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臣倍健股價昨日突然閃崩跌停,引發此次股價閃崩的很可能是其端午節前發佈的一則36億定增公告,將繼續對LSG公司投入4億元。而LGS正是在2019年為湯臣倍健帶來了高達15.7億元的商譽及無形資產減值,造成其上市十年以來首次虧損的“元兇”。
6月29日,湯臣倍健股價在開盤後僅5分鐘就突然閃崩跌停,市值蒸發35億元。而引發此次股價閃崩的很可能是其節前發佈一則定增公告,湯臣倍健計劃募集36億元,用於珠海生產基地五期建設項目、珠海生產基地四期擴產升級項目、澳洲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數字化信息系統項目等五個項目,併為集團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備受關注的是澳洲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涉及的正是這家被湯臣倍健以34倍溢價收購的LSG公司,2019年因其相關業績不達標,湯臣倍健計提了高達15.7億元的商譽及無形資產減值,造成了這家保健品行業龍頭上市十年以來的首次虧損。而在計提大額減值後,LSG公司的商譽賬面價值仍高達10.57億元,如果LSG公司業績仍未出現好轉,還將對湯臣倍健的整體業績產生負面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湯臣倍健在收購LSG公司並沒有業績對賭協議,未來LSG公司的經營情況未達預期,湯臣倍健無法獲得補償。然而在疫情衝擊之下,美國最大的保健品公司GNC都撐不住宣佈破產。而湯臣倍健的這份定增公告,意味着其將繼續對LSG公司投入4億元,也正是這個投資週期漫長、投資回收期也長,又拖累業績的海外項目引發了市場的擔憂。
湯臣倍健定增36億引發股價閃崩
端午節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湯臣倍健股價創出近一年來的新高22.32元。然而卻在節後第一個交易日,6月29日開盤後僅5分鐘就突然閃崩跌停,市值蒸發35億元。
引發此次股價閃崩的,很可能是其節前發佈的一則定增公告,湯臣倍健計劃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不超過36.08億元,用於珠海生產基地五期建設項目、珠海生產基地四期擴產升級項目、澳洲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數字化信息系統項目等五個項目,併為集團補充流動資金。
來源:公司公告
其中備受關注的是澳洲項目,根據定增公告披露,澳洲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擬在墨爾本購置土地(含地上建築),用於一二期改造為益生菌及膳食營養補充劑片劑生產廠房項目建設。整個項目總投資額3.9億元,建設週期為48個月,項目內部收益率為20.35%,回收期預計為7.66年。
公告顯示,投資澳洲生產基地的理由是,LSG公司旗下主要品牌“Life-Space”包括約 20 多款益生菌產品,目前生產基地條件較為受限且為租賃方式取得,委託加工模式存在供應鏈週期較長、營運資本要求較高、質量檢測的成本較高等問題。本項目實施後,上市公司將減少產品委外生產比例,提高新品研發效率、降低營運資本成本和生產管理成本。同時能加強中澳兩地協同,擴大公司益生菌產品產能,豐富公司產品種類。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這家澳洲LSG公司在2019年,為湯臣倍健帶來了高達15.7億元的商譽及無形資產減值,造成了這家保健品行業龍頭上市十年以來的首次虧損。而這份定增公告,意味着湯臣倍健將募資近4億繼續加大對澳洲LSG公司的投入。正是這個投資週期漫長、投資回收期也長,又拖累業績的海外項目引發了市場的擔憂。
溢價34倍併購澳洲“網紅”LSG公司
2018年8月,湯臣倍健以35.14億元的對價,現金收購了澳洲益生菌生產龍頭LSG公司的100%股權。當時對LSG公司採用市場法評估值為35.62億元,而其淨資產約僅為1.01億元,也就是説湯臣倍健溢價34.11倍收購了這家以海外代購而聲名大噪的“網紅”益生菌生產企業。
對於34倍的溢價收購,湯臣倍健表示,LSG公司的核心資產是無形資產(商標、客户關係等),以及其他無法在會計上確認為無形資產的核心資源(管理團隊、人力資源)等,這些並未在賬面予以反映。此外,湯臣倍健認為LSG公司具備較好的成長性,其成長性的動力既來自外部也來自內部,主要體現在益生菌市場的迅速增長、良好的品牌知名度等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這筆交易給湯臣倍健的賬面增加了約22.38億元商譽,佔總資產的22.12%,以及約16.12億元無形資產。此外因完成這次現金收購還讓湯臣倍健的負債大幅增加了323.79%,資產負債率由20.07%大增至52.11%。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1993年的LSG,是澳洲知名保健品家族企業,也是澳洲益生菌市場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旗下主打品牌Life-Space,擁有約26種益生菌產品,主要在澳大利亞和中國銷售,在2014年通過跨境電商、代購方式進入中國市場,其中代購業務帶來的收入一度佔據LSG收入的60%。
在湯臣倍健並表前,LSD 公司2016年-2018年的營收分別為3.07億、4.74億、7.19億,對應的淨利分別為0.63億、0.63億、0.84億。不難看出,近三年LSD的營收雖然每年都有大幅增長,但其淨利潤卻僅微弱增長,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局面。而且LSG公司在2018年的負債高達3億,並幾乎都是流動負債,財務狀況乏善可陳。
值得注意的是,湯臣倍健收購LSG公司並沒有業績對賭協議。這也就意味着,收購完成後如果未來LSG公司的經營情況未達預期,出現業績下滑甚至變臉,湯臣倍健不僅無法獲得補償,還會因相關商譽存在減值風險,拖累上市公司的整體盈利水平。
不巧的是,LSG公司剛剛投入湯臣倍健的懷抱,就迎來鉅虧。湯臣倍健在2019年財報中表示,因受《電子商務法》實施影響,2019年LSG公司在澳洲市場的業績未達成預期,對合並LSG形成的商譽進行了減值測試,計提商譽減值準備10.08億元,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5.61億元並轉銷遞延所得税負債約1.69億元。
上市十年首虧,高管密集減持
作為保健品行業龍頭的湯臣倍健,自2010年上市以來,營收增長逾11倍,年均複合增速為37.2%,歸母淨利潤也增長近10倍,年均複合增速為34.8%。然而一向以穩健和高增長著稱的湯臣倍健卻在上市十年時出現首次虧損,其2019年全年實現營收52.62億元,淨虧損3.56億元。
而造成其鉅額虧損的主要原因就是收購LSG公司後,相關業績不達標,為湯臣倍健造成了15.7億元的商譽及無形資產減值。如果剔除合併LSG形成的商譽及無形資產計提減值,湯臣倍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有13億。截至2019年底,LSG在湯臣倍健的合併報表中的商譽賬面價值仍高達10.57億元,如果LSG公司業績仍未出現好轉,還將對湯臣倍健的整體業績產生負面影響。
湯臣倍健董事長梁允超對於這次虧損表示:“湯臣倍健一直以來奉行十分穩健甚至可以説是保守的財務政策,在全球放棄過多個併購的機會。沒料到在第一次下手的海外併購中就出現在短時間內巨大商譽減值,直接帶來公司上市以來的第一次虧損。”
值得注意的是,在湯臣倍健出現首虧的2019年,其高管卻在頻繁減持公司股份。Choice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湯臣倍健副董事長梁水生、董事總經理林志成、董事湯暉、副總經理蔡良平、副總經理陳宏、監事蔣鋼都相繼開始減持股份。據統計,公司7名高管和個人股東累計減持2.46億元。高管們不約而同地頻繁減持,讓人不免懷疑其對上市公司的業績虧損是否早已心知肚明。
在剛剛經歷了商譽暴雷,股價創新高後,湯臣倍健又開啓了大額定增,而募集的資金又將投入到像個黑洞一樣吞噬利潤的澳州LSD公司生產項目,着實令人費解。
畢竟在疫情衝擊之下,美國最大的保健品公司GNC都撐不住剛剛宣佈破產。而湯臣倍健收購的這個澳大利亞LSG公司,不僅存在巨大的商譽減值,而且還需要鉅額的投入,像是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可能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