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程維妙)8月12日,在新京報貝殼財經主辦的“中國經濟新格局:乘風破浪”夏季峯會上, 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曹德旺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餘永定,就是否要以基建投資推動經濟增長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餘永定認為,要想讓今年的經濟達到2.5%的增速,投資需求應有比較大的增長。“一方面,我們的基建投資還有空間。另一方面,加強基建投資會帶動上下游一系列的需求和投資,可以解決企業訂單問題。”而曹德旺則認為,“即使沒有這次疫情,中國經濟有必要進行經濟結構的調整了,不能再進行大規模無效的基建投資了。如果還大規模舉債進行投資,哪裏來的錢去投資?”
圍繞“要不要以基建投資去推動經濟增長”這一話題,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張海冰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是否應當將基建投資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要看中國經濟的增長結構。
他分析稱,目前,三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分別是: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57.8%,資本形成總額(投資)為31.2%,淨出口貢獻率為11%。由此可見,中國經濟的增長結構,已經是以消費為主要拉動力量,投資的貢獻不到三分之一,其中基建投資所佔的份額就更少。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將資金、資源大量投入基本建設領域,邊際收益可能很低,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有限。無論從推動經濟復甦,還是從中長期經濟發展的前景來看,都應當更多地將資源資金投向消費領域,促進消費領域的新供給、新動能不斷形成,新供給創造新需求,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張海冰表示。
這次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張海冰看來,內循環的一個重要內容,也還是要擴大國內消費,促進國內消費升級。
他稱,當然,必要領域的投資還是應當繼續進行,如中西部地區的一些基礎設施建設、大中城市的地下管廊、海綿城市等,個別基建領域,雖然發展前景廣闊,但總量不過千億規模,能發揮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不能在下一輪經濟復甦過程中“挑大樑”,這一領域應當更多政府的引導作用,以市場化的方式,讓企業多參與。
新京報貝殼財記者 程維妙 編輯 趙澤 校對 薛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