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流動性驅動,拾級而上的牛市
宏觀流動性角度,下半年,寬信用是三季度主旋律,充裕的貨幣將依然貫穿下半年,剩餘流動性先降後升,維持偏松狀態。在“剩餘流動性時鐘” 框架下,股票仍強於債券。三季度,寬信用政策導向下,銀行信貸、股債直融等多渠道融資方式或將共同驅動信用慢擴張。同時,要有效降低實體融資成本,仍需保持寬裕的總量流動性環境。因此,剩餘流動性在下半年仍將持續維持在偏松狀態,支撐估值進一步提升。
微觀流動性角度,權益資產對泛資管機構的配置意義正變得愈發重要。一方面,傳統非標、無風險資產正越發難以滿足具有中短期剛性負債特點的資金收益需求。另一方面,A股資產及資產組合的風險收益比正逐漸成熟化。如果泛資管機構的負債剛性短期難以適應無風險收益水平的下移,那麼適當增加風險資產將是首選。
風格將回歸均衡,關注低估值及中小盤風格
在剩餘流動性仍處於寬鬆狀態下,我們認為風格演繹的關鍵詞在於極限拉伸後的“迴歸均衡”。看好中小盤相對大盤的優勢持續,以及低估值在三季度末前後將現收斂。核心邏輯分別來自於股權融資對中小盤風格的催化,以及流動性驅動低估值風格的補漲。
股權融資週期向上,利於中小盤基本面的持續改善,中小盤VS大盤風格或仍將持續佔優。長江策略政策框架已有論證,本輪資本市場制度優化週期已經開啓,股權融資規模將現週期性向上。同時,股權融資週期與中小盤VS大盤風格之間存在較強相關性。
剩餘流動性充裕下,補漲行情易發生。長江策略風格框架已有論證,相對景氣決定長期風格,但在估值極端分化條件下,剩餘流動性持續寬裕將容易引發補漲行情。當前估值分化已經接近歷史極端水平,充裕的流動性利於低估值補漲以平衡風險收益比。
需求側線索看新基建,供給側線索看細分製造
經濟結構轉型過程中,行業比較邏輯不再適用傳統產業鏈驅動框架。需區分需求側及供給側兩條線索來尋找機會,需求側更適用產業鏈驅動,而供給側則需考量產業生命週期。
1)需求側線索:新基建中的戰略投資機會,關注5G鏈、新能源汽車及大數據中心等。
2)供給側線索:CPI-PPI收斂下,關注供需緊平衡、生命週期處“出清末期”的細分行業。定量結合定性對細分製造業進行篩選,建議關注:光伏玻璃、造紙、重卡、化學原料藥、啤酒、樓宇設備、平面媒體等細分行業。
主題投資:持續關注國企改革
國企改革持續推進,當前已步入“深水區”。思路一:股權激勵,建議關注激勵程度高、基本面好的標的。思路二:資產注入,關注資產證券化率低和景氣度高的央企上市公司。
風險提示:
1、貨幣政策出現大幅收緊;
(文章來源:長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