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市公司一季報無法雜亂公佈。遭到疫情反應,相等於一小部分上市公司由於主業在一季度被按下“暫停鍵”,出現業績下滑是情有可原的,可是我們也發現了另外這種跡象,如果説一點公司炒股票血本無歸帶來了業績損失。
另外舉幾個例子:華茂股份,一季度估計虧.5.3億.5.8億美元,主要源於公司股權投資股票非銀金融資產,致使公司投資性房地產變動回報率減少幾.5.38億美元;接洽互動估計一季度虧.5.5億.5.3億美元,至少公司擁有的新股煉獄蝰蛇,報告期內投資性房地產損益為負的7000萬元;而曾被稱做為“股神”的御銀股份,2.59年炒股票大賺近9000萬,而且全年業績實現扭虧,只是今年一季度估計虧空4000萬元至5000萬元,至少,估計非經常性損益對營業收入的反應金額為負4600萬元至負5500萬元,主要也是公司證券股權投資虧空而致。根據相關媒體對上市公司一季度年報披露時間的不完全性統計分析,業績變動原因與交易性金融資產相關的上市公司總共47家,至少有28家首虧。
蠅營狗苟“成也股票,敗也股票”。上市公司該不該炒股票呢?上市公司如有辯稱,如果賺錢快,又有買什麼基金好,為啥不炒?碰見大牛市,搭個滴滴打車,給控股股東賺錢快嘛,多多益善。但保守派説,都知道熊市是“三年不新店開張,新店開張吃三年”的買賣,風險大,延續性不高。上市公司要耐得住寂寞,認真發展主業,用好的技術性和產品不斷的佔領市場。
自討沒趣,上市公司發行股票就是説融資行事,做要事,做好事,做有價值、有成長性的實業上的事。如果炒股,股權投資者還不如投基金公司、證券公司,何須股權投資給自家。交易所明令禁止上市公司炒股不能採用募集資金和併購貸款,如果上市公司這樣幹就更是違反規定,會遭到嚴厲處罰。退一步説,上市公司真有充裕的現金用不了,為什麼不回購協議自家股票? (來源:央視財經)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著作權法歸元作者所有,向原創網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