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佩奧(美聯社)
【海外網4月25日|戰疫全時區】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等政客聲稱要中國等國關閉“野生動物濕貨市場”,西方媒體近期也將“濕貨市場”(wet market)塑造成新冠病毒的代名詞,甚至以此製造刻板印象抹黑中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媒體刊文介紹中國的農貿市場,批判對中國的不實指責,直指真實情況“並不像某些人想的那樣”。
路透社報道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22日呼籲中國等國家永久關閉“野生動物濕貨市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3日也稱,美國頂級傳染病學家福奇(Anthony Fauci)3日説,所有“濕貨市場”都應該“立即關閉”,他不明白為什麼它們仍然開放。“在西方,‘濕貨市場’一詞幾乎已經成為新冠病毒的代名詞。”不過,CNN文章指出,中國的市場“並不像某些人所認為的那樣”。
文章介紹,“濕貨市場”並不是裝滿準備宰殺的外來動物的“病毒培養皿”。對於中國乃至整個亞洲的大部分人來説,這種農貿市場只是可以用實惠價格購買新鮮農產品的地方,例如雞肉、豬肉、魚肉和蔬菜。
“不少人對‘濕貨市場’的真正含義感到困惑,把‘濕貨市場’與野生動植物市場混為一談,這可能會導致問題,澄清事實是很重要的”,環境監控網站Mongabay援引專家的話説。
CNN也表示,“濕貨市場”是提供各種新鮮農產品的地方,這與提供家居用產品和穀物產品的“乾貨市場”相反。其中一些市場(但不是全部)也出售活禽。由於供應商清潔魚類和蔬菜後,地板經常被弄濕,因而被稱為“濕的”市場。
文章指出,這種市場不僅在中國大陸,在整個亞洲都是常見的現象。包括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等。在中國香港,幾乎每個區都有這類市場,許多市民每天在市場中購買肉類和蔬菜,而市場中並沒有銷售外來或野生動物。報道強調,中國已經禁止非法野生動物的交易和食用,還表明將進一步加強對相關市場的管理。
農貿市場(資料圖)
CNN認為,目前來看,要讓所有人都不去農貿市場並不是一個可行方案。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研究員段畢格斯(Duan Biggs)稱,“在疫情當前,全世界都在呼籲關閉所有‘濕貨市場’,這可以理解”,但全面禁令不太可能是一種可持續解決方案。相反,新的政策和法規需要將科學證據納入考慮範圍,並考慮對野生動植物的不同文化觀念和價值觀。”
“對於中國乃至全球的許多低收入社區來説,這類市場起着重要作用,有些人還無法網購相關產品”,悉尼大學環境與人道主義工程師彼得·馬圖斯(Petr Matous)表示,“廢除濕貨市場可能給人以解決目前局勢根源的幻覺,但真正的問題要深得多。”
就這個話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3日表示,中國根本不存在所謂“野生動物濕貨市場”,事實上,在中國沒有“濕貨市場”這個概念,人們常説的是農貿市場和活禽海鮮市場。中國已經立法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的獵捕、交易、運輸和食用,在中國農貿市場和活禽海鮮市場銷售野生動物是違法的,一旦發現將被取締並受到法律懲處。他強調,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進一步加強對農貿市場和活禽海鮮市場的管理,實施一系列嚴格的檢疫檢測。(海外網 楊佳)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