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專稿,疫情之下,上市公司一季度大多遭遇收入大幅下滑乃至腰斬,能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可以算是優等生,“樂信號”列車絲毫未減速,繼續高速前進,季度實現40%以上收入增速,金融科技龍頭地位牢牢確立。
連續10個季度高速增長
“穩健”是樂信的重要標籤。財報顯示,樂信2020年一季度營收25億元,同比增長41%。這也是樂信連續3個季度收入保持40%以上增長,上市後連續10個季度核心數據保持高速增長,在同行中表現突出。
收入端,樂信最核心的金融服務板塊,季度收入為19.73億元,同比增長80%,強勁增長。
在用户端,一季度,樂信註冊用户數達8420萬人,同比增長達到99.7%,淨增4200萬,基本翻倍。其中,單季活躍用户數640萬,同比增長99%。活躍用户增速和註冊用户增速保持一致,説明樂信在拉新上效率很高。
換言之,如果活躍用户增速遠遠低於註冊用户增速,則意味着錢白花花的銀子扔出去了,還沒有見到響聲。另外,樂信季度授信用户數2070萬,同比增長79%;單季新增活躍用户數96.5萬,也是創下歷史最好成績。
用户數快速增長推動規模、收入持續提高。在交易端,一季度平台樂信促成借款金額341億元,同比增長70%,超過此前320億元目標預期。截至一季度末,樂信在貸餘額585億元,同比增長67%。金融科技行業中不少公司還在找方向,調整戰略,找出路時,樂信卻創下新高,與它們形成強烈對比。
在2018年-2019年,金融科技行業監管政策持續收緊下,諸多打着金融科技旗幟的上市公司,業績慘淡,股價大幅下滑腰斬者比比皆是,跌掉90%以上也不罕見。而樂信業績未出現大起大落情況,更是穩健運營的明證,説明公司基本面良好,被資本市場接受,否則公司股價早已經一落千丈,這背後的支撐力是什麼?
獲客成本降低、運營效率提升,背後是技術推動
打鐵關鍵要自身硬,業績飄紅,是運營效率高的外在表現。樂信創始團隊主要來自騰訊,產品給用户的體驗,當然是沒話説。而大家都清楚,在業內有“騰訊產品為王,阿里運營為王”評價,如果將產品和運營集於一身呢?
前文所言,樂信季度活躍用户增速近似翻倍,和註冊用户增速保持一致。更進一步分析,發現樂信用户成本維持在低位,何為良性運營,找到最優方案解決問題即是。
為簡化模型,用每個新增活躍用户對應的銷售營銷費用作為成本,來測算樂信獲客成本。今年一季度,樂信平均獲客成本大約為253元,較歷史高點有所下降。樂信的獲客成本一直在200多元的區間,比較穩定,在業內也處於較低的水平。
互聯網產品拉新,剛開始用户成本很低,甚至可以通過口碑完成用户的原始積累,隨着用户量級上升,拉新成本越來越高,留存率也越來越低,總之就是一個大寫的“難”字。
對樂信來説,卻是另一種表現。最近兩年多,樂信平均獲客成本整體上是穩中有降,並非水漲船高,這也意味着樂信找到了更優的獲客方式。
運營還體現在總費率控制上。財報數據顯示,樂信總費率一直控制在20-25%左右,今年一季度費率降到19%。費率嚴格控制,但在研發投入上樂信卻絲毫不手軟。一季度,樂信研發費用達1.26億元,同比增長35%,樂信研發投入、研發人員佔比在同行業始終保持領先地位。
技術投入,對新消費業務形成強力支撐。樂信自研“靈犀”AI智慧平台、“鷹眼”智能風控引擎、“蟲洞”小微金融資產處理技術平台,三大核心技術系統廣泛用於智能推薦、智能客服、智能金融領域,產生了可觀的商業價值。
堅守“長期主義”
在財報中,樂信創始人、CEO肖文傑提到:始終堅持長期主義價值觀,而非注重短期利益得失。有別於其他公司,戰略始終搖擺,潛意識中是賺快錢。而樂信的長期主義,體現在紮根消費賽道,以此進行更大範圍的拓展。
疫情期間,樂信積極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與受疫情影響的用户、商家、合作伙伴共克時艱,減免各項息費、服務費共計3.4億元;向社會捐助1500萬元,響應政府號召發放消費券2500萬元。這就是長期主義具體表現,商家和夥伴客户是公司生存之本,在困難時伸出援手,未來商業生態更加健康。疫情期間增加500個就業崗位,為公司長期發展佈局人才梯隊。
一季度,美股上市公司開始普遍使用“ASC 326”新會計準則。基於穩健經營原則,樂信額外增加疫情特殊專項撥備9億元,致一季度虧損6.78億元。
據樂信CFO介紹,針對疫情所計提的撥備,是企業對疫情可能造成的資產影響所預留的準備,企業判斷有其主觀一面。雖然現在疫情還在發展中,最終結果還不知道,但會計準則要求企業對疫情可能對企業產生的影響做預估,以反映疫情對公司影響。這種預估可能與最後結果出現差異:假如實際損失少於撥備預算,便盈利增加,反之則虧損增加。
股神巴菲特一直教育投資者,不要把眼睛只盯着淨利潤,要全方位看公司數據。所有投資者都看重的核心財務數據中,淨資產收益率不容錯過。樂信上市三年,淨資產平均收益率為28%,68%,43%,該數據要高於主要同行。
一季度,樂信繼續加大對新消費佈局,線上線下分期消費業務均出現大幅增長。旗下分期樂商城擁有商品數達240萬,一季度線上線下消費場景交易額達105億元,同比增長337%。進入二季度以來,增長勢頭更勁。4月,線下交易額比3月增長12.7%,5月較4月增長17.8%,增幅、增速逐月擴大。
旗下會員制消費服務平台樂卡已開拓線上線下數百項品牌權益,涵蓋餐飲生鮮、健身學習、旅遊出行、生活服務、影音遊戲、定製權益6個大類、28個小類。這不僅提升了用户體驗,也為公司探索更多商業機會提供新路徑。樂信“新消費”與“新基建”一道,成為拉動經濟復甦的雙引擎。
多家國際知名基金增持,機構持續加倉
樂信在財報中預計,在2020年二季度將促成的借款金額將將超過380億元,同比增幅超過46%,是行業內給出的最樂觀的二季度預期,完成全年1700億-1800億元目標應無大礙。
樂信表現很“樂觀”,資本市場如何看樂信?彭博跟蹤樂信的11位分析師中,8位給予“買入”評級,3位給予“持有”評級,無“賣出”評級,大摩將樂信12個月目標價為14.82美元。
海外股票市場和A股區別很大,主要投資者是機構;A股則散户交易更為活躍,稍有風吹草動,股價就引起巨大變化。所以機構持倉比例,對公司股價具有指標性意義。
根據wind大數據,投資機構對樂信股票持股比例持續上升。從2018年一季度持股比例大約6.3%,逐步增加,至1季度末,機構持股比例已經超過24%。高盛、摩根士坦利、美銀、瑞信、Vanguard、瑞銀等國際知名基金和投資機構在一季度都增持了樂信股票。
其中高盛持股比例為2.96%,摩根士坦利持股比例達到2.16%。瑞信在一季度逆勢加倉中概股,樂信和阿里巴巴、唯品會一起,上了瑞信的“龍虎榜”。
疫情之下,不少行業按下暫停鍵,投資機會卻不少見。在你眼中只有危機,在別人眼中卻是機會,聰明的投資機構也一樣。
宏觀政策上,銀保監會日前發佈最新文件,明確互聯網助貸平台的重要社會價值。政府不斷釋放出的信號也很明確,鼓勵金融科技降低金融服務成本。此前監管政策收嚴,有利於出清行業“劣幣”,並不是要將行業摧毀。對於規範企業,政策對它們反而是重大機遇。
機會並非從天而降,而是偏好有準備的人。樂信對於行業深刻認知,選好賽道,信奉長期主義,十年磨一劍;金融科技行業大洗牌的這兩年,樂信為何破圈而出,答案不難找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