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科創板成效顯現 投資者尚需理性

外匯天眼APP訊 : 自第一批25家企業集體上市至今,科創板走過了整整一週年。從提交的“成績單”來看,很好地實現了服務科技企業的設立初衷,對於A股市場化改革也起到了試驗田作用,不過散户屬性的特徵也頗為明顯,風險值得關注。

設立科創板最重要的目標是為科技企業提供直接融資渠道,這點看科創板無疑是成功的。截至7月20日寒武紀、艾迪藥業上市,132家科創板企業合計首發募資總額達2049億元,上市企業數量和募資總額均遠超中小板和創業板設立一週年的合計數。其中,16日上市的國內芯片龍頭企業中芯國際單個就融資532.3億元。從行業分佈來看,電子核心產業公司數量最多,其次為新興軟件和新型信息技術服務、生物醫藥產業、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這四大產業公司數量佔比超50%。

社論:科創板成效顯現 投資者尚需理性

科創企業也備受投資者青睞,科創板公司上市首日平均漲幅達160%,目前整體股價較發行價平均漲幅近200%。從估值來看,盈利企業估值普遍在100倍以上,平均在200倍左右,未盈利企業股價漲幅毫不遜色。當然,對科創板企業的估值不能單純以市盈率論,因為成長型的企業,盈利可能出現幾何級增長。

雖然傳統估值方法體現的高估,並不一定適用科創板企業,但另一個指標卻足以説明科創板企業被過度炒作:換手率。統計顯示,科創板企業上市首日換手率普遍在70%以上,非常之高,後續雖然有所下降,但整體仍遠高於A股同行業其他上市公司。結合股價波動之大,説明A股“惡炒”新股的習性和散户特徵移植到了科創板,即便科創板設置了50萬市值的門檻,旨在減少散户屬性式炒作,但目前看並未奏效。

股價連創新高之後,滿週歲的科創板也迎來了股份解禁高峯,到22日科創板解禁市值達到1800億元,其中解禁市值最大的中微公司在400億元以上,瀾起科技、虹軟科技、睿創微納解禁市值皆超100億元。此時,投資者需要警惕,理性分析企業的成長性與高企股價之間的匹配度。

除了對科創企業乃至中國經濟的支持,科創板於A股市場化改革亦作用不小。如科創板監審分離的制度設計、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理念等都為資本市場改革起到了良好推動作用。而且一開始,科創板就以註冊制等增量改革為抓手,帶動存量市場改革,實現制度突破。從註冊制和其他市場化交易制度實施情況來看,總體運行良好,具備向A股其他板塊推廣的條件。

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就是制度推廣落地的案例。7月20日,深交所公告稱,為確保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業務的順利開展,深交所、中國結算、中證金融聯合決定啓動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相關技術系統上線工作。這意味着,創業板實施註冊制已近在咫尺。

科創板作為註冊制改革試驗田的成效有目共睹,但仍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是,註冊制強調以信息披露為核心,以保薦人為主的中介機構保證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但也給中介機構更大的尋租空間。本月初證監會官網發佈了14條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的投行業務違規處罰信息,過半與科創板相關,主要體現在保薦代表人職責履行不到位情況。對此,監管層應加強全方位事中事後監管,如果中介機構故意為之,務必加大處罰力度。

總體而言,科創板運行一年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對鼓勵企業創新、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意義重大。風物長宜放眼量,科創板長期的成功還需監管層、上市公司、中介機構和理性投資者共同造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47 字。

轉載請註明: 社論:科創板成效顯現 投資者尚需理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