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消費金融衝刺IPO,巨頭入場圍獵“A股消費金融第一股”
文:呂笑顏 石丹
ID:BMR2004
近日,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馬上消費金融”)正式開啓了IPO進程,有望成為中國A股消費金融第一股。
銀保監會官網9月11日信息顯示,重慶銀保監局已於近日批覆了馬上消費金融首次發行A股股票並上市的申請,發行規模不超過13.33億股。
雖然從目前來看,馬上消費金融極有可能成為國內第一家上市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但是,最終是否能如願上市,還要經過中介機構輔導、遞交招股書、證監會審核等層層關卡。
對於馬上消費金融來説,不僅要面臨信用風險的不斷暴露,同時還要面對行業格局的變化:近三年來,行業發展明顯放緩,增速持續下降,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國內金融和互聯網巨頭相繼入場消費金融領域,如近日螞蟻集團籌建重慶螞蟻消費金融公司獲批。
針對A股上市的影響、淨利潤下滑、資產質量、競爭壓力及行業變化的應對措施等等問題,《商學院》記者向馬上消費金融方面發去採訪函,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覆。
背靠重慶百貨,為上市做好鋪墊
9月11日,中國銀保監會官網公佈消息稱,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申請A股上市獲得重慶銀保監局批覆,發行規模不超過13.33億股,發行所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應全部用於補充公司核心一級資本。重慶銀保監局的正式批覆,也意味着馬上消費金融在衝刺A股的進程中邁出了關鍵一步。
對此,北京某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或許是消費金融行業發展近十年的第一家上市企業,一旦成功,利好整個消費金融行業。作為一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其合規性、發展性也將受到資本市場認可。
易觀分析師張凱持有相同看法,他表示:“對於馬上消費金融來説,申請A股上市可以幫助馬上消費金融更好地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從而更好地實現自身的業務增長;對於整個行業來説, 如果馬上消費金融成功上市,這也就意味着我國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正式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那麼在未來就可能會有更多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通過上市的途徑來獲得資本支持。”
事實上,今年以來,馬上消費金融高管出現變動,前述業內人士認為,或正為其上市計劃作鋪墊。
趙國慶作為馬上消費金融的創始人,自公司成立以來一直擔任總經理一職。今年3月,馬上消費金融第一大股東重慶百貨(600729.SH)發佈公告稱,趙國慶先生將擔任重慶百貨總經理,重慶百貨目前持有馬上消費金融31.06%的股份。6月16日,重慶銀保監局批准馬上消費金融創始人趙國慶擔任公司董事長一職,同時,趙國慶還卸任了公司總經理。至此,趙國慶不再擔任總經理職務,現任馬上消費金融董事長。
由此可見,馬上消費金融與其第一大股東重慶百貨關係十分緊密。事實上,馬上消費金融現任董事尹向東曾是重慶百貨副總經理。
9月8日,重慶銀保監局發佈公告稱,正式核准郭劍霓擬任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的任職資格。根據馬上消費金融官網介紹,郭劍霓此前職位為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加入公司前,曾任捷信中國創始人之一兼CFO,有超過20年經營管理經驗,10餘年消費金融領域管理經驗,擁有墨爾本大學碩士學位、浙江大學學士學位。對於此職位變動,業界認為很可能是鑑於郭劍霓在財務方向的履歷。
撥備計提存壓,多元化“補血”後資本不足仍待解
馬上消費金融官網顯示,2015年6月,馬上消費金融正式開業,是經銀保監會批准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註冊資本40億元,其股東包括重慶百貨(600729.SH)、北京中關村科金技術有限公司、物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重慶銀行(01963.HK)、陽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小商品城(600415.SH),目前對應的持股比例依次是31.06%、29.506%、17.264%、15.53%、4.99%、0.9%、0.75%。其中,重慶百貨的實際控制人為重慶市國資委。
從業務模式來看,馬上消費金融主要有信用分期、循環額度、商品分期三種類型的產品,貸款資金用途主要投向3C電子、裝修、醫療、家電、教育、租賃等。
其中,信用分期是單筆審批單筆放款,按照還款期限逐月償還貸款金額的貸款;循環額度是根據用户的信用情況進行授信後,用户可以在額度範圍內進行消費借款;商品分期是指為消費者在與馬上消費金融合作的“線下實體商家”或“線上平台商家”進行商品或服務消費場景分期產品。
馬上消費金融官網顯示,目前公司註冊用户突破1億,累計發放貸款超過4000億元。2019年度,馬上消費金融總資產548.15億元,淨資產64億元;營業收入89.99億元,營業利潤9.74億元,淨利潤8.53億元。
在2016—2019年的四年間,馬上消費金融成為持牌消金公司中的一匹“黑馬”,無論是在資產規模還是淨利潤方面,都逐漸上升為第一梯隊。
資料顯示,2016—2019年,馬上消費金融的總資產分別為76億元、318億元、402億元、548億元,淨利潤分別為0.065億元、5.78億元、9.01億元、8.53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從27家持牌消費金融機構整體來看,在披露財務數據的消費金融公司中,馬上消費金融總資產、營業收入均位居第三,僅次於捷信消費金融和招聯消費金融;淨利潤排在招聯消費金融、捷信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後,位居第四。
不過,隨着馬上消費金融的高速擴張,資本不足、槓桿率超標等成為制約公司發展的核心問題。
資料顯示,2017年,馬上消費金融成立的第3年,其貸款業務開始呈現爆發式增長,當年貸款發放額為692.76億元,同比2016年的99.06億元增長近6倍,貸款餘額達315.64億元。
然而,這一年,P2P、現金貸等民間金融經歷了一波嚴厲的監管整治,行業信用風險加速暴露,而這也波及到了消費金融公司。例如,2017年,馬上消費金融年末關注類、不良類貸款也出現急劇上升。新世紀評級報告顯示,2017年,馬上消費金融關注類貸款餘額從2016年的1.44億元增長至45.56億元,不良貸款餘額則從上年的0.96億元增長至10.03億元,當年,不良貸款率達到3.18%,較上年增加了1.82個百分點,逾期率更是達到了12.5%。
同時,自2017年開始,馬上消費金融的撥備池出現了兩個變化:一是新計提貸款減值準備大幅增長,以覆蓋未來風險;二是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壞賬核銷大幅增加。
事實上,不同於銀行的不良資產,消費金融公司的貸款期限一般在一年以內,比如,馬上消費金融的平均貸款期限為7至 8個月,這導致消費金融公司的不良暴露要比銀行來得更加快速。
張凱表示:“以馬上消費金融為代表的很多消費金融公司服務的客羣質量可能比不上信用卡用户,這也就使得馬上消費金融的壞賬率可能要高於很多商業銀行的信用卡和銀行總體的壞賬率。在未來,馬上消費金融除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風控和貸後催收能力之外,也可以更多地嘗試拓展以信用卡用户為代表的優質用户羣體。”
2017年,馬上消費金融不良資產核銷達15.98億元,新增計提31.47億元;截至2018年末,其貸款發放額為850.26 億元,貸款和墊款餘額為389.53億元,兩者增速均放緩至20%左右,不過,大幅的計提與核銷仍在持續,當年新增計提57.96億元,壞賬核銷54.73億元。而從2019年前三季度的數據來看,馬上消費金融計提與核銷仍在高位。2017年—2018年,其撥備覆蓋率維持在170%以上。
對此,新世紀評級報告認為,隨着業務規模的擴大,逾期貸款規模逐漸增長,因此計提的貸款減值損失逐年增長,未來公司仍面臨撥備計提壓力。
利好的一面是,核銷、計提之下,馬上消費金融的不良率維持在較低水平,2016—2018年,其不良率分別為1.36%、3.18%、3.45%。相比之下,同期的捷信集團在中國業務的不良貸款率則分別為4.3%、7.2%、9.7%,不良貸款覆蓋率分別為136.0%、124.5%、125.9%;同期招聯消費金融的不良貸款率則分別為0.82%、1.24%、1.93%,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分別為303.90%、305.07%、195.28%;同期興業消費金融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86%、2.27%和2.28%,撥備覆蓋率分別為174.18%、163.38%和173.98%。
不過,大幅計提也影響了其淨利潤表現。2018年,馬上消費金融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76.5%,撥備前淨利潤同比增長72.71%,但淨利潤同比增長僅為38.58%。2019年,其營業收入為89.99億元,同比增長9.22%,淨利潤為8.53億元,同比增長僅為6.49%。
對此,張凱表示:“目前,馬上金融處於整個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頭部梯隊,但是,其總體的盈利能力並不算出色。加上整個行業的增速開始放緩,同時,螞蟻集團、小米、平安等巨頭企業的消費金融公司不斷進入到這個市場,因此馬上消費金融在未來依然面臨着不小的挑戰和壓力。這也就對馬上消費金融未來的風控、獲客、貸後催收、精細化運營、融資等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事實上,為滿足監管對於資本充足率的要求,企業就不得不增加註冊資本金,尋找更多的資金。
對於馬上消費金融,其初始註冊資本僅為3億元,自2015年正式開業以後,該公司2016—2018年連續三年進行增資擴股,目前,其註冊資本金達到40億元。
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張持續消耗着資本金。新世紀的評級報告顯示,2016年至2019年9月,馬上消費金融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為21.68%、9.03%、13.99%、11.49%,核心資本充足率遊走在監管紅線邊緣。而根據監管要求,消費金融公司應遵循非系統性重要商業銀行監管指標:資本充足率≥ 10.5%,一級資本充足率≥ 8.5%,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 7.5%。
事實上,消費金融公司並不具有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所擁有的便利融資渠道和較低融資成本,為此,馬上消費金融一直主動尋求在債券市場開拓募資渠道。
據瞭解,2018年5月,馬上消費金融獲准進入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2019年5月,重慶銀保監局核准馬上消費金融開辦資產證券化的業務資格;2019年12月,馬上消費金融發行了一單規模為20.9億元的ABS產品;2020年4月,第二單ABS產品成功發行,規模為17.05億元。2020年8月,重慶銀保監局批覆同意馬上消費金融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金融債券,成為全國第5家獲批發行金融債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
根據重慶銀保監局的批覆,此次馬上消費金融所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應全部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張凱認為:“相比較招聯、中銀等消費金融公司,馬上消費金融的融資成本和融資渠道並不佔據明顯優勢。在這樣的背景下,A股上市可以幫助馬上消費金融提高自身在資本市場的認可度,進一步拓寬自己的融資渠道,降低自身的融資成本,從而幫助馬上消費金融在未來更好地實現自身的發展。”
前述業內人士認為,當前面臨消費金融市場規模增速放緩、互聯網流量見頂、獲客成本上升等問題的挑戰,又有互聯網金融巨頭不惜代價在線上線下渠道砸錢投放,馬上消費金融的上市無疑是提升品牌的助推劑,既可以使更多用户熟悉瞭解馬上消費金融,又可以吸引外部合作伙伴,為其實現“自營+開放平台”的戰略目標鋪路,因此馬上消費金融謀求公開上市不失為一次居安思危之舉。
巨頭入場,靜待突破
2020 年以來,消費金融市場環境變化,增長速度放緩。同時,隨着巨頭的漸次進入,目前的消費金融公司也面臨着市場份額的壓力。
近年來,大型資本入股和新設消費金融公司的積極性顯著增強。
近日,螞蟻集團籌建重慶螞蟻消費金融公司獲批。9月17日晚,千方科技、魚躍醫療發佈公告稱,銀保監會批覆同意螞蟻集團籌建“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今年 8 月,螞蟻金服聯合南洋商業銀行和千方科技,由阿里操盤主導申請了消費金融牌照。第一階段註冊資本已達到 80 億元。
至此,螞蟻集團集齊7張含金量最高的金融牌照:民營銀行、網絡小貸、基金銷售、第三方支付、保險、證券和消費金融。
根據公告披露,螞蟻金服擬於港股和 A 股科創板兩地上市融資 300 億美元,進一步拓展消費金融市場。
興業研究報告顯示,螞蟻金服消費金融類資產規模已突破2萬億元,約為當前消費金融全行業規模的4倍。
事實上,今年以來,平安、小米、光大銀行等參與設立的消費金融公司也已陸續獲批。目前獲批的消費金融公司達31家,其中27家已正式營業。此外,建設銀行也在計劃籌建消費金融公司。
對此,張凱表示:“隨着螞蟻、平安、小米等在流量、資金等方面有明顯優勢的巨頭企業相繼獲得消費金融公司的展業牌照,未來整個行業的競爭壓力勢必會變得越來越大。”
他解釋到:“目前,我國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已經開始出現分化,馬上、招聯、捷信幾家公司已經成為行業的頭部梯隊,但是隨着螞蟻集團等巨頭開始漸次入場,未來,整個消費金融公司的市場競爭格局或許還存在着一定的變數。”
事實上,自2015年以來,消費金融在中國的滲透率迅速上升,不過,近3年來行業發展明顯放緩,增速持續下降。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報告(2020)》顯示,截至2019年末,廣義消費貸款餘額(不含房貸、經營貸)為13.91萬億元,同比增長15.92%,較2018年24.12%的同比增速下降超過8個百分點。
對於未來,張凱表示:“從消費金融市場的發展趨勢來看,據易觀分析的相關數據,2019年,我國狹義消費信貸(不含房貸車貸)餘額為13.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速為18.1%;儘管在狹義消費信貸餘額的體量上我國和美國相比目前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美國2019年狹義消費信貸餘額為29.3萬億人民幣),但是我國狹義消費信貸餘額的增速明顯高於美國(美國2019年的同比增速為6.2%)。這也體現出了我國狹義消費信貸市場在未來仍然擁有非常可觀的增長空間。”
興業經濟研究諮詢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師孔祥介紹,與傳統銀行信貸業務類似,消費金融本質是獲得息差模式,只不過相對於傳統銀行信貸業務,消費金融業務模式更加“高舉高打”。消費金融行業的用户所處的工作和現金流情況較差,產品會要求更高的收益回報。消費金融公司所提供的產品利率基本處於銀行和小貸公司之間。
然而,今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發佈修訂新規,對民間借貸利率上限按照4倍LPR進行定價,4倍以上認定為高利貸行為。即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每月20日發佈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四倍為標準,取代原來的“以24%和36%為基準的兩線三區”。
以2020年7月20日發佈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3.85%的4倍計算,當前的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為15.4%,相較於過去的24%和36%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這對消費金融行業產生較大沖擊。
張凱表示:“從官方的説法來看,目前4倍LPR的司法保護上限僅僅適用於民間借貸,持牌的消費金融公司和銀行等金融機構未來是否適用該上限依然不得而知,但是一旦民間借貸的司法保護上限被調低,持牌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上限很有可能也會受到影響。”
事實上,很多消費金融公司的產品利率都超過了這一上限,這也為未來行業發展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
從這個角度來講,上市也可以説是應對政策變化的一種方式。
對於未來,張凱表示:“目前階段,由於自身的風控、融資、獲客等成本相對較高,市面上很多貸款機構的借款利率都在24%~36%之間。而一旦民間借款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確認下調,可能會有大批的貸款機構選擇退出消費金融行業,從而形成行業的新一輪洗牌。而手握優質流量資源的消費金融公司、商業銀行和小貸公司可能也會因此下調自己相關業務的收費上限,甚至可能會在未來將公司整體的業務重心轉移到其他方向。”
孔祥博士認為,疫情之後行業進入洗牌期,長期看,流量數據廣、負債成本低的頭部機構和細分場景可靠、資產端定價能力強的垂直機構將走出。他建議,在同業合作伙伴選擇上,當前階段應重視線下業務佔比較高、股東導流能力強、場景相對可靠的機構,同時考慮到多數消費金融公司展業時間較短,財務標準上應對撥備覆蓋率、逾期率指標上應有更嚴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