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補回逝去的時光 誰也擋不住玉米價格的上漲

2014年,受國家臨儲玉米收購數量龐大導致現貨市場供應出現緊張影響,當年我國玉米產區現貨最高價格一度達到1.4元/斤,期貨主力合約最高突破2700元/噸的歷史高位,但此後,在2015年隨着玉米及其替代品的大量進口,玉米價格大幅下跌,更導致當年臨儲收購超億噸,時至今日,玉米價格一直未能超越當時的高位……

算起來,從2014年的歷史高位至今,玉米價格像是要補回失去的時光。

據來自市場機構的監測數據顯示,截止目前,產區玉米收購價格持續上漲,最高已突破1.3元的位置,連東北地區玉米潮糧都在向1元的位置邁進。

10月27日全國玉米漲跌:黑龍江青岡龍鳳漲20元,14水2220元,30水0.897元:京糧龍江漲20元,14水2220元,30水0.897元:綏化昊天漲40元,14水2240元,30水0.905元:內蒙古呼市阜豐漲100元,14水2360元/噸:陝西寶雞阜豐漲40元,執行2340元/噸:河南魯州生物漲20元,執行2520元/噸:山東肥城福寬落10元,執行2520元/噸:西王藥業漲10元,執行2550元/噸:天力藥業漲10元,執行2520元/噸:香馳健源漲20元,執行2460元/噸:惠民春暉漲20元,執行2520元/噸:壽光金玉米漲10元,執行2520元/噸

玉米價格今年真的能補回逝去的時光嗎?

觀察:補回逝去的時光 誰也擋不住玉米價格的上漲
提起玉米價格,玉米深加工是不得不提的一個關鍵產業。

進入新世紀以來,為解決我國多年的陳化糧問題,在本世紀初全球能源危機思維的影響下,我國開始在玉米燃料乙醇方面尋找突破,進而帶動了玉米深加工產業的快速發展,玉米產業逐漸成為了農業資本市場的明星產業。

資料顯示,自2004年以來,在國家工業反哺農業的政策支撐下,國家開始在小麥、稻穀市場實施託市收購政策,以維持價格的穩步上行,而玉米則是唯一一個未受政策性收購而價格一路走高的主糧品種!

觀察:補回逝去的時光 誰也擋不住玉米價格的上漲
但正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

至2007年,隨着一波來自全球性的金融風暴,越來越多的資本開始進入農業領域,導致全球糧食價格出現暴漲,而在我國,雖然小麥、稻穀等主糧價格在國家的調控下穩步運行,但玉米市場由於受深加工產業的拉動,與大豆價格遙相呼應,呈現出快速走高的態勢。

在此背景下,國家有關部門下達了“不與人爭糧”的調控措施,玉米深加工的增長開始受到限制,隨後在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下,價格出現大幅下跌——至此,玉米產業開始逐漸進入國家政策調控的直接管理範疇,有關部門在當年實施了臨儲收購政策,同期實施的還包括油菜籽(菜油)、大豆等品種。

但玉米深加工產業對玉米價格的拉動作用,在這時已經埋下。

觀察:補回逝去的時光 誰也擋不住玉米價格的上漲
當時間推移至2014年,這一年我國玉米市場遇到幾個新情況:

1.玉米深加工產能雖然在2007年受限不再增長,但全負荷生產下依舊對玉米消費構成較大的支撐因素;2.這一年,來自民間機構的分析認為,玉米減產了;3.與此同時,這一年的玉米臨儲收購力度空前,達到6919萬噸——事後來看,這一收購量僅次於2015年。

於是,玉米被壓抑多年的行情終於爆發,以DCE玉米C150合約為例,其收盤價最高2436元/噸,最低為2300元/噸,在現貨市場更是在局部產區走出了1.4元的歷史高位。

但這一年,因為有臨儲玉米庫存的支撐,市場終究未能持續火爆下去——當年收購近7000萬噸的臨儲玉米,加上此前的庫存,整個臨儲玉米庫存達到億噸水平,在缺乏深加工產能的擴張、飼料消費穩定的前提下,市場沒有支撐玉米價格進一步走高的基礎。

當年,臨儲玉米以順價銷售的原則銷售了3000萬噸。

而這一年玉米價格的走高,卻最終逼的次年玉米及其替代品大量進口、國產新玉米入庫的尷尬背景。

觀察:補回逝去的時光 誰也擋不住玉米價格的上漲
由於資料所限,每日糧油不清楚2015年的玉米市場在需求端究竟出現了什麼問題,但當年產生的結果卻有以下幾點:

1.臨儲玉米在順價銷售原則下,成交低迷,失去了最佳出庫時機;2.由於國內外價差擴大,在經歷2014年的渠道鋪設之後,2015年包括玉米在內的大麥、高粱、DDGS等進口量大增,總結達到3000萬噸的歷史超高水平;3.由於2014年玉米價格大漲,這一年秋季玉米產量大豐收,國家臨儲玉米收購總計超億噸;4.年底,隨着臨儲玉米庫存越來越高,沒人再對庫存問題不聞不問,去庫存政策開始醖釀。

對比歷史經驗,陳糧庫存問題依舊是未能解決的核心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2年原國家糧食局在回覆網友提問時表示,陳化糧是一個歷史性的概念,目前已經不存在陳化糧處理問題。並在2016年正式指出,陳化糧是用來判定糧食是否還可以繼續儲存的技術概念,從這個意義上講,陳化糧不等於有毒有害的糧食。

觀察:補回逝去的時光 誰也擋不住玉米價格的上漲
進入2016年,玉米市場拉開了新的調控大幕:去庫存。

在這一期間,玉米深加工對玉米消耗的巨大推動作用再一次體現,各地紛紛鼓勵新項目的上馬:2017年去庫存接近6000萬噸,2018年達到1億噸,2019年為2200萬噸,2020年達到5500萬噸左右(以上數據均為預估,請以官方為準)。

分析以上數據,現在回頭看,2019年應是受疫情影響導致飼料需求大幅下降所致,此外,2020年的臨儲玉米拍賣之外,實際還有1000多萬噸的一次性儲備和輪換玉米未有統計——儘管最終的數據可能和臨儲庫存期初的統計數據有出去,但可以肯定的是,臨儲玉米庫存已經清空了!

與此同時,我國的玉米深加工產能擴張還在持續、養殖業更是在豬肉價格暴漲下進入無序擴張中,加上今年東北產量的減產預期(非官方數據),這一切都造成了對玉米價格的上漲推動力。

觀察:補回逝去的時光 誰也擋不住玉米價格的上漲
然而,行情的輪迴總是有跡可循。

一是今年玉米的減產預期(非官方);二是飼料、深加工產能的預期擴張;三是疫情影響下流通渠道的閉塞、農户惜售等,這一切都造就了玉米價格的大幅走高,進口貿易利潤額度越來越大。

目前,隨着我國玉米價格的走高,玉米及其替代品的進口已經難以遏制。據來自海關的數據顯示,9月我國玉米進口量為108萬噸,同比增幅為675.1%,小麥進口數量為107萬噸,同比增長584.5%。大麥和高粱的進口也在重返高位區。

當然,最為關鍵的還是政策的調控力度——儘管國家有上億噸的小麥、稻穀庫存,但在疫情的影響下,穩定的糧食供應能力才是最佳的選擇。

截至目前為止,官方機構對今年糧價的上漲認為屬於“恢復性上漲”。

觀察:補回逝去的時光 誰也擋不住玉米價格的上漲
但,也有市場人士認為,當前應是庫存的“老爺糧”順利出庫的最佳時機!

這其中多數糧食已經保管多年,儘管沒有陳化糧的概念,高額的保管費不説,糧質下降是無法預估是數值,甚至不排除已經失去保管價值,最終只能作為工業用糧的情況。

當然,核心的還是當前糧價對物價的影響。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受疫情影響,加上我國出口市場的變化,自年初以來,各行各業都陷入一個相對低迷期,不少民營企業在疫情期間只能發基本工資,甚至只發生活費。

而與此同時,豬肉等食品價格卻呈現出難以遏制的上漲態勢,豬肉價格自不必説,牛肉更是漲至百元/斤,最近飼料價格還在上漲,個別地區前期回調的生豬價格已經止跌,食用油價格也已經開始提價,大米、麪粉也出現了局部上漲的態勢……

文:藝瓷

注:本文僅為個人觀點,未經許可禁止轉發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50 字。

轉載請註明: 觀察:補回逝去的時光 誰也擋不住玉米價格的上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