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業利潤出現較大幅度下滑。
在8月6日舉行的2020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形勢分析會議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表示,1-6月,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利潤總額為1416億元,同比下降58.8%。
其中,油氣開採業的利潤同比下降72.2%;化工板塊利潤同比下降32.6%。
煉油板塊上半年虧損244億元,利潤同比降幅達159%,位居三大板塊降幅之首。去年同期,煉油板塊利潤總額為412.8億元。
煉油板塊在3月虧損最為嚴重,單月虧損額達235億元;5月利潤由負轉正,當月實現利潤98.8億元;6月利潤升至170.5億元。
今年年初,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市場成品油需求下降,煉廠高庫存壓力加劇,紛紛選擇降低開工率。
隆眾資訊數據顯示,截至2月3日,山東常減壓裝置實際煉能在200萬噸/年及以上的地方煉廠,開工率跌至47.55%,為三年內新低。
3月以來,國內疫情好轉,煉廠逐步提高開工率。但沙特和俄羅斯在此時發動了石油價格戰,導致國際油價暴跌,低位時跌破20美元/桶。同期,國內煉廠煉製的為之前高價進口的原油,因此煉廠利潤大跌。
直到5月,煉廠陸續用上進口低價原油,煉油利潤好轉,地煉開工率也持續攀升。
今年上半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營業收入為5.07萬億元,同比下降11.9%。
其中,油氣板塊營收同比下降幅度最大,達到17.8%;化工板塊的營收下降10.5%;煉油板塊營收下降13.1%。
傅向升表示,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業面臨極大挑戰。除了新冠疫情、全球貿易政策和原油價格帶來的不確定性外,產品價格持續走低、產銷歷史性下降、新增產能和進口壓力等多重因素,都對行業運營產生巨大沖擊。
在產品價格方面,上半年油氣開採業的價格總水平同比下降27%;化學品價格同比跌幅為6.5%。
其中,6月油氣開採業的價格同比下降39.1%,跌幅較上月收窄18.5%,環比反彈38.2%。
上半年,國內主要石化產品產量大部分出現大幅下滑。
其中,下滑幅度最大的是煤油和磷肥,產量分別同比下降24.5%和22.7%。產量出現增長的是聚丙烯和聚合成纖維單體,同比增長幅度分別為12.8%和10%。
國內煉油新增產能持續增長,也加大了市場壓力。
去年年底,中國煉油能力達8.61億噸/年。今年仍將有3150萬噸的改擴建產能投產,在建設和擬開工產能為1.2億噸/年。
傅向升預計,未來中國煉油產量將達到10億噸/年。若除去淘汰的落後產能,“十四五”時期國內煉油產能將控制在9億噸/年左右。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稱,到“十四五”末,國內的PX、乙二醇以及丙烯、聚丙烯、環氧丙烷等化工產品,都將供大於求。
此外,行業成本也有所上升。今年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業的百元成本為84.85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64%。
行業應收賬款和資金佔用成本也大幅增加。其中,化工板塊的應收票據和賬款高達7611.9億元,同比增長6.8%;化工板塊的產品資金為3139.6億元,同比增4%。
化工板塊上半年營收為2.93萬億元,其營收票據和賬款、資金佔用超過1.1萬億元,佔到營收的近四成。
傅向升建議,企業要從原料、人工、資金等成本入手,查找成本的差距和制約效益瓶頸,實現企業增效。
傅向升認為,疫情過後的世界石化產業,將面臨新的發展機遇。特別是中國的石化產業,在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且為保糧食和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發揮着護航作用,所以其發展機遇和發展空間巨大。
傅向升還建議,企業要全力開拓市場,確保資金安全,努力做好降本增效和內部挖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