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同意中芯國際等2家企業科創板IPO註冊

外匯天眼APP訊 : 近日,我會按法定程序同意以下企業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安徽大地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

證監會同意中芯國際等2家企業科創板IPO註冊

6月19日晚間,上交所披露科創板第47次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結果,同意中芯國際首發上市。

從6月1日提交科創板首發申請,到6月19日,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同意中芯國際首發申請,中芯國際只用了19天就完成了註冊上市的流程,中芯國際在科創板的每一節點,都在書寫科創板的最快紀錄。與此同時,中芯國際計劃在科創板融資200億元,也成為科創板迄今為止的最大融資規模紀錄。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芯國際成功登陸科創板,屬於情理之中,有利於加速實現國產替代。但同時也要警惕行業盲目跟風,防止行業野蠻生長。

估值或超2000億元

中芯國際2000年4月在上海成立,由被稱為“中國半導體教父”的張汝京一手創辦,目前為止,是國內規模最大、工藝最領先的晶圓代工廠。

拓墣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0年第一季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營收排名顯示,中芯國際排名全球第五,佔總市場份額的4.5%,僅次於台積電、三星、格芯與聯電。

雖然中芯國際從首發申請到登陸科創板只用了19天的時間,但其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裏或困於資金,或困於權力內鬥。

張汝京曾在美國半導體企業德州儀器任職。1997年,一心想回中國建廠的張汝京回到中國,時值台灣半導體行業廝殺激烈的時候。他利用自己在德州儀器的廣泛人脈,在台灣創辦了“世大半導體”,挑戰“台積電”和“聯電”。 但“世大半導體”最終被台積電收購,隨後張汝京便自籌資金成立了中芯國際,並決定在上海浦東建廠。

而後短短3年時間,中芯國際就擁有了4條8英寸生產線和1條12英寸生產線,躋身全球第三大代工廠,至此,大陸芯片製造業迎來高光時刻。並且中芯國際分別於2004年3月17日、18日在美國紐交所和香港聯交所上市。

不過,登陸紐交所15年後,中芯國際決定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對於退市的原因,中芯國際表示,與全球交易量相比,中芯國際ADS交易量相對有限,維持ADS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將帶來較重的行政負擔和較高的成本等,因此選擇由紐交所退市。

今年5月5日,中芯國際發佈公告稱,正式提交申請回歸A股上市。

此後其IPO進程以火速進行。6月1日,中芯國際提交上市申請並獲得上交所受理,6月4日進入問詢環節,6月7日公司回覆首輪問詢。3天問詢、4天回覆的速度也創造了最快紀錄。而此次上會審核通過,距離其提交上市申請僅過去19天。

中芯國際審核通過的消息一出,其H股6月22日股價應聲而漲,盤中一度漲超7%,股價創16年來新高,接近歷史股價最高點,截至6月23日收盤,其市值超過1440億港元。自5月5日中芯國際宣佈回A以來,已累計上漲約60%,市值增長近600億元人民幣。

業內人士分析,中芯國際在A股正式發行,其市值將會更高。就先前的經驗而説,港股迴歸科創板一直有着不錯的溢價,其科創板市值接近港股的2倍。

按照市盈率來估算,也驗證了上述説法。中芯國際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大約為114倍左右。數據顯示,2019年,中芯國際錄得的淨利潤為17.94億元,參照上述數據大致可以估算到,中芯國際的估值約為2000億元左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64 字。

轉載請註明: 證監會同意中芯國際等2家企業科創板IPO註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