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16個省市區數字經濟突破1萬億元

7月7日-9日,2022中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大會在廣東省汕頭市召開,在7月8日的開幕式及高峯論壇上,中國信通院副院長王志勤發佈了《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2年)》。

2022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16個省市區數字經濟突破1萬億元

紅星資本局獲悉,中國信通院已連續第八年發佈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2年白皮書在延續以往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最新態勢量化分析的基礎上,首次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政策體系進行了系統梳理,首次研究我國各地區ICT產業與傳統產業的投入關聯關係,首次研究我國120個三線及以上城市數字經濟發展的整體空間格局。 

王志勤表示,數字經濟已經由經濟的組成部分,轉變為經濟發展的引領力量,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的規模達到了45.5萬億元,佔GDP的比重達到了39.8%。數字經濟年均增速高達15.9%,顯著高於同期GDP的平均增速,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

產業數字化繼續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主引擎。2021年,我國數字產業化規模為8.35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1.9%,佔數字經濟比重為18.3%,佔GDP比重為7.3%,數字產業化發展正經歷由量的擴張到質的提升轉變。2021年,產業數字化規模達到37.18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7.2%,佔數字經濟比重為81.7%,佔GDP比重為32.5%,產業數字化轉型持續向縱深加速發展。

王志勤指出,2021年有16個省市區數字經濟突破1萬億元,較去年增加3個,其中廣東省居第一。北京、上海數字經濟GDP的佔比超過50%,15個省市區數字經濟的增速超過了全國的平均水平。其中貴州、重慶數字經濟的同比增速均超過了20%。

近年來數據要素價值釋放已經成為了理論研究和行業實踐的重點,我國數據價值化正沿着資源化、資產化和資本化三個階段推動。

“我國數據資源化階段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產業體系,而數據的資產化和資本化還處在探索中。技術應用、市場流動、制度設計三措並舉,成為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的中國模式。”王志勤講道。

報告指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數字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大時期,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要兼顧效率和平衡,發展和安全,規模和質量,大力發展產業數字化轉型,持續釋放數據價值潛能,提升政策的適應性和敏捷性。

紅星新聞記者 王田

編輯 餘冬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28 字。

轉載請註明: 2022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16個省市區數字經濟突破1萬億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