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銀行融資報告:IPO歸零 定增、永續債井噴

由 寸建宇 發佈於 財經

  受業務發展和規模擴張等因素影響,補充資本成為銀行業的一項長期工作,然而在疫情和銀行股低迷等多重因素下,今年的資本補充情況有點不同尋常。截至6月17日,2020年已走過近半時間,然而銀行上市卻按下了“暫停鍵”,尚沒有一家銀行登陸A股市場。面對資本壓力,定向增資、發行永續債成為商業銀行的“補血利器”。

  尚無一家銀行實現IPO

  受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加大、業務發展需要,再疊加疫情的影響,商業銀行面臨着補充資本的壓力。銀保監會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4.53%,較上季末下降0.12個百分點。

  作為能夠快速補充資本金且提升知名度的重要方式,IPO融資受到不少銀行的青睞。不過,眼下銀行IPO審核節奏卻明顯放緩,將近半年時間尚未有一家銀行闖關成功,這與去年同期4家銀行掛牌上市、1家銀行成功過會的“盛況”形成鮮明對比。

  根據證監會披露的最新數據,截至6月11日,共有17家銀行排隊候審,且均為中小銀行。其中,2家銀行處於“已反饋”狀態,包括上海農商行和湖州銀行;15家銀行處於“預先披露更新”名單,包括蘭州銀行、廈門銀行、齊魯銀行、重慶銀行、廣州農商行等。

  回顧2019年,在政策鼓勵之下,銀行上市節奏提速,上半年共有紫金農商行、西安銀行、青島銀行、青島農商行4家銀行實現A股掛牌上市,蘇州銀行成功通過發審委審核。當年下半年,還有重慶農商行、浙商銀行、郵儲銀行3家銀行上市,可謂真正的“上市大年”。不過,自去年8月重慶農商行過會後,就再無中小銀行闖關成功。

  不僅A股,H股也是如此。今年以來,相繼有新疆匯和銀行、渤海銀行和威海市商業銀行遞交H股招股書,但是截至目前尚無銀行完成聆訊。而去年6月27日,晉商銀行成功通過港交所聆訊。

  為何銀行IPO審核節奏放緩?資深投融資專家許小恆表示,一方面,2019年以來相繼發生包商銀行、錦州銀行等金融風險事件,監管層更加關注中小銀行資產質量和風險,部分中小銀行治理結構不健全,加之今年受疫情影響,中小銀行經營和資產質量壓力都較大。另一方面,中小銀行股整體估值偏低,已上市的銀行市淨率普遍低於1倍PB,銀行股整體股價低迷也是監管審慎推進銀行IPO審核的一個原因。

  對於上市進展情況,廈門銀行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該行IPO進程穩步推進中,具體信息以證監會公告為準。齊魯銀行相關負責人也表示,該行目前上市工作正在持續穩步推進,並定期在新三板發佈上市進展公告。

  定增發行提速

  對於商業銀行而言,IPO和定向增資均能夠補充最為稀缺的核心一級資本。不過,與IPO零增長相比,定增卻有了積極進展。

  據證監會官網信息,年初以來,證監會共披露了6家非上市銀行的定向發行説明書,另外還接收了5家非上市銀行的定增申請材料。其中,廣東四會農商行、寧波奉化農商行和山東諸城農商行3家銀行的定增事項已獲批准,共青農商行、江西廣豐農商行和崑山鹿城村鎮銀行已披露了定向發行説明書。

  還有更多銀行在穩步推進定增相關工作。根據銀保監繫統公佈的批覆顯示,近日,壽光農商行、重慶江北恆豐村鎮銀行、武安市農村信用聯社、曲周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等多家中小機構的定向募股方案已獲當地銀保監分局核准。

  上市銀行也不例外。比如,南京銀行116億元定增在今年4月落地;杭州銀行募集不超過72億元的定增方案也在4月獲證監會核准;長沙銀行近日發佈公告稱,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6億股普通股,募集資金不超60億元,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銀行密集補充資本的背後,與監管政策不無關係。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近日表示,積極推動增強銀行內源性資本補充能力,提升資本使用效率。支持銀行通過發行普通股、優先股、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二級資本債等方式,拓寬資本補充渠道。鼓勵地方政府通過多種方式籌集資金幫助中小銀行補充資本。

  許小恆表示,主要還是考慮中小銀行對服務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具有重要意義,所以要加快中小銀行充實資本金。對於中小銀行而言,能夠幫助它們建立起資本補充的長效機制,並有效地夯實資本實力,從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對於未來持續發展非常關鍵。

  亳州藥都農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近年來的資本補充渠道主要以內源補充為主,今後,將持續以內源補充為主,以上市融資、二級資本債、永續債等外源補充為輔,合理運用資本補充工具,確保資本充足率保持在合理區間。

  2836億元永續債落地

  為緩解資本壓力,永續債等資本補充方式日漸成為“香餑餑”。今年以來,每個月都有銀行成功發行永續債。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6月16日,年內共有15單銀行永續債落地,發行規模合計2836億元。

  從發行主體來看,中小銀行逐漸成為發行主力,除了郵儲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平安銀行外,其他永續債的發行主體均為中小銀行,包括杭州銀行、江蘇銀行、湖州銀行、東莞銀行、深圳農商行等。

  還有更多的發行大軍在路上。6月17日,重慶三峽銀行在中國貨幣網發佈公告稱,將於6月22日-24日發行15億元永續債。

  另外,招商銀行、光大銀行、日照銀行、濰坊銀行等均已獲銀保監會或當地銀保監局核准發行永續債。5月20日,浙江網商銀行獲准發行不超過50億元的永續債,意味着民營銀行永續債發行“破冰”。正在IPO排隊序列的擬上市銀行也有發行永續債的計劃,廈門銀行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除了上市融資外,該行也將通過發行永續債、二級資本債等多種方式持續補充資本。

  對於銀行而言,發行永續債的動因在於補充了其他一級資本。一般而言,銀行有兩種資本補充方式,一種是通過內源方式補充,比如利潤留存;另一種是通過外源方式補充,比如優先股、可轉債、永續債、二級資本債等。其中,優先股和永續債均能夠補充其他一級資本,二級資本債用於補充二級資本。

  業內人士指出,相比優先股,永續債的限制較少,發行相對容易。同時,永續債期限較長,能夠解決中小銀行長期資金來源問題,所以一經問世便受到熱捧。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陶金表示,在央行票據互換等政策工具的支持下,永續債的市場認購積極性得到釋放。同時,永續債在很多情況下對應銀行權益資本的增加,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小銀行槓桿率。再加上中小銀行補充資本困難較大,所以發行永續債的必要性在加大。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吳限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