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豐國際近日發佈2020年業績公告。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16.85億美元,同比增長約8.5%;實現淨利潤約3.52億美元,同比增長約59.7%。
2020年,公司毛利率為26.41%,同比增長7.22個百分點。其中集裝箱航運物流業務毛利率為26.52%,同比增長7.58個百分點,主要歸因於船用燃油成本下跌;幹散貨及其他業務毛利率為17.93%,同比下降15.83個百分點,主要歸因於公司幹散貨船舶經營成本有所增加。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2月我國PPI同比上漲1.7%,較上月上漲1.4個百分點。其中黑色金屬礦採選業價格上漲5.9%,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上漲1.5%,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上漲2.3%。伴隨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船價也將隨之上漲。2020年,公司分批簽訂新船訂單19艘4.2萬標準箱(包含尚未生效的期權則達到27艘6萬標準箱),相當於公司2020年底自有運力的45%-63%。低位造船鎖定成本疊加運價不斷上漲,公司盈利空間有望進一步擴張。
價量齊升 業績強勁增長
海豐國際是一家亞洲區的航運物流集團公司,提供綜合運輸及物流解決方案。公司業務可以分為兩大業務分部:集裝箱航運物流分部和幹散貨航運及其他分部。集裝箱航運物流分部主要涵蓋提供集裝箱運輸、貨運代理、船舶代理、堆場及倉儲等綜合物流服務。幹散貨航運及其他分部主要涵蓋提供幹散貨船舶租賃、土地租賃及空運代理服務。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經營一支由90艘船舶組成的船隊,總運力達到129652個標準箱,同比增長10.27%。
圖1:2016-2020年海豐國際營運船隊及總運力
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16.85億美元,同比增長約8.5%;實現淨利潤約3.52億美元,同比增長約59.7%。主要歸因於集裝箱航運及延伸物流業務的平均運費及集裝箱運量均錄得增長。
圖2:2016-2020年海豐國際營收及淨利潤
分業務來看:(1)集裝箱航運物流業務實現營收16.63億美元,同比增長8.9%。主要是因為來自集裝箱航運及延伸物流業務的集裝箱運量由2019年的2483278個標準箱增加5.3%至2020年的2614203個標準箱及平均運費(不包括互換倉位費收入)由2019年的536.6美元/標準箱增加約1.6%至2020年的545.1美元/標準箱的合併影響所致;(2)幹散貨及其他業務實現營收0.22億美元,同比下降15.5%,主要是因為公司幹散貨船平均日租金有所減少。
圖3:2016-2020年海豐國際集裝箱運量及平均單箱運價
船用燃油成本下跌 毛利率提升
2020年,公司毛利率為26.41%,同比增長7.22個百分點。分業務來看:(1)集裝箱航運物流業務毛利率為26.52%,同比增長7.58個百分點,主要歸因於船用燃油成本下跌。報告期內,公司所消耗的船用燃油成本為1.7億美元,同比下降18.46%。(2)幹散貨及其他業務毛利率為17.93%,同比下降15.83個百分點,主要是因為公司幹散貨船舶經營成本有所增加。
圖4:2017-2020年海豐國際各業務毛利率
2020年,公司行政開支為0.97億元,同比增長20.84%;淨利率為20.9%,同比增長6.7個百分點。
圖5:2016-2020年海豐國際淨利率
低位造船鎖定成本疊加運價不斷上漲盈利空間加大
從需求端來看:2020年下半年,隨着中國生產的全面恢復,海運貿易及集裝箱船運費市場也穩步回升。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自四月下旬觸底後開始反彈,在2020年下半年暴漲了178%且在第四季度出現全球各航線運費的普遍上漲。2021年以來,雖然運價小幅回調,但春節後市場需求保持向好態勢,整體運價仍維持高位;受益於大宗商品需求向好,幹散運價呈現明顯上漲趨勢,BDI指數較年初上漲(1月4日至3月10日)44.1%。
圖6: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租船市場在2020年6月中旬開始逐步恢復並取得顯著增長,2020年末租船費率指數較6月底增長128%;集裝箱船二手船價格指數同樣也呈現先抑後揚的趨勢,12月集裝箱船二手船價格指數較上半年末增長14%。從供應端來看:近幾年小型船舶新訂單和交付量的缺乏,以及全球航運業2050年碳排放為零的環保目標與國際海事組織(IMO)實施的一套核心規則使老舊船舶加速報廢,也抑制了集裝箱運力的增長,供需有望達到平衡。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2月我國PPI同比上漲1.7%,較上月上漲1.4個百分點。黑色金屬礦採選業價格上漲5.9%,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上漲1.5%,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上漲2.3%。伴隨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船價也將隨之上漲。根據中金數據,2020年,公司分批簽訂新船訂單19艘4.2萬標準箱(包含尚未生效的期權則達到27艘6萬標準箱),相當於公司2020年底自有運力的45%-63%。2021年2月,日本航線運價指數和東南亞集裝箱運價指數同比增長18%和97%。低位造船鎖定成本疊加運價不斷上漲,公司盈利空間有望進一步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