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綜述)日本經濟學家江原規由:對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充滿關注
中新社東京5月24日電 (記者 呂少威)當地時間24日,日本國際貿易投資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江原規由接受了中新社記者專訪,就中國全國兩會上熱議的“數字經濟”“新基建”等問題發表看法。
江原表示,今後全球經濟治理動向備受關注。當前世界正進入到以5G、AI等技術為主角的“第四次產業革命”中,可以説數字經濟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可以決定全球經濟治理的發展。數字經濟也很可能催生出很多產業和供應鏈。而當前,數字經濟規模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超過三分之一。今年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新基建”這一概念,“新基建”可以説是為數字經濟搭建更廣闊的平台。“中國近年來一直在積極發展數字經濟,對於今後如何在全球進行推進充滿關注。”江原説。
中國全國兩會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經濟社會秩序正在全面恢復背景下召開的。對於中國的疫情防控工作,江原表示,中國通過迄今少見的“自上而下”的方式,採取了徹底的抗疫措施,動員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全球抗疫對策中都可以稱得上一個範本。而中國還向世界多個國家捐贈防疫物資,派遣醫務人員,展現了和世界共渡難關的態度,也得到了諸多國家很高的評價。對今後中國在全球健康治理中發揮的作用充滿很大期待。
在全球對抗新冠肺炎疫情中,“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有抬頭趨勢。江原認為這些都是不可取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積極參與世貿組織改革。推動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推進中日韓等自貿談判。共同落實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我對這些措施的實現充滿期待。”江原告訴記者。
江原還注意到,今年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未提出全年經濟增速目標。江原表示,由於疫情在世界範圍內擴散,全球經濟都受到了嚴重影響。疫情下各國的經濟充滿不確定性,中國也不例外。中國不提增速目標,是負責任的表現。但是,報告中的“六穩”“六保”還是給中國經濟指明瞭方向。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脱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江原長期以來關注中國的“脱貧”問題。江原説,改革開放40餘年來,中國累計實現超過8.5億人脱貧,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這稱為世界減貧史上的“中國奇蹟”也不為過。從中國所獲得的經驗可以看出,中國必能在2030年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
關於“後疫情”時代中日經濟合作,江原坦言,中國擁有完整的產業結構、巨大的市場、豐富的人才資源、具有特色的研發網絡,而日本諸多中小企業則擁有安心的服務、品牌實力和技術,期待進一步強化日中間互補性合作,共同為第四次產業革命下世界經濟的安定和發展作貢獻。當前,日中迎來了第三方市場合作的時代,未來,期待兩國在新基建方面擴展更多的合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