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資產牛市的大趨勢已經形成,年內震盪上行仍然是大方向。”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對A股的未來依然充滿信心。張憶東的《“核心資產牛市”進入“新”階段》演講吸引了包括中薇金融、崑崙保險等大量中外金融機構,以及一線操盤手的關注。作為北上資金中的一員,中薇金融首席經濟學家、投委會主席程博明更是向張憶東拋出一個尖鋭的問題:背離基本面的行情還能持續多久?未來的機會到底在哪裏?
核心資產牛市已經形成
7月以來,兩市成交額迅速放大,指數持續走高,各路資金跑步入場,A股市場重歸牛市。在全球疫情蔓延、經濟低位徘徊、大國博弈加劇的大背景下,股市與經濟基本面產生了背離,走出了去槓桿化的獨立行情。
張憶東指出,這種背離正是印證了“核心資產牛市的大趨勢和小波段”已經形成,背後深層邏輯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動能轉換及資產配置風格的再平衡。
對於短期內趨勢,張憶東預計上漲會加速,三季度或有超過10%幅度調整,年內震盪上行仍然是大方向。
當前經濟不應過度悲觀
在經濟基本面方面,從中長期維度來看,雖然國內經濟受到疫情影響,一季度需求斷崖式下降,但庫存週期仍在二季度得到修復,5月份出口僅下滑3.3%,下半年預計將步入主動補庫存的“弱復甦”階段,有望持續二十多個月的擴張期;對於美國經濟前景也不應過度悲觀,在財政強刺激背景下,預計會在2021年啓動大規模基建,帶來較大規模外需。
“自主可控”的新型“朱格拉週期”已經得到確認,硬核科技成為核心資產
這輪週期啓動的同時,在內外部環境或主動或被動的驅使下,“自主可控”的以科技為特徵的新型“朱格拉週期”已經得到確認,未來驅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動能將發生轉變,要素貢獻模式的“世界工廠”有望轉向為核心技術驅動下的“科創前沿”增長模式。
以科技為特徵的新型“朱格拉週期”區別於以往建立在債務擴張、房地產刺激、基建刺激下的傳統週期,投資者應區別於傳統價值投資,更多的對標美國九十年代的以“信息高速公路”為標籤的科技型“朱格拉週期”來進行成長性投資。
監管引導市場“長牛”
在資本市場規則變化方面,監管層將推動機制服務科技創新,引導市場“長牛”。正如90年代國企脱貧、00年代股權分制改革,目前資本市場改革的時代定位是服務於實體經濟,通過改革推動科技轉型。在這方面,A股主要體現在科創板和註冊制改革,港股體現在中概股迴歸、生物科技等創新型企業市值比例的擴大。
A股:過去一年時間裏,科創板佔全部A股IPO金額41%,高於主板佔比的40%,信息技術佔A股IPO金額的35%,醫療保健佔10%,消費佔比為6%,可見政策對擁有“硬核科技”企業的大力支持,而科創板的造富效應也十分明顯,截至7月10日,科創板公司上市首日平均漲跌幅為159.3%,上市以來漲跌幅平均值為239.1%。另一方面,註冊制改革可以讓更多的實體企業享受融資紅利的同時,也能夠通過擴容來平抑波段性狂熱氣氛,讓市場真正服務於科技創新。
港股:隨着《問責法案》的推出,開啓了中概股迴歸浪潮,港交所順應這種趨勢變化,從善如流,鼓勵科技創新型公司來港上市,允許尚未盈利或沒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來港上市,這改變了港股的市值結構,科技、生物、電信股市值佔比已超過了金融、地產等傳統行業。
張憶東指出,不應將A股和港股對立看待,可以視港股為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個板塊,港股具有它的特色,比如在金融、地產方面的性價比更高,宜進行價值投資,同時,中概股的迴歸讓新興行業在港股市場充滿活力。
通過A股及港股的改革,監管部門更樂於引導“有韌性、可持續”的“長牛”,通過維護“法治環境”、對於違規配資和違法入市採取零容忍態度,避免市場過度亢奮,提倡股市理性繁榮,確保資金流向實體經濟,打造真正結構性“長牛”。
無風險收益下降,股票資產優於債權
張憶東指出,當前境內外同步寬鬆,融資成本下降疊加資產配置再平衡,就當前市場而言,中資美元債比較雞肋,優質且有分紅能力的股票可被視為高等級可轉債,風險及收益率方面都有優勢,持有起來比較舒服。
中長期看好新型“朱格拉週期”行業
張憶東指出,這輪牛市啓動也具有偶然性,隨着銀行理財子公司、基金子公司二季度起紛紛配置優質金融股,帶熱了局部行情,引發“散户覺醒”,推動了市場整體繁榮。從中長期而言,他看好硬核科技下的結構性牛市,建議對優質標的進行篩選,做多以電子、通信、新能源汽車等為代表的新型“朱格拉週期”行業,同時也不排斥在傳統行業中尋找中美庫存週期疊加效應中的紅利企業,特別關注週期與科技相疊加的精密製造、軍工、新材料、化工等行業,找到其中盈利與估值相匹配的性價比高的標的做中長期投資。
結構性背離將常態化
針對有關經濟與股市的脱節,張憶東解釋,關鍵看人們關注到的是什麼,如果只關注鐵鏽地帶的殘陽,那麼映射出來的必然是熊市,而美股恰恰由一批亞馬遜、特斯拉等科技股支撐,才能夠維持牛市,所以説這種結構性的背離應該會是常態化存在的。然而,單單就狹義GDP層面上的基本面而言,目前的背離預計明年就會有所收斂,總量經濟的改善處於低位態勢,復甦持續性不強,成為新的時代困局。張憶東指出,正所謂“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投資者應關注新型“朱格拉週期”,並從中把握機會。
北上資金繼續加大權益類資產配置
全球疫情蔓延,經濟陷入停滯甚至衰退,各大金融機構都面臨資產配置的問題,尤其是北上資金背後的金融機構,他們成了A股行情的風向標。在全球金融機構雲集的香港,執牌的券商有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貸、中銀國際、中微金融等在內的中外機構502家,現在A股持續震盪,他們的投資決策有何新的變化。
在疫情持續蔓延最嚴重時,擁有香港券商全牌照的上市公司中微金融,作為北上資金的一員,邀請中金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先生就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做出了分析。針對宏觀經濟的變化及市場風格的轉換,當前逆全球化趨勢伴隨着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加速,中微金融團隊從年初就開始戰略佈局大陸、香港、日本三地聯動業務,改變了過往以固定收益投資、債權類資產為核心的收益模式,優化大類資產配置,增加權益類投資比例,打造全產品投資產業鏈,大大降低了資產集中度風險。在中國疫情最嚴重的2月,中薇金融對中國疫情的防控能力,以及對經濟重啓持樂觀預期,開始重倉A股核心資產,提升了投資組合價值。
現在北上資金看上去在A股是風起雲湧,可他們在香港的競爭異常激烈,以中微金融為例,作為新組建的團隊,在充滿着諸多不確定的宏觀大環境之下,尤其是現在A股H股的聯動越來越強,只有持續地為客户創造價值,打造一個能提供跨境綜合金融服務的平台,才能形成具有影響力的投資銀行品牌。當國內機構猶豫不決,北上資金在悲觀時播種希望;當整個市場喧囂浮躁,北上資金在深入研究冷靜決策。現在無論是從賬面的盈利,還是彭文生、張憶東等著名經濟學家對市場的看法,都印證了中薇金融為首的北上資金前期的判斷和佈局。
當A股在快速衝高後,進入震盪行情,中薇金融首席經濟學家、投委會主席程博明關注當下背離基本面的行情是否牛短熊長?低槓桿下的股市能否行穩致遠?在宏觀大背景下怎麼才能抓住新型“朱格拉週期”的行業機會?目前中國疫情防控已經成為全球的樣本,經濟也正在快速地恢復,在張憶東看來結構性牛市的趨勢已經形成,核心資產依然是北上資金關注的重點,中薇金融他們將持續加大對科技、消費等新型週期產業的研究,甄選其中優質、高性價比標的進行中長期投資,為客户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