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美綠色基金董事長:中國應認真研究實行碳税制度

由 泉亮霞 發佈於 財經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電 (王慶凱)中美綠色基金董事長、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發展規劃司司長徐林28日在“國是論壇:能源中國—中國未來五年”上表示,能源生產和消費對中國挑戰較大,在提高綠色低碳能源比重方面中國大有可為,應大力度實行電能替代,認真研究實行碳税制度。

徐林認為,從長遠看,未來中國的能源消費總量還會持續增加。數據顯示,中國現在人均能源消費大概為每人每年3噸標煤,而美國大概人均是11噸標煤、俄羅斯約為13噸。

徐林認為,當中國未來城市化水平達到80%以上、或者當中國人均GDP達到2萬美元以上,中國人均能源的消費水平還會進一步提升。

“但是我們要有所節制,不能學美國,也不能參照俄羅斯,中國的人均能源消費水平如果達到美國水平,對我們來説是個巨大壓力,甚至是一個災難性的結果。”徐林説,中國只能向日本和德國等能效水平高的國家看齊,但目前中國的能效水平比日本、德國還有很大差距。

在徐林看來,面對壓力,中國有兩條路可走:一是不斷提高節能水平;二是要提高綠色低碳能源的比重。

徐林表示,中國傳統能源資源稟賦不好,即便是最豐富的煤炭資源,如果用人均來衡量,在全球也處於較低水平。“但如果把風能、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稟賦考慮進來,中國的能源資源稟賦會有很大優勢。”

徐林認為,中國要實行比較大力度的電能替代,而且是低碳的電能替代。就此,才可以穩步降低石油和天然氣對外依存度,提高中國能源安全保障水平。

“應該認真研究、採取更加有效的戰略和措施推進中國低碳能源的替代,在消費端推進電氣化和電能替代。”徐林認為,實現電能替代這一目標,國家需要建立一個比較好的政策機制。具體來看,要做好兩方面工作。

一是強化對風電、光電領域一些關鍵技術的研發投入,努力取得新技術突破,提高風能或光伏發電轉換率,包括儲能技術、電池技術水平。

二是建立更好的激勵機制。徐林認為,現有節能激勵機制建立在財政補貼基礎上,是不可持續的。“應該認真研究實行碳税制度,讓那些依然生產和使用化石能源的市場主體和個人付費,減輕政府負擔,還可以從不進行低碳轉型的企業得到碳税税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