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德林
荀建華對30億這個數據有一種執念,當年,他瞞天過海,從A股套現30億,令監管震怒。3年後,荀建華想從A股再弄近30億。不過,這一次,荀建華更換了道具,只是近120億估值的大生意,是故技重施?還是洗心革面?A股是個名利場,玩兒遊戲請注意次數。
荀建華正在推華耀光電IPO,這家成立於2019年的單晶硅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新能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家族式企業。目前,華耀光電的實際控制人為荀耀和姚晶,兩人持股70.46%,荀耀是荀建華的兒子,荀建華實際持有華耀光電13.92%。一家人簽署了一致行動人協議,除了直接持股,通過合夥企業間接持股,一家人總計持有86.478%。
荀耀是華耀光電的董事長,他爸荀建華是董事兼總經理,他舅舅姚志忠是董事兼副總經理,堂舅姚偉忠為副總經理兼核心技術人員,叔叔荀建平的女婿吳磊為公司董事會秘書。姚晶作為荀耀的老婆,曾經在四大的德勤華永擔任會計師,在上市公司億晶光電做內審員多年。常州荀家當年控股億晶光電,現在的華耀光電只是改頭換面,另起爐灶的複製品。
荀建華的履歷看,他已經在光伏領域摸爬滾打30年。2003年斥資3000萬成立億晶光電,2009年成為民營企業500強。2011年,億晶光電借殼海通食品登陸A股,成為A股第一家專業生產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光伏上市公司。荀建華跟所有借殼上市一樣,簽署了對賭協議,2010年到2013年,總計要完成13.62億元的淨利潤。很遺憾,荀建華沒有完成對賭。
借殼上市往往是一腳踏進天堂,一腳邁入地獄。對賭失敗的荀建華負債超過10億元,他甚至跟投資者感嘆:上市上市,上到傾家蕩產。為了還債,荀建華一咬牙,2016年將2.35億股億晶光電賣給港資勤誠達,對價30億元。換了老闆,荀建華自然掛靴而去。可是億晶光電對協議中二期股份轉讓、股權質押、董監高調整、控制權轉移等重大事項都沒公告。
悄悄地撤退,打槍的不要。世界上沒有不漏風的牆,交易所問詢億晶光電,億晶光電三番五次説公司不存在控制權讓渡的默契及相關安排。交易所一看,只問詢不行,那就見面嘮嘮。監管談話後,2017年5月,億晶光電才披露了控制權轉讓的事。股民憤怒了,老闆悄悄地撤退,這是妥妥的虛假陳述啊,告它。344起訴訟將億晶光電推向了被告席。
辛辛苦苦幾十年,上市把公司給丟了。當然,套現30億還債後,荀家可沒有閒着,2019年成立華耀光電。荀建華跟荀耀在光伏領域浸淫多年,資源、人脈迅速讓華耀光電在行業內崛起,2022年營收45.63億,在2020年的基礎上增長了30倍。公司2021年主營業務毛利率15.54%,2022年下滑到12.5%,公司2021年淨利潤增長6100%,2022年增長42%。
無論是毛利,還是淨利,華耀光電都逐漸乏力,荀家父子試圖通過規模效應來降低製造費用,但依然難以扛過原材料的漲價。華耀光電2020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為-1.32億,2021年為-1.46億,到2022年進一步擴大到-2.6億。而利潤卻分別為323.95萬元、2.01億元、2.87億元。不難看出,華耀光電在衝擊上市的三年財務報表中,淨利潤含金量並不高。
華耀光電的應收票據及應收款項融資賬面價值從2020年的6049萬元到2022年的11.45億元,佔期末流動資產比從9.59%上升到45.33%,可以窺見,創立3年多的華耀光電,其銷售回款能力跟高速成長期的創業企業不太匹配,為了快速催肥,生產經營投入的成本費用佔比高,直接導致華耀光電財務壓力增加,成立3年多就急衝衝要IPO。荀家真的很着急啊。
只是華耀光電29.05億元的募集資金,跟當年荀建華悄悄套現30億的金額很是接近。那一次,荀家套現為了賠償對賭失敗。這一次,IPO募集的資金不用還,更沒有哪個債主逼債。荀家為了讓華耀光電上市,把當年在億晶光電各種違規的事兒是隻字不提。難道荀家父子忘記了,故意不披露重大事項,在法律上那就是虛假陳述。騙人可以,請注意次數。面對荀家父子捲土重來,也許,老百姓會説,小心夜貓子進屋,莫得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