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髮行火爆 莫負基民厚望

基金髮行火爆 莫負基民厚望

獨立財經撰稿人
專欄作家
皮海洲

近日,基金再度登上熱搜,成為吸引市場眼球的一件大事。

1月11日當天共有5只“日光基”出現,單日首募規模合計超過1400億元,南方阿爾法首募規模約為710億元。1400億元的單日首募規模相當於幾年前基金一個月的募集數量,而710億元的單隻基金首募規模也比不少基金公司的規模還大。基金髮行的火爆由此可見一斑。

基金髮行的火爆無疑寄託了無數基民的厚望。投資者將自己的資金交給基金經理來打理,當然是看中了他們的賺錢能力。畢竟在最近兩年的股市行情中,市場流行抱團取暖的炒作模式,一些優質白馬股、行業龍頭股在機構的抱團取暖之下,股價節節高升,基金作為抱團的主力軍,因此賺得盆滿缽滿。一些個人投資者因為不敢參與抱團行情,而錯失賺錢機會,不少中小投資者在去年的行情中甚至還出現了投資虧損的局面。也正因如此,不少投資者與場外資金選擇把資金交給基金來打理,“日光基”“爆款基金”的發行接連湧現。

從去年的情況來看,基金基本上沒有辜負基民的厚望,堪稱是基金髮行與基民收益雙贏。由於去年基金髮行持續火爆,全年基金髮行規模超過3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而單隻基金的最高單日認購規模超過1300億元,也創下歷史新高。而從去年基金的投資收益來看,也是不負眾望。全市場可統計的535只股票型基金和1607只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漲幅超過40%,其中收益率翻番的基金超過100只。實際上,正是基於基金去年所取得的良好收益,也直接導致了今年初基金髮行的火爆。

但今年投資基金能否繼續取得好收益,卻是基金公司與投資者需要面對的問題。目前抱團取暖的炒作模式面臨着估值的瓶頸。近兩年,一些白馬藍籌股、行業龍頭股在機構抱團的影響下,對應的市盈率少則50倍、60倍,多則在百倍以上。因此,這些股票還能否給基金帶來收益成為市場的一大疑問。

筆者認為,基金要想不辜負基民的厚望需要正視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基金投資還是需要堅持理性投資、價值投資的原則。作為投資基金來説,有必要擇機從抱團股中退出,規避風險,同時用價值投資的眼光來發現新的投資目標。畢竟目前A股市場上市的公司超過4100家,抱團股只有百隻左右,基金經理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專業能力找到其他適合投資的股票。

其次,完善基金制度,將基金公司的利益與基民的利益捆綁在一起。一直以來,公募基金存在一個怪象,那就是基金公司儘管是為基民理財的,但基金公司的利益卻並沒有和基民的利益捆綁在一起。基金公司收取的是固定的管理費,而投資風險則由基民來承擔。所以,基金公司總是旱澇保收,這也導致有的基金公司只重視基金規模的發展,並不重視基金投資能力的提高。對此,有必要從制度上加以完善,減少甚至取消基金管理費的提取,而改為從投資收益中進行收益分成,讓基金經理、基金公司更重視基金理財能力的提高。

此外,就是進一步規範基金的管理,對基金經理“一拖多”的現象要嚴格限制。比如,曾有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數量達到34只,這種“一拖多”的管理模式,顯然是對投資者不負責的一種表現。很難相信在基金經理全身心投入的情況下,一人可以管理20只甚至30只以上的基金。因此,筆者認為,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經理“一拖多”數量不得超過3只,其他基金經理“一拖多”數量不超過5只。讓基金經理能夠集中精力來管理好自己的基金,切實對基民的利益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61 字。

轉載請註明: 基金髮行火爆 莫負基民厚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