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促使美國人改變了高消費習慣,開始存錢。美國經濟分析局數據顯示,4月份美國個人儲蓄率創下33%的歷史新高,是自該部門於1960年代開始追蹤數據以來的最高水平。
Bankrate.com首席財務分析師Greg McBride表示,由於美國人受疫情影響基本居家隔離,因此儲蓄率的這一歷史性飆升是“一次性的”。
McBride説:“在政府向美國大多數家庭提供鉅額刺激金、以及經濟停擺大幅削減可自由支配支出的這一個月中,收入的增長和支出的暴跌導致儲蓄率過高。”
MassMutual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將近一半的美國人表示,他們在新冠病毒危機期間通過減少活動、衣物和汽油的花費來節省更多的錢。
根據經濟分析局週五的一份報告,對新冠疫情的擔憂已經超越美國民眾的消費習慣,人們選擇更多地存錢。
個人儲蓄率——也就是可支配收入中存錢的比率,在四月達33%,是自1960年代該數據統計以來的最高比例,也超出了金融危機時期的消費者儲蓄率。三月這一比例是12.7%。
此前個人儲蓄率最高是在1975年一度達到17.3%。整個70年代儲蓄率都維持在17%以上。
分析機構Oxford Economics的美國首席經濟學家Gregory Daco表示,因為巨大的不確定性、對病毒的恐懼,人們出去向以前一樣消費的慾望減少了。不過,可消費的場所也減少了。“居家令”讓人們沒有多少機會出去購物、娛樂。
現在尚不清楚儲蓄率的提高是暫時現象還是消費者的習慣將出現結構性的改變。對於消費佔GDP三分之二的經濟體,如果經濟重開後儲蓄率仍居高不下,勢必對經濟復甦產生影響。
不過分析也認為,在危機或衰退期間,個人進行保守的消費和儲蓄是理性行為,手握現金可以帶來安全感。不過要警惕陷入惡性循環——人們儲蓄越高、消費越少,經濟就越不景氣,從而導致人們收入更少、消費進一步減少。
美國銀行CEO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和12周之前相比,人們活期存款賬户多了30%到40%的錢,這意味着紓困款還在人們賬户裏,大家最終肯定會花掉它。
不過,在疫情前,民眾的儲蓄率就已經有小幅上漲的趨勢,主要是“嬰兒潮”一代臨近退休、正在更加謹慎的消費並且重組自己的貸款結構。
END
風險提示:
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過往成績表現不代表未來業績,投資可能帶來本金損失;好望角的全球投資服務,只適用於已經有海外金融資產的合格投資者。根據國家外匯管理機關要求,境內個人辦理購匯業務時,不得用於境外購房、證券投資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請投資人應當遵守國家外匯管理規定,依法合規做好投資資金安排;本文不代表好望角官方觀點,僅供參考,不能作為投資決策的唯一參考因素。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對內容的準確與完整不做承諾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