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這個時候才從陌生感中真正冷靜下來,發現世界經濟力量的天平已經慢慢地向正在復興的中國市場傾斜。比如,他們發現,像超級科技領域重大成果突出、新經濟、移動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這些事已經從一個側面表明世界經濟的力量已經向中國傾斜,這些潮語已經勾勒出了中國經濟未來的一幅新圖景。多家外媒也指出,近年,越來越多的國家都在向中國經濟學習,例如,埃塞俄比亞、越南、蒙古國、印度、柬埔寨等國都在追尋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腳步。
然而截至目前,一些國家的相關領域或只是學到了皮毛,要想真正學習到中國經濟的精髓,並實現本國的繁榮,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其中,印度經濟就非常明顯。以印度製造為例,我們知道,儘管印度近年在向中國經濟學習,試圖通過大舉發展製造業而實現經濟提速。但是目前,印度人印度製造的商品卻絲毫提不起興趣,反而是高度依賴中國製造。
事情的一個最新進展是,據印度媒體日前報道。中國一款手機最近在印度上市幾分鐘內就被搶購一空。而這一新進展,僅僅是印度人離不開中國製造商品的一個縮影。BWC中文網曾提及,中國企業的機械工程、太陽能、自動化設備、日用品、玩具等,都佔據相當多的市場份額。例如,《印度教徒報》曾揭示在印度教的重大節日(“點燈節”)期間,市場上銷售的諸如燈具、薰香、煙花、神像等相關產品,也幾乎都是產自中國。
在印度,中國製造已經成為先進生產力和高品質的符號。《印度斯坦時報》數週前援引印度一家在線調查機構的報告顯示,接受調查的8973名印度消費者中,有83%的印度消費者表示,中國產品的價格和質量的雙重優勢,無可替代。他們稱,我們離不開中國製造,我們已經無法忍受沒有中國貨的日子。
那麼,為什麼印度製造始終無法與中國製造相媲美呢?外媒Quora也提出了這一疑問,同時,引發了包括印度網友在內的全球讀者的討論。名為Eddie Kwong的讀者稱,因為所有的零件都是中國製造的。他們已經學會了如何廉價高效地製造這些零部件,他們花了40年的時間來建設製造這些部件的基礎設施。他們還制訂了交通、發電、經濟特區、重要原材料進口和成品出口等優惠法律法規。
該讀者同時表示,我供職的公司在印度和中國都設有工廠。中國工廠可以在3周內將產品生產出來並送到碼頭。而印度工廠需要11周的時間。印度必須從中國進口零部件,因為印度供應商經常誤了交期,或者根本無法生產出同樣質量的零部件。有時還交錯貨。印度工程師犯的錯誤導致商品被退回。印度的固件開發人員每修復一個bug,都會產生另外5個bug。從班加羅爾到欽奈需要3-5個小時,因為交通基礎設施實在太差了。
印度的基礎設施非常薄弱
與此同時,印度還有另一個障礙,就是傳統的欺詐行為太多了,大多印度商人都想坐享其成,而不願意去在研發領域付出。就連最大的貿易商,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也不想進入如製造業這樣高資本、高風險的企業,寧願從中國進口。該網友同時稱,像Micro Max這樣的偽印度智能手機品牌只是把中國商品改了個名而已。分析認為,這幾乎一語道破了印度製造多年以來只是停留在口號層面,而無大起色的深層原因。
英國《金融時報》亞洲版主編皮林認為,印度製造追趕中國或許是不現實的,印度在製造業方面沒有良好的聲譽。就連印度人自己也看不起本國產品,印度製造所謂的“拼湊式創新”是物資稀缺的產物—印度人把零件用膠帶、顏料和祈禱拼湊在一起,印度製造名字取得響亮,但卻像是“海市蜃樓”。”
印度的鐵路系統一直飽受詬病
我們再以印度的大型製造業為例,比如“印度高鐵”儘管這一口號已喊了多年,但到目前為止,印度並沒有真正實現高鐵技術的突破。自去年2月印度國產最快列車“致敬印度”首次運行後,就事故頻發。實際上,“致敬印度”號並不能夠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高鐵,因為它的最高試驗時速是180公里,而實際最高運營時速160公里,因此被稱為“半高鐵”。
甚至現在有網友已經稱印度高鐵為四分之一高鐵了,據媒體6月21日報道,中國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已經成功試跑,按照計劃,高速磁浮工程樣機系統預計在年底下線。
曾有印度人調侃,印度需要先解決了火車的安全問題,再考慮更高層面的高鐵吧。比如,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印度奧利薩邦一列特快火車在數週前的一次運行中,進站後突然失去動力,在沒有使用防滑剎車系統的狀態下倒退約10公里。車上近千名乘客飽受驚嚇,所幸沒有人受傷。印度鐵路公司坦承,是人為疏失導致火車失控倒退約10公里。
許多分析師認為,印度大舉發展製造業的出發點原本是很理想化的,但現實的情況是過於急功近利。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印度充斥着大量的非正規經濟,因此,要想發展大規模、高精尖的製造業難度係數也非常大。在印度,“非正規”經濟佔據印度經濟活動的近一半,主要包括日工、單人商店和路邊理髮店。他們經營現金業務,不納税。儘管印度聯邦近年的一個關鍵目標是擴大更現代化的經濟,縮小非正式的經濟,但現在進展卻停滯不前。這不但使印度製造的水平和能力無法向前邁進,還嚴重拖累了印度經濟增速,以及參與更多國際化的競爭。
美國媒體CNBC稍早前援引貝恩公司副總裁Gerry Mattios表示,全球製造業工廠設施將變得更加分散。東南亞和南亞等地並不會成為世界工廠。也就是説,處於南亞的印度並沒有發展製造業完整的產業鏈,因此無法最終成為世界工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