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難了!長江健康定增股東持股四年仍虧損,擬清倉超2億股
8月31日~9月5日,共有73家上市公司提出減持計劃,3家上市公司提出增持計劃。
8月24日~8月29日,共有80家上市公司提出減持計劃,有1家上市公司提出增持計劃。
本週A股市場有所調整,提出減持公司家數減少而增持公司增多,一是由於前期已有多家科創板、中小創公司股東趁高點提出過減持計劃;二是反映出在市場回調後,產業資本、一級市場投資者套現衝動下降,而一些公司股東的市值管理需求增加。
長江健康、高新興將被股東大額減持
本週拋出減持計劃的公司中,涉及數量最多的是長江健康。
9月2日晚,長江健康發佈公告稱,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楊樹恆康和中山松德擬減持所持公司股份。其中,楊樹恆康擬計劃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方式減持公司股份8051萬股;股東中山松德計劃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方式減持本公司股份1.44億股。如果減持完畢,兩家公司將實現對長江健康清倉。
楊樹恆康、中山松德所持股份為2016年長江健康定向增發時所獲得。當時長江健康的前身——長江潤髮以14.31元/股發行2.23億股,並支付現金3億元,共計作價35億元,收購長江醫藥投資100%股權。同時,以16.62元/股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12億元,投向醫藥項目。
長江健康在2018年度、2019年度曾經實施過一次10轉7派現5元、一次10轉5派1元的分紅預案。兩家股東的持股成本下降至約每股5.34元。但按照目前長江健康的市價每股4.09元計算,依然處於虧損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兩家公司今年2月7日已提出過相同的減持方案,但半年過去卻一股未動。這可能一方面與賬面浮虧有關,另一方面長江健康股價表現不佳——2月8日至今,長江健康下跌12.61%,遠遠落後於同期中小創指數。
股價表現不佳的背後是公司遇到的煩心事。2018年7月14日,長江醫藥投資斥資9.3億元收購華信製藥60%股權,上市公司與出讓方因業績承諾補償款及股份轉讓款等問題出現糾紛。2020年3月,長江健康審計工作組進入華信製藥,華信製藥董事、總經理馬俊華組織人員多次圍堵,阻撓審計,導致審計未成功。長江健康認為,華信製藥大概率業績滑坡並失控,計提6.64億元商譽減值,導致上市公司2019年度虧損,且還收穫了審計師出具的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今年上半年,長江健康實現營業收入20.11億元,同比下降19.8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62億元,同比下降4.74%。可以看出,相比主營業務雖不出眾,但也差強人意。不過股價上看,投資者對公司仍報以觀望態度。
無獨有偶,另一家減持數量較多的上市公司也出現了業績大滑坡。9月2日,高新興公告,直接持有公司4.74億股股份的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劉雙廣計劃在未來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1.05億股,即不超過當前總股本的6%。
高新興目前在資本市場上佔據了ETC、芯片、5G、虛擬現實等眾多概念,而且還和騰訊有合作——7月14日晚公司公告,公司於14日與騰訊雲簽訂了《騰訊雲與高新興戰略合作伙伴協議書》,雙方將圍繞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重點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新基建背景下智能交通的市場機會。
不過,公司的財務數據就比較難看了。2019年公司鉅虧11.57億元,2020年上半年又虧損5684萬元。去年虧損的主要原因是計提商譽減值超過10億元。
近期高新興股價表現活躍,盤面上看,本週五公司股價逆勢上漲超過3%。但由於其基本面的原因,投資者可能還應保持一定謹慎。
3家提出增持的公司今年以來股價均不佳
增持方面,三家提出增持的公司分別是濮耐股份、銀都股份、太鋼不鏽。
濮耐股份的增持主角是董監高。9月4日濮耐股份發佈公告,公司於2020年9月4日收到公司部分董事及高管史道明、曹陽、馬文鵬、劉連兵、韓愛芍、金宏峯關於其增持公司股份計劃的通知,上述6名股東擬自2020年9月5日起的未來6個月內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份,其中曹陽擬增持金額不低於60萬元,其餘5名股東均不低於40萬元。
濮耐股份主營耐火材料原料和製品、功能陶瓷材料、高温結構材料等。近年來其業績不温不火,股價也同樣不温不火。2019年公司實現淨利潤2.52億元,同比增長13.88%。今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1.68億元,同比增長26.9%。今年以來其股價上漲12.59%,但絕對股價不足5元,只相當於十年前歷史高點的四成。董監高增持或有給市場傳遞信心的意味。
銀都股份的增持是由控股股東夫人擔綱。9月2日,銀都股份公告,控股股東周俊傑之配偶戚國紅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以平均價格約11.25元的價格增持公司A股股份共計170.13萬股,增持金額約1914.74萬元。本次增持的A股股份佔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0.4149%。戚國紅擬在未來6個月內繼續增持公司股份,累計增持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累計增持的總金額不超過5000萬元。
銀都股份主營多功能環保型冷藏箱系列產品、製冰機、西廚設備等。因此還在今年上半年被歸入了“地攤經濟”概念股。但公司6月3日晚間披露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地攤經濟"概念相關終端客户佔公司銷售額的比例較小、毛利率較低,預期不會對公司未來營業收入、利潤增長產生實質或重大影響。
今年上半年銀都股份實現淨利潤1.19億元,同比下滑20.43%。其股價今年以來上漲10.17%,也較其歷史高點腰斬了三分之二。
太鋼不鏽則已經是大幅破淨。9月2日,太鋼不鏽公告,控股股東太鋼集團於2020年9月2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了公司股份1355.7882萬股。太鋼集團計劃於本次增持之日起不超過6個月內繼續增持公司股份,金額不低於1億元、不高於2億元。本次增持計劃包括之前太鋼集團將以不低於3600萬元增持公司股票的承諾在內。
9月4日太鋼不鏽收於每股3.83元,而其中期每股淨資產為5.61元。破淨股的大股東、或是董監高等提出增持屢見不鮮,但一般而言是否市場買賬仍有不確定性。
如成都銀行在7月完成了一輪董監高的增持,之後8月中旬公司股價一度上升到1.1倍每股淨資產附近。浙商銀行也在去年年底宣佈過增持,但今年以來浙商銀行股價跌幅仍然近9%,且目前市淨率只有0.8倍。
總之,決定股價走勢的因素很多。提出增持的上市公司往往股價長期沒有太大起色,可能其所屬行業也並非當下熱點,因此增持本身短期不會激起太大浪花。提出減持的上市公司也不一定就沒有投資人接盤,如果它們具有很好的概念和業績前景,同樣不愁市場認可,今年上半年的寧德時代就是個例子。投資者應予以辨別、謹慎對待。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