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融迎來全新發展機遇,萬億賽道逐漸火熱,但其發展過程中還有很多待解難題,如何吸引更多人蔘與個人養老金、提升繳費積極性便是其中之一。
6月9日,在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上,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董事長白濤、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傅帆、友邦保險控股有限公司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李源祥等保險大咖對個人養老金如何提升吸引力建言獻策。
來源:壹圖網
實繳户數和金額不及預期
自去年年底個人養老金制度在先行城市和地區啓動實施已逾半年,來自人社部的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5月25日,個人養老金制度實施半年來,參加人數達3743.51萬。另據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個人養老金產品目錄,截至6月6日,金融機構推出的保險類、理財類、基金類、儲蓄類四類個人養老金產品總數已經達到664只。
儘管參與人數持續增加,產品種類、數量也在持續豐富,但是與會專家普遍認為,當前個人養老金運行情況不及預期。
白濤通過兩組數字透露了當前的個人養老金現狀。他表示,到目前為止,個人養老金開户數量突破3700萬,量是不小的,發展速度也比較快。但是很多客户只開户不繳費,目前開户後繳費的客户有900多萬户,户均繳款額2000元左右。
對於只開户不繳費的原因,白濤認為主要來自三方面,一是政策激勵層面不夠。二是產品吸引力不是太強。三是個人養老金賬户歸個人管理和操作,個人管理操作太複雜,操作起來不便捷。
在政策激勵方面,白濤認為,當前政策細化不夠、政策協調不夠。白濤舉例表示,個人養老金領取過程中需要繳納3%的個人所得税,這反而增加了免繳個税的中低收入人羣的負擔。中低收入人羣本來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税,參加了個人養老金以後,領取時反而還要繳税3%,打擊了他們參加的積極性。對於廣大的靈活就業人員來説,參加個人養老金的前提條件是參加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存在制衡。
談及未來的發展,傅帆認為,雖然現在個人養老金最終實繳户數和金額沒有達到預期,但相對於早一年保險行業推出的專屬養老保險來説,後者推出了兩年多,保費規模低於51元,投保件數低於43萬件。這樣來看,個人養老金的發展速度不錯。目前,養老金規模佔GDP比例為10%,遠遠低於發達國家的水平,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建議開放權威的公共平台
對於個人養老金制度出現的“吸金”難等問題,三位大咖從政策激勵、產品擴充以及平台搭建方面給出了不同的建議。
白濤表示,當前反映比較多的還是12000元的繳費額度上限,對於中高收入羣體來講,額度太小;中低收入羣體原本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税,建立個人養老金賬户以後領取還要繳3%的個税,有擠出效應,可以探討讓低收入人羣領取的時候零税。
當前,個人養老金產品數量超過650只,產品有銀行養老儲蓄類、保險類、理財類、基金類,分散在不同的平台裏。白濤直言,一般人員可能對於風險和收益情況不是很清楚,在產品設計上,可以針對不同的風險偏好和不同年齡段人羣,設計針對性更強的產品。此外,目前個人養老金賬户操作複雜,在某一個銀行裏開設賬户以後,只能買相應銀行的產品。白濤表示,銀行之間的渠道成本不低,可以探討開放一個權威的公共平台,大家共同購買產品。
對於金融機構來説,除了吸引更多人蔘與,也需要考慮風險管理。李源祥認為,金融機構要去管理提供產品的風險,而不能自己承擔風險,如果金融機構自己承擔風險,可能金融機構會失靈。如果金融機構倒台,對購買養老儲蓄產品的消費者來説,就是巨大的災難。李源祥表示,未來要有高質量的長期資產,比如幾十年的政府國債,也要有更加深層次、深入的利率衍生品市場。
個人養老金的發展,最核心之處還是產品如何做得更好。傅帆建議,可以進一步豐富個人養老金產品,保險產品類別可以進一步擴展,如重疾、護理、失能等保障類產品。對產護對接鼓勵和支持力度要加強,比如對於對接醫療、養老、護理等服務資源的養老金融產品,可以給予一些税收方面的優惠政策,同時允許同業或者跨業資源共享。
傅帆還從國際化的視角提出了自己暢想,他表示,推進全球養老金融平台的建設,可以搭建一個平台開展全球化養老保險、養老資管以及產業投資,允許更多國際優秀的養老金管理公司受託管理養老金基金,提供全球資產配置的專業服務,同時引入海外先進產品和服務規範,反哺國內養老產業的發展。
北京商報記者 陳婷婷 李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