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一體化愈演愈烈:組件企業採購200億硅料,龍頭低價競標訂單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高文珣
圖片來源:圖蟲
垂直一體化戰略,或許已經成為每家光伏企業的“冀圖”。
日前,天合光能(688599.SH)發佈公告稱,公司與中國南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玻集團”)簽訂高純硅料長單採購合同,預計2023年-2026年,公司將向南玻集團採購高純硅料原料產品合計為7萬噸,按照當前市場價格測算,預計採購金額合計為212.1億元(含税)。
這是組件企業首次向上遊採購如此大規模的硅料,而這與此前“硅料龍頭”通威股份(600438.SH)向下遊佈局組件形成“鮮明對比”。
無論是自下而上,還是自上而下,種種跡象都表明,“光伏一體化”漸成行業發展的趨勢。
實際上,就連此次與天合光能簽下4年長單的南玻集團也早已完成了一體化戰略。
“公司是國內最早進入光伏產品製造領域的企業之一,2005年率先進入光伏玻璃製造領域、2006年籌建高純晶硅產線。”9月14日,南玻集團相關人士在回覆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經過十餘年的建設運營和技改升級,公司已經打造了一條涵蓋高純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及光伏電站運營的完整產業鏈,並持續在光伏產品製造領域發力。”
向上佈局為降低成本
天合光能的公告顯示,本合同為長單採購合同,具體價格採取月度議價方式,最終實現的採購金額可能隨市場價格產生波動,對公司2022年業績沒有直接影響,對公司未來年度業績影響存在不確定性。
但是,天合光能同時表示,“本次長單採購合同的簽訂將為公司高純硅料原料產品的長期穩定供應提供有力保障,有助於公司及時有效應對市場環境變化,符合公司未來發展戰略規劃。”
9月15日,天合光能相關人士告訴時代財經,公司此次簽訂的硅料合同,未來主要用於自用硅片的生產,“我們在青海基地一期有一個20GW的拉晶產能處於建設階段,預計在2023年第四季度投產。”
對於一體化的戰略,上述天合光能相關人士表示,縱觀光伏行業的歷史上,類似戰略參股或者競合的模式都是比較多的。“每一個企業在它當下的位置會採取一些新的策略,企業和企業之間可以共贏合作。我們現在向上遊環節擴張,是從自身擁有的資源以及所處的地位等各方面來考慮的,在不同的階段會採取不同的路徑。”
確實如此,儘管天合光能給市場投資者的印象一直是一家組件公司,但實際上它已經在一體化戰略上謀劃已久,此次與南玻集團簽訂長單也是為了在產業鏈擴張的背景下,鎖定上游原材料供應量,同時降低採購成本。
“那肯定的,長單肯定比散單的價格要低。”某券商電新行業研究員告訴時代財經,天合光能在今年6月發佈公告稱,將在青海投資建設年產30萬噸工業硅、15萬噸高純多晶硅、35GW單晶硅、10GW切片、10GW電池、10GW組件以及15GW組件輔材生產線,這是一個完整的一體化項目,“説明組件企業為了扭轉此前受制於硅料供給而被迫接受高成本的局面,開始向上遊佈局,打造一體化產業鏈戰略,擺脱對上游的依賴。”
據時代財經瞭解,天合光能的上述一體化生產線的7個單體項目計劃分為兩個階段實施,2022年開工建設,一期計劃於2023年底前完成,二期計劃於2025年底前完成。
實際上,向上遊延伸一體化建設的組件企業近年來越來越多。
晶澳科技(002459.SZ)2022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立足於太陽能光伏產業鏈的垂直一體化模式。為了獲得穩定的硅料,晶澳科技此前以投資的方式增資了內蒙古新特硅材料有限公司。
今年8月25日,為進一步加強公司在光伏上下游產業鏈的產能佈局,鞏固和加強公司垂直一體化優勢,提升產能規模和綜合盈利能力,晶澳科技擬發行100億元可轉換公司債券,用於“投資年產20GW拉晶、切片項目、年產10GW高效電池和5GW高效組件項目、年產10GW高效率太陽能電池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晶科能源(688223.SH)2022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已經建立了從拉棒、硅片生產、電池片生產到光伏組件生產的垂直一體化產能,“未來,公司將繼續夯實行業領先的一體化產能水平,最大化實現垂直一體化的優勢,實現技術革新在產業鏈各環節的快速嵌入,不斷降低一體化生產成本。同時,高效N型產能在公司一體化產能結構中的佔比也將持續提升。”
隆眾資訊光伏分析師方文正認為,對於光伏行業來説,一體化模式肯定要好於單一業務模式,“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向下延伸為消化產能
下游的組件商們紛紛向上遊佈局之際,光伏上游的企業也開始向下遊延伸一體化的建設。
最明顯的信號是2022年8月17日,華潤電力公示了第五批光伏組件集採中標候選人,通威、億晶光電、隆基綠能(601012.SH)入圍本次集採。其中,通威太陽能(合肥)有限公司成為第一中標候選人,根據公示價格來看,通威的報價最低,為1.942元/W,隆基綠能報價最高,為2.02元/W。
申萬宏源證券研報認為,此舉為通威加速光伏一體化佈局的標誌,“受益於通威一體化佈局下硅料、電池自供,通威組件價格領先於行業。”
在8月24日的業績説明會上,隆基綠能某高管對於“友商進軍組件環節”表示,“組件環節的競爭主要依靠每家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行業供給處於過剩狀態時,才能體現企業的可持續經營能力。對於公司來説,短期內將盈利作為主要衡量指標,組件市佔率30%是長期戰略目標,並不會追求短期一城一池的得失。”
實際上,隆基綠能是老牌的光伏一體化龍頭企業,其從硅片到電池片再到組件環節早已完成佈局。
在上述券商電新行業研究員看來,通威股份佈局組件環節,主要是為了在未來消化自己的新增硅料產能,“大家都比較清楚,未來硅料的產能供給是足夠的,價格會下跌,那麼為避免去市場上低價銷售硅料,還不如自己做成組件,以低成本優勢去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
除去通威股份(600438.SH),其他的硅料龍頭也早已開始佈局一體化建設。
9月8日,東方希望集團的烏海光伏產業鏈項目在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海勃灣區正式開工。該項目首期規劃建設6.25萬噸多晶硅、10GW拉晶、10GW切片、10GW電池、10GW組件。項目建成後,可實現總產值約300億元,創造就業約7000人。
作為硅料龍頭之一的東方希望集團實際上早已開始佈局一體化建設,今年3月中下旬,該企業就已經在寧夏打造了一體化循環經濟全產業鏈項目,項目總投資約1500億元,其中一期項目規劃建設年產12.5萬噸多晶硅、14.5萬噸工業硅以及10GW單晶、10GW切片、10GW電池、25GW組件等。按照一次規劃、分批建設的原則,最終將建成年產40萬噸高純晶硅、49萬噸工業硅以及單晶、硅片、電池片、電池組件的上下游一體化全產業鏈項目。
大全能源(688303.SH)目前建有六個分廠,多晶硅綜合產能現已達到10.5萬噸/年。除新疆基地外,公司又開闢了內蒙古的第二基地,繼續強化公司多晶硅產能優勢,還加速了縱橫一體化戰略的實施,縱向“向多晶硅的原料工業硅粉延伸”,橫向“向半導體硅和有機硅延伸”。
針對“內蒙古取消新興產業優惠電價政策”的影響情況,大全能源相關人士在回覆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細節情況還在進一步的瞭解中,目前暫未有進一步消息。“未來,對公司或者對產品成本可能產生的具體影響要看後續的政策細節再做評估和討論。同時,公司的相關業務佈局前期均對電費穩定性等方面進行了審慎考慮和充分考量。”
此次與天合光能簽署硅料銷售合同的南玻集團也早已在佈局了一體化模式,目前又在硅料環節進行大幅擴產。
“目前南玻集團在宜昌生產基地擁有高純晶硅產能1萬噸/年。青海‘年產5萬噸高純晶硅項目’建成後產能可達5萬噸,該項目建設週期20個月,開工建設時間目前沒有可透露信息。”上述南玻集團相關人士對時代財經如是説。
上述券商電新研究員認為,光伏一體化企業的盈利能力優勢將在平價時代充分顯現,“不僅可以避免受制於硅料環節,而且也可以避免硅片、電池等細分領域的低景氣週期,使盈利保持更高的穩定性。此外,一體化企業擁有較強的經驗和規模壁壘,行業積澱疊加重資產的投入,新進入者很難形成後發優勢,隨着未來行業擴產加快,光伏一體化競爭格局將會明顯優於單一業務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