大規模生產等傳統優勢可能會被削弱,但產業配套完整、市場空間巨大、勞動生產效率較高等核心供應鏈競爭優勢仍然明顯。

不僅如此,中國的製造業供應鏈不僅規模龐大,也在發生着“質”變。正如上文所説,科技創新的高技術產業增長較為突出,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亮點。

“十四五”時期,中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將繼續成為外企投資的“穩定器”。

撰稿/新京智庫研究員 查志遠
編輯/李瀟瀟
校對/盧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30 字。

轉載請註明: 最受外資歡迎的為什麼是這些區域| 新京智庫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