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知名上市藥企密集調整組織架構!背後的這一信號值得關注

2020年開年以來,多家知名上市藥企在密集調整組織架構。

近日,華森製藥便發佈上市公司公告,宣告進行新的組織架構調整。公告顯示,為適應公司業務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升公司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決定新組建一個創新藥事業部,主要負責公司創新藥板塊的統籌管理工作。

而在5月23日對投資者提問的回答中,華森製藥再次明確表示,公司在創新藥板塊相關已有起步工作,如引入首席科學官、設立創新藥事業部、建設創新藥實驗室、打造創新藥人才團隊等,已部分完成或正在推進中。而在此之前,華森製藥更多時候是以主打化學藥、中成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形象被外界所知,其2019年全年醫藥工業板塊的營業收入剛剛超過7億。

向創新藥方向的邁進顯然不只是華森製藥一家的做法。E藥經理人通過對A股醫藥類上市公司發佈的公告進行整理統計發現,2020年以來,已經有包括華森製藥、億帆醫藥、廣生堂、健康元等在內的多家藥企發佈了關於組織架構調整的信息。有的明確要建立一個全新的創新藥事業部,有的則在具體部門上做了更為細化的調整。

此外,E藥經理人注意到,一批上市藥企密集通過增設部門、裁撤隊伍等方式進行組織架構調整的同時,一批藥企高管人員的變動也開始陸續出現。而這些信號的釋放無疑跟整個醫藥行業的發展密切相關。無論是大型的綜合性製藥企業,還是新興的各類醫藥公司,每一家都在順勢而動,積極佈局,向創新藥企轉型已經是箭在弦上。

大的仿製藥企、綜合性藥企向創新型企業轉變,實現技術創新、產品升級是首要目的。而從企業組織架構調整入手,無疑是對創新底層力量的加註。

如華森製藥4月27日公告顯示,為適應公司業務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升公司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決定新組建一個創新藥事業部,主要負責公司創新藥板塊的統籌管理工作,從藥物發現、臨牀前研究、IND申報、臨牀試驗、到註冊申報,包括創新藥研發管線佈局,知識產權管理、BD等全生命週期的管理工作。

就在該公告發布的一個月前,華森製藥宣佈聘任美國紐約愛因斯坦醫學院博士後Yuxun Wang擔任公司副總經理、首席科學官。公開資料顯示,Yuxun Wang擁有超過20年的腫瘤學研究經驗,包括15年的癌症藥物研發經驗,曾先後在默沙東、藥明康德擔任高級研發生物學家、腫瘤部高級主任。

華森製藥表示,2020年一季度引入首席科學官是一個創新藥能力建設很好的切入點。2020年將逐步完成創新藥實驗室建設,打造創新藥研發團隊,瞄準腫瘤、免疫方向,從小分子抗腫瘤出發,為創新藥板塊的發展按下加速鍵。

華森製藥的產品構成主要以化學仿製藥、中藥為主。財報數據顯示,華森製藥已連續保持五年營收、利潤的雙增長,其中2019年營收增速為近五年來最快。近幾年,華森製藥將研發作為公司持續健康發展的驅動力,2019年研發投入同比大幅增長33.41%。在新產品佈局方面,華森製藥堅持“創仿結合、中西並重”的穩健發展道路。一方面提高現有仿製藥團隊研發效率,做到仿製藥研發上市速度快、製造成本低、技術壁壘高。另一方面加大創新藥投入,爭取3至5年內在創新藥方面有所突破。而此次新設立的創新藥事業部無疑會增強其自身創新能力建設。

除華森製藥以外,還有數家上市藥企也正在進行組織架構調整。

億帆醫藥在2019年年報中表示,成立全新的億帆化藥(小分子)事業部,開始佈局先仿後創的小分子“研產銷”一體化。這一點在億帆醫藥公佈的最新組織架構圖中也有所體現。值得注意的是,億帆化藥(小分子)事業部正是億帆研究院、西藏恩海、進口產品銷售事業部及國內外的小分子相關業務整合而來。億帆醫藥同時表示,將整合公司現有血液腫瘤、進口產品的營銷與市場推廣團隊,形成更加專業、合規的市場推廣團隊。

在健康元公佈的最新組織架構圖中,E藥經理人注意到,健康元“生產管理中心”新增技術轉移部。“藥品科研管理中心”的下設子部門得到細化,包括“科研管理部”“知識產權部”“藥品註冊部”“化學藥研究所”“上海方予”及“廣州健康元”。事實上,無論是知識產權部、還是技術轉移部,都是藥品研發、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健康元將這幾個關鍵子部門單列出來,也顯示出了對其重視程度的提高。

廣生堂也幾乎在同一時間發佈了關於組織架構調整的公告。E藥經理人查詢發現,廣生堂上一次宣佈調整組織架構的時間是在2017年9月。廣生堂最新的組織架構圖顯示,研發中心新設了臨牀室和專信室。廣生堂還宣佈聘任John Wei-Zhong Mao(毛偉忠)博士為公司首席科學家兼首席開發官,全面負責公司全球創新藥的臨牀開發與商業化運營。

廣生堂做出上述舉動其實並不意外。廣生堂一直以來專注於肝病治療藥物領域,產品線過於單一。2019年財報數據顯示,抗乙肝病毒藥物營收同比下降22.04%。雖然廣生堂旗下幾個重點產品積極參與國家集採併成功中標,但廣生堂仍面臨不小的挑戰。

2019年9月,帶量採購全國擴圍時,廣生堂的恩替卡韋(恩甘定)成功中標。另一款乙肝藥物阿德福韋酯片(阿甘定)也在2020年1月第二批國家藥品集中採購中標。2020年3月20日,上海公佈了“4 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品種續簽結果,共有22個品種續簽原中選企業,3個品種替換中選企業,恩替卡韋便是其中之一,中選企業由正大天晴變更為廣生堂,價格由17.36元/盒降至7.69元/盒,降幅為56%。廣生堂此次成功“補位”,彌補錯失“4 7”帶量採購的遺憾。

雖然進入國家集採將有利於擴大恩替卡韋、阿德福韋酯片市場覆蓋,但是能否實現以價換量的收支平衡還有待觀察。廣生堂在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中提到,恩替卡韋銷售數量預計同比增長480%,廣生堂的淨利仍有超六成的下降。

而從2015年上市第二年起,廣生堂的業績便開始一路走低。財報數據顯示,2016-2018年,廣生堂分別實現淨利6641.3萬元、3356.53萬元、1648.44萬元,分別同比下降35.83%、49.46%、50.89%。從2016年至2019年,廣生堂的淨利縮水達6倍。

廣生堂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近年來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核心產品價格下降以及持續的研發投入。“醫藥行業受醫保控費、集中採購等政策影響,藥品價格有所下降,公司淨利潤也隨之出現一定下滑。”

而廣生堂為更好實現向創新藥企業轉型的發展戰略,也在積極佈局新藥研發。據瞭解,廣生堂目前在研藥品包括新型肝癌靶向藥物GST-HG161、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及肝纖維化可逆轉全球創新藥GST-HG151以及GST-HG131和GST-HG141的抗病毒和免疫調節治療聯合用藥的一類創新藥。為緩解新品研發投入期間的業績狀況,廣生堂也正通過剝離與未來發展戰略不相符的資產、推動仿製藥新品上市以及擴充產品線等方式提振業績。

近幾年受益於中國藥審改革的持續推進,港交所和科創板相繼對未盈利生物藥企打開大門,國內的創新環境迎來了大的改善。2019年伴隨着多輪帶量採購的推進,國家醫保目錄動態調整等新政,以往靠低含金量的仿製藥、輔助用藥爭奪市場規模,以藥品回扣換取市場份額的策略受到嚴重擠壓,醫藥行業格局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創新藥研發成為行業發展主旋律。

儘管2020年開年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這隻黑天鵝的影響,醫藥行業營業收入、淨利潤都大幅下降,但主要的行業政策目標並未因此被淹沒。2月6日,國家醫保局在官方網站中發佈《2020年醫療保障工作要點》,其中第五條明確指出:做好第二批藥品集中採購帶量採購工作,4月份讓老百姓用上降價後的藥品。建立常態化的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機制。據E藥經理人統計,目前已經有北京、山東、海南等26個省及自治區發文落實。可以預見,2020年全國各地開花的帶量採購一定會成為定局,降價成為必然趨勢,而隨着更多醫藥政策的落地實施,如何在變局中“謀生”已成為越來越多企業關注的重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90 字。

轉載請註明: 多家知名上市藥企密集調整組織架構!背後的這一信號值得關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