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當代年輕人消費觀”登上熱搜 是你本人嗎?_【快資訊】

由 費玉榮 發佈於 財經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薇

“500元東西可以結賬,要付10元運費告辭”“超市購物一大堆可以,買2毛錢購物袋不行”……近日,“當代年輕人的神奇消費觀”登上了微博熱搜,閲讀量近200萬次,網友們看完後紛紛高呼,確實是我本人沒錯了。

對此,記者也採訪了我市多位年輕人,他們不少人表示,常不知不覺地被這種消費觀支配着。

場景一:網上購物時

100元外賣可以,配送費5元不行

26歲的蘇姚在光電園一家電子商務公司上班,單身的她靠外賣度日,但她點外賣一定有個習慣,必須要湊夠滿減,不然就會覺得吃虧了,當然,點多了的食物她也不會浪費,會大方地分享給同事們共享,蘇姚還説:“點100元的外賣可以,配送費要付5元?那算了,換一家重新點。”

蘇姚的同事馮小姐25歲,她説自己也是這樣,網上購物500元包郵可以買,可如果400元+10元郵費就不行。

場景二:外出購物時

買幾百元商品可以,購物袋2毛不行

28歲的羅婕家住江北區鷗鵬K城小區,她説,不知道自己從哪年開始,只要逛超市就要背一個大布兜子,超市購買幾百元的商品覺得很划算,但如果要付2毛錢的購物袋就會覺得捨不得。

羅婕還自曝,並非會節約購物袋就代表自己很節約,自己有時候在超市裏會做出“買正品為了贈品”的舉動,比如選更昂貴的牙膏是為它送的卡通牙刷,買飲料為了它送的化妝袋等。

31歲的蔣明豔是一名化妝品銷售,她説,逛街時看到自己穿的T恤80元一件覺得太貴了,但看到童裝打折下來188元就毫不猶豫地買了,還覺得非常的划算。

場景三:在外消費時

100元/時唱歌划算 4元/時停車費不行

在解放碑時代豪苑上班的孫先生29歲,他説,自己請朋友唱歌100元/小時會覺得很盡興很值得,但交停車費4元/小時,會覺得“貴得咬人”,而如果不開車,打車回家花30元錢又會覺得價格合理,孫先生説:“我有時候都搞不懂自己,但問了一下,身邊的這些年輕人都這樣。

28歲的胡女士説,自己和男朋友去吃火鍋,吃完如果有剩菜一定會打包回家,但結賬的時候,看到火鍋花費200元都覺得合適,可看到打包盒2元一個就會覺得商家太坑,內心變得很不適。

網友熱評:

@甄:已經好久沒有花錢買過超市購物袋了,每次都會帶着大的帆布包。

@兔兒不吃胡蘿北:兩千元護膚品説買就買,早上坐公交還是會因為APP便宜兩三毛錢覺得划算。

@青衫戲子:説得正是在下,1000元鞋子可以買,但視頻會員一定要到處借。

@溜溜溜:這可能是現在年輕人精打細算的方式吧,和老一輩完全不一樣。

點評:其消費指數與樂意程度掛鈎

重慶市社會心理學會常務理事譚剛強認為,從這些年輕人的消費行為來看,該省的省,該花的花,成為了這代年輕人的新消費觀。他們面對感興趣的事物就不太在乎價格,而不太感興趣的就斤斤計較,總之,消費指數與樂意程度掛鈎。

雖然説這種消費觀乍一看似乎不存在太大的問題,但仔細推敲會發現,它很容易因為太過隨性,導致你為了感興趣的事物而消費失控,讓生活陷入困境之中。

因此,可以總結一下自己前段時間的消費情況,看是否存在消費失控的情況;隨後,可將消費失控的幾個場景記下來,再度面對的時候提醒自己適當剋制;最終,還是建議大家養成記賬的習慣,有助於培養更理性的消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