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歐班列,在創新中提速

由 童豔紅 發佈於 財經

向東,聯結廣袤內地;向西,通往中亞歐洲。站在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觀景平台舉目遠眺,整裝待發的中歐班列與建設中的鐵路口岸國際快件中心等項目一覽無餘。

使者相望於道,商旅不絕於途。當一列列滿載貨物的列車在此集結奔向遠方,新絲路上密集響起“駝鈴”聲。

優化流程 開行逆勢增長

7月14日12時,一列搭載機械設備、電子產品等貨物的國際貨運班列從霍爾果斯鐵路口岸順利出境,駛往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這是今年以來經該口岸出入境的第2000列中歐(中亞)班列。

“海關和當地政府提供了很多便利化措施,我們很快便辦理完通關手續。”霍爾果斯振達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慶輝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公司出口貨物約40萬噸。”

“我們堅持24小時通關作業,並設置中歐班列專用窗口,從簡從速辦理各類通關手續。”霍爾果斯海關監管三科科長龍騰説,海關新艙單系統和鐵路數字口岸系統實現了對接,放行由人工審核變為系統審核,工作效率提升60%以上。中歐班列平均在站停留時間由原來的12小時縮短到6至8小時。

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綜合服務大廳中,“中歐班列通關”專用窗口實現24小時預約通關,快速通關的提效降費,集拼集運業務的常態化,暢通了貿易通道。

“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開行的中歐(中亞)班列從5月份開始迅速恢復,6月達到106列,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新疆國際陸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周凱説,“上半年,集結中心開行中歐(中亞)班列410列,環比增長8.2%,運行保持良好勢頭。”

截至7月,集結中心進出口過貨達到1000.9萬噸,同比增長30.2%,較去年提前44天實現進出口過貨千萬噸的目標。

智能場站 高效集拼集運

成都到蒂爾堡、武漢到杜伊斯堡、鄭州到漢堡;羅茲到成都、漢堡到鄭州、杜伊斯堡到鄭州……烏魯木齊國際陸港智能場站平台大屏上,各趟去回程中歐班列的實時運行情況動態閃爍着,車號、倉號、貨品編號、空餘艙位等信息一目瞭然。

將數字技術與作業班列深度融合,智能場站平台無形之中推動着物流通道的暢通,打通了海內外的鐵路、口岸、海關等多個信息孤島,構建從源頭到終點的全程信息鏈條。

注入了數字化基因的中歐班列,訂艙、載貨及貨物集拼集運實施起來更為便捷。貨運客户通過平台查詢作業班列的相關信息,便能依據列車的載貨情況,在線上完成集拼集運的“填空題”。

“以前的電子國際聯運單都是手寫,到一個國家就要翻譯成當地的文字,既耽誤時間,又容易出錯,還不具備金融屬性。”周凱説,“在陸港智能場站平台上,倉單在境外換單時系統後台可自動進行多語種翻譯,提高了通關效率的同時,還首次使陸運鐵路倉單具備了金融屬性,可以成為抵押憑證,用來向銀行貸款。”

周凱表示,平台不斷完善後,將會在“一帶一路”沿線場站進行推廣。屆時,中歐班列會形成到站隨時上貨卸貨、以客運模式發運貨物的運輸模式。

完善功能 增強發展合力

距離集結中心一路之隔,一片視野開闊的土地上,鐵路口岸商務商貿區、國際快件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正在推進。

“國際陸港區按照‘集貨、建園、聚產業’總體發展思路,正加快完善各類規劃,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建設各類功能平台。”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鍾荷花説,上半年,鐵路口岸商務商貿區等一批重點建設項目開工建設,完成投資12.86億元。

如果説集結中心是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先手棋”,那麼產業配套園區的建設就是“扶上馬,再送一程”的關鍵一步。根據《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建設方案(2020—2024年)》,新疆計劃力爭通過5年時間,努力建成現代化的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打造技術領先、理念先進、管理高效、運轉協調的中歐班列國際貨運綜合服務平台。

依託今年獲批的中國(烏魯木齊)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政策試點取得新突破,已完成線上綜合服務平台建設,並實現新疆首單網購保税進口測試。今年1—7月,陸港區跨境電商(9610)出口商品達170餘萬件,超去年全年總量的2倍有餘,跨境電商在陸港區外貿行業整體中的佔比持續提高。目前,已有近百家知名商貿物流企業入駐陸港區,帶動上百億元外向型產業落地發展。

從交通節點到發展支點,從物流樞紐到經貿平台,包含集結中心在內的陸港區各項功能不斷完善。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劉少華表示,吸引更多現代物流、國際商貿、高端服務、先進製造企業落户的同時,陸港區還要積極與烏魯木齊市15個工業園區進行聯動發展,增強發展合力。(新疆日報全媒體記者/劉翔 石鑫 甄世新 張奧 呂伊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