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板塊,力拔頭籌。
7月6日,銀行股意外成為領漲A股第一梯隊。截至收盤,36家A股上市銀行中,漲幅超過9%的銀行股共有29只。
當日開盤,實際領跑的是牛市先行股券商板塊,多家券商股上午即告漲停封盤。然而,下午交易時段,銀行股遍地開花,異軍突起,後來者居上,至收盤超越券商板塊,全日漲幅為9.46%,為漲幅最高板塊。
具體來看,鄭州銀行(002936.SZ)、蘇農商行(603323.SH)、青農商行(002958.SZ)、平安銀行(000001.SZ)等20多隻銀行股漲停。
沉寂多年的銀行板塊為何後來居上,領漲大盤,當中邏輯何在?
7月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限額中安排一定額度,允許地方政府依法依規通過認購可轉換債券等方式,探索合理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新途徑。
“目前發行可轉債的都是中小銀行,還沒有出現過非上市中小銀行發行可轉債成功的案例。從數據看,非上市的部分中小行才是真正需要補充資本的,它們補充資本的渠道較少。”7月3日,華南某城商行資產負債部負責人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國泰君安最新報告指出,本次政策的邏輯在於“通過支持銀行來支持實體”,從實體角度看,由於中小銀行的主要客羣是中小企業,因此,支持中小銀行就是定向對中小企業寬信用。
在專項債規模上,暫時沒有明確説法。財政部最新數據則顯示,今年前5個月,新增專項債已發行2.15萬億元。因此,理論上用於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的專項債資金將從剩餘的1.6萬億元中劃撥。
“監管的思路還是穩妥推進,不是所有銀行都能通過地方債補充資本,銀行要滿足資產質量、信貸結構等方面的條件,也不是一蹴而就,估計週期會比較長。”7月6日,某國有大行戰略部門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補充資本擴大中小企貸款
在加大信貸投放支持中小微企業,以及不良率上升的背景下,中小銀行資本充足率承壓。數據顯示,在各類銀行中,城商行與農商行的資本補充壓力最大。這個羣體也是數量最多的,目前我國中小銀行有4000多家。
以一季度為例,國有大行、股份行與民營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6.14%、13.44%和14.44%,而城商行與農商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僅為12.65%和12.81%,較非系統重要性銀行監管紅線10.5%的安全邊際較小。
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此前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支持地方向部分高風險中小銀行注入資金、可變現資產,或者通過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注資的方式,為中小銀行補充資本。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温彬表示,地方政府專項債用於補充中小銀行資本,不僅拓寬了地方政府專項債的使用範圍,也擴大了中小銀行利用可轉債的方式補充資本的途徑。
“邏輯很簡單,很多小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承壓,接近監管紅線,這限制了它們的信貸投放力度,可能造成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不夠。”上述戰略規劃部門人士説,資本充足率提高可以給中小企提供更多信貸支持。
7月1日,國常會也提到,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特別是保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生存發展,必須加大金融支持,發揮中小銀行不可或缺作用。
中小企業信貸可得性提高,債務週期加速回暖;從銀行角度看,緩解了短期資本金壓力,提升了擴表和消化不良的能力;從政府角度看,該政策在財政收入有限的情況下,維持政府在銀行的大股東地位,保證銀行股權結構健康,規避外來資本扭曲銀行經營的風險。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李奇霖分析稱,一方面,有更多的資本金可以支撐得起更大的信貸規模;另一方面,中小銀行由於負債端存款的剛性成本、資產端利率的下行以及不良貸款對盈利的侵蝕,資本金壓力較大,本身也需要及時補充資本金以緩解存量風險。
一行一策引發機構分化
專項債可以間接補充資本金,困擾中小銀行的頑疾可望得到解決。
此前,業界關於專項債注資中小銀行兩種方式的討論:一種是地方財政部門及其受託人履行其地方國有金融資本的出資人職能,將專項債募集資金通過增資擴股的形式注資給中小銀行;第二種是通過專項債募集資金認購中小銀行發行的資本工具(如可轉債、永續債、二級資本債等)。
“比較常見的方式是地方政府發行專項債購買銀行二級資本債,以間接的方式來給銀行補充資本金;另外,也不排除直接注資中小銀行。”上述城商行人士説道。
從目前來看,監管層採取的是第二種方式。
可轉債屬於混合資本工具,商業銀行發行可轉債的初衷在於通過促使投資者轉股以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期限是1―5年,可以通過轉股、贖回等方式退出。
從補充的資本質量來看,可轉債要高於優先股和二級資本債。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温彬告訴時代週報記者,以前都是上市銀行發行可轉債,當前這個政策某種程度上意味着降低了可轉債的發行門檻,作為符合條件的非上市銀行也可以發行可轉債。
李奇霖表示,“實際上,非上市部分中小銀行才是真正需要補充資本的羣體,且補充資本渠道匱乏。如果後續專項債可用於購買二級資本債、永續債,對中小銀行補充資本幫助更大。”
事實上,或許並非所有的中小銀行都有資格獲得地方債補充資本。
國常會明確提到,壓實地方政府屬地責任、銀行及股東主體責任、金融管理部門監管責任,在全面清產核資、排查風險並依法依規嚴肅問責的前提下,一行一策穩妥推進補充資本金,地方也要充分挖掘其他資源潛力給予支持。
“一行一策説明會根據每個銀行的實際情況進行操作,週期會比較長,這樣是為了防範金融風險。”上述國有大行戰略規劃部門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中泰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戴志鋒認為,用地方政府專項債來注資中小銀行,使地方政府成為股東,地方政府債務顯性化,這樣地方政府對銀行的權責更為清晰。這種模式是與中小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匹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