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王金龍西安報道
籌劃8個月後,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色股份”,000758.SZ)一起涉資約73.6億元的定增案宣告終止。
5月25日,中色股份公告披露,其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中國有色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有色礦業”)74.52%的股權,並向不超過35名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但該事項未獲得2020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公司經審慎研究後,決定終止該交易。
根據中色股份公告,上述收購此前已獲得了國資委的原則同意,但在臨時股東大會上,其第二、第三大股東卻投下了反對票。
對於上述事宜,中色股份方面未向《中國經營報》記者作出回覆,該公司人士表示,鑑於公司最近正在籌備年度股東大會,處於敏感期,暫不接受採訪。投下反對票的第二大股東——萬向資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向資源”)則向記者表示,投反對票是履行上市公司相應責任。
終止收購
中色股份方面表示,鑑於本次資產重組未獲出席股東大會的非關聯股東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經審慎研究,公司與交易對方協商一致,決定終止本次資產重組事項。
2019年9月27日,中色股份與中色礦業發展簽署《重大資產重組意向協議》。中色股份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向中色礦業發展購買其持有的中國有色礦業全部26億股普通股,佔中國有色礦業已發行普通股股份總數的74.52%。彼時,為避免市場波動,中色股份向深交所申請停牌數日。
隨後,經過交易雙方多次協商,中國有色礦業74.52%股權的交易對價為73.6億元,按照4.23元/股的發行價格,中色股份為購買資產而發行的新增股份數為17.4億股;募集配套資金方面,計劃募資總額不超過32億元,因募資而產生的新增股份數不超過5.9億股。
而且關於上述交易給出了一份豐厚的承諾,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於2020年內實施完畢,交易對方承諾中國有色礦業在2020年~2022年度經審計的扣非淨利潤累計不少於4.32億美元;若在2021年內實施完畢,則2021年~2023年度的扣非淨利潤累計不少於5.25億美元。
另外,據公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國有色礦業按照JORC標準計算的證實礦石儲量和概略礦石儲量,分別為6690萬噸、平均銅品位1.73%,以及7425萬噸、平均銅品位1.54%。探明、控制和推斷礦產資源量分別為9612萬噸、平均銅品位1.95%,9614萬噸、平均銅品位1.77%以及13487萬噸、平均銅品位1.75%。標的公司總計金屬儲量約為229.63萬噸銅和5.76萬噸鈷,總計金屬資源量約為593.32萬噸銅和20.51萬噸鈷。
也就是説,該交易一旦成行之後,中色股份將進入銅鈷產品領域,並且依託中國有色礦業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
然而,就是這筆看似划算的買賣,卻遭到了中色股份第二、第三大股東的反對。
事實上,從2019年9月份籌劃重組至今已經過去8個月,在此期間,上述交易形成了重組草案。並在今年4月,中色股份還收到了國資委原則上同意本次資產重組及配套融資的總體方案。但蹊蹺的是,該筆交易卻在“臨門一腳”之時,遭到股東的“倒戈”。
5月15日,中色股份2020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就上述重組相關議題的表決結果顯示,17項議案中,除了第16項有關股東回報規劃的議案獲得通過以外,其餘議案均未表決通過。
因該筆交易屬於關聯交易,中色股份的實際控制人中國有色集團迴避了表決。參會的前十大股東表決結果顯示,第二大股東萬向資源和第三大股東中礦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礦國際”)對上述收購投了反對票。
中色股份方面表示,鑑於本次資產重組未獲出席股東大會的非關聯股東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經審慎研究,公司與交易對方協商一致,決定終止本次資產重組事項。
股東制衡
“如果站在彼此的角度上來看,各方觀點都沒有錯,因為他們代表的是各自的利益方。”
記者注意到,作為中色股份第二大股東,萬向資源擁有三名代表,分別為董事韓又鴻、馮立民以及監事陳學軍。天眼查信息顯示,萬向資源由萬向集團公司100%持股。後者由著名企業家魯冠球創立,是一家營收超千億元的現代化跨國企業集團。
萬向資源方面向記者表示,韓又鴻、馮立民和陳學軍均為公司高管,至於對中色股份收購中國有色礦業股權一事投反對票,是履行上市公司相應責任。
“既然作為公司董事以及監事,那麼就應該對廣大投資者負責。”一位券商分析師向記者表示,在今年3月董事會對重組相關議案進行審議時,就遭到了董事韓又鴻、馮立民反對;同期召開的監事會會議上,監事陳學軍對重組相關議案也投下了反對票。
該券商人士表示,此次中色股份收購中國有色礦業構成關聯交易,作為控股方,中國有色集團迴避投票,使得第二、第三大股東有了決定權,因此在兩者聯合反對的情況下,只能終止交易。
有消息稱,韓又鴻、馮立民、陳學軍反對的理由是,對於此次收購的標的資產評估持有異議,因為依照目前中國有色礦業在股市上的表現,其市值較2019年9月已經嚴重縮水。不過,中色股份未對此向記者作出回應。
對於標的資產的估值爭議,中色股份曾解釋稱,中國有色礦業的當前市值無法真實體現企業內涵價值,因此採用市值進行測算會導致交易對價失真;為了得到標的資產合理、公允的評估價值,本次採用收益法和資產基礎法進行評估。
“從重組草案看,中色股份是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74.52%的中國有色礦業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如果該交易成行,原有股權就會被稀釋,當然上市公司也得到了標的公司對應的資產。”上述券商人士表示,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標的資產是中色股份大股東旗下的資產,也就是説,雖然是“左手倒右手”,但如果能夠高賣,更有利於中色股份大股東。
“如果站在彼此的角度上來看,各方觀點都沒有錯,因為他們代表的是各自的利益方。”該券商人士認為,董事、監事之間應該形成制衡,尤其在大股東與上市公司的關聯交易中,就更應該體現獨立性,保證廣大投資者的共同利益。
業績失速
中色股份2019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10.78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5.16%;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10.6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985.32%。
除了重組“告吹”,中色股份的業績表現也並不樂觀。公開資料顯示,中色股份主營業務包括國際工程承包和有色金屬採選與冶煉,此外其還經營裝備製造和貿易業務。在業績連續多年下滑之後,中色股份在2019年出現虧損,而且一虧就超過10億元。
中色股份2019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10.78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5.1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6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985.32%。
對於虧損原因,中色股份認為主要是因為主營業務業績下滑、報告期計提大額資產減值。其中,最核心的國際工程承包業務在2019年收入36.26億元,同比下滑53.04%。對此,中色股份的解釋是“國際經濟形勢不穩定、不確定性增多,疊加工程項目建設週期進度因素影響”。
不過,針對中色股份2019年鉅虧的解釋,韓又鴻、馮立民以及監事陳學軍並不完全認可。他們對中色股份《2019年年度報告及報告摘要》持有異議。其中,兩名董事認為,上市公司未對2019年大幅虧損的原因作出具體説明;要求外部機構對公司內控制度及實施情況進行審計;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應當履行股改承諾,注入的沈冶機械對上市公司造成的損失應由上市公司向控股股東追償,並對中色泵業的清理問題儘快拿出時間表。
陳學軍認為,上市公司未全面分析2019年大額虧損的原因,公司內控應該有缺失的地方,公司在現有審計師審計的基礎上,應該引入第三方進行內控審計,責任應該到人。而上市公司的內控審計師則對其內部控制發表了標準無保留意見。
針對上述董事、監事提出的不同意見,中色股份表示已將相關回復內容告知董監事,三人未對反對理由進行修改。在多位券商人士看來,雖然此次重組被否,但要想應對業績下滑,除了增強內功之外,重組、併購不失為明智之舉。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