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繼口罩、衞生紙、呼吸機後,自行車成為歐美民眾或企業機構追逐的產品。
據外媒報道以及跨境電商數據顯示,美國的自行車商店供不應求,低價位自行車被搶購一空。歐洲市場也出現中國自行車被搶購情況。為何Made In China的自行車如此風靡?
銷往西班牙的中國自行車幾乎售罄。數據來自速賣通
海外自行車需求暴增
隨着歐美逐步復工,可以避免人員聚集的自行車需求正在增加。
市場諮詢機構N.P.D數據顯示,3月份,美國基本款成人自行車(業內稱為休閒自行車)的銷量實現了121%的增長,電動自行車增長85%,通勤、健身自行車和兒童自行車則分別增長66%和59%。
在歐洲,自行車也在熱銷。意大利已批准向購買自行車的消費者提供高達自行車售價60%的補貼,最高補貼限額500歐元;法國企業主得到政府資金支持,為騎自行車通勤的員工提供每人400歐元的交通補貼;英國政府此前也宣佈斥資20億英鎊增設自行車與步行空間,紓解大城市擁擠的公共交通系統。
當地時間5月17日,法國迎來“解封”後的首個週末,民眾選擇騎自行車出行。中新社記者 李洋
在此背景下,中國自行車的出口量暴增。
阿里巴巴旗下跨境電商平台速賣通的數據顯示,相比去年同期,今年5月份西班牙市場自行車銷售額增長超過22倍,意大利、英國也都增長了4倍左右。電動滑板車的銷售額也大幅增長,其中,意大利上漲近9倍,英國上漲近8倍,法國增長約3.8倍,在本身體量就很大的西班牙也增長了約2.8倍。
在速賣通平台上,中新網記者查詢發現,銷往西班牙的中國自行車幾乎售罄,庫存僅剩53件,價格從7600.89美元到14113.21美元不等,最低約合人民幣53977元。
訂單的猛增,讓中國自行車市場湧入大量新玩家。
天眼查數據顯示,中國目前有51萬餘家經營範圍含“自行車”,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企業。地域分佈上看,廣東、江蘇、浙江、山東和福建是我國自行車相關企業分佈最集中的地方。
以工商登記為準,2020年1月至5月,我國新增自行車相關企業達5萬餘家,同比增長41.08%。其中3月相關企業增速為135.36%,是今年以來我國自行車相關企業增速最高的月份;4月相關企業新增數量達1.5萬家,是今年以來相關企業新增數量最多的月份。
單車概念股暴漲後暴跌
歐美市場的熱銷傳導至國內,A股早前掀起一股“自行車概念股”。截至上週五(6月5日),上海鳳凰連續三次漲停,信隆健康連續兩次漲停,而此前連續大漲的中路股份在6月4日收穫漲停後,5日股價有所回調,跌幅2.8%。
這三家單車公司,海外銷售佔比有所不同。信隆健康2019年年報顯示,該公司自行車零配件2019年實現營收11.67億元,佔公司總營收的59.35%,該公司營收中海外銷售佔六成以上。
中路股份6月1日披露的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顯示,該公司2019年外銷收入為2823.50萬元,佔公司全年營業收入的4.83%;而上海鳳凰6月4日晚披露的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顯示,該公司2019年、2020年第一季度,自行車出口量佔自行車總銷量的17%至18%。
面對股價的上漲,上市公司不得不進行風險提示。上海鳳凰6月4日表示,公司對美國、歐盟國家產品出口佔比均不足1%。
截至6月9日,自行車指數走勢圖。數據來源:Wind
事實證明,單車概念股並不持久。本週一(6月8日)開盤後,多隻自行車股票迎來大跌,上海鳳凰盤中跌停,信隆健康和中路股份股價跌幅超過5%,Wind自行車指數跌幅5.15%。
6月9日,上海鳳凰再次領跌板塊,跌幅超7%,信隆健康跌超4%,八方股份跌超3%,中路股份跌2%,僅永安行微漲0.11%。
對於近期單車概念股的暴漲暴跌,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對中新網分析稱,近期出現的搶購更多是一種暫時性的需求,除非人們出行結構的變化帶來持續的需求,否則對於投資人來説,不宜盲目追逐熱點。
自行車行業仍處轉型期
歐美對自行車需求激增,能否讓國產自行車廠商過上好日子?答案似乎並不樂觀。
上海鳳凰曾因共享單車帶來大量訂單,創下營收高峯,不久就陷入低谷。2019年公司開始轉型,通過重塑品牌形象、技術革新推出模塊化車型、加強線上銷售渠道建設等,當年扭虧為盈,但今年一季度又因為疫情導致業績大幅度滑坡。
手握“永久自行車”這一金字招牌的中路股份更是已經連虧12年。年報顯示,2018年OEM(代工生產)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貢獻了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近70%,這兩項的毛利率分別為10.99%和4.38%。自產自行車和電動車的年營收僅有1103萬元,毛利率為-54.27%。
當地時間6月6日,加拿大多倫多,騎自行車的年輕人在街頭炫技。中新社記者 餘瑞冬 攝
由於主業疲軟,中路股份進行多次跨界舉措,比如購買面膜企業,做高空風能發電項目等,入局共享單車,然而事與願違。2019年年報顯示,旗下四家企業中,中路實業、上海永久、高空風能在2019年度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淨利潤分別為-5108.04萬元、-88.52萬元、-2674.04萬元,僅英內物聯實現盈利3830.81萬元,獲得投資收益1072.66萬元。
兩大老牌車廠的遭遇也是中國自行車行業的一個縮影。受需求飽和、共享單車的普及等因素影響,我國自行車行業總量增長陷入瓶頸。2019年全國自行車累計銷售1249萬輛,同比下降23%。
中信證券製造產業首席分析師陳俊斌指出,目前,我國是世界最大的自行車出口國,產量約佔全球50%,但出口量和單車價格也已經達到平台期。
數據來源:中信證券
中國自行車協會發布的《中國自行車行業2019年經濟運行分析報告》顯示,中國自行車出口數量、金額和均價均同比下降。2019年自行車出口5251.0萬輛,同比下降11.4%;出口額為28.5億美元,同比下降12.4%;出口平均單價為54.2美元,同比下降1.2%。
對於我國自行車行業的未來,中國自行車協會認為,“穩出口”的任務依舊艱鉅。
與此同時,國產自行車在產業鏈中還難言高端,相比國外品牌Trek、Specialized上千美元的售價,其平均售價不足千元人民幣。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兩輪車作為重要交通工具,全球年銷量2.3億輛,市場空間800億美元。目前,傳統兩輪車已步入存量,但伴隨消費升級,騎行體驗佳的電踏車近年在歐洲市場的增長中樞預計仍將達20%。
能否成功轉型抓住高端市場,被業內專家視作一次挑戰。
江瀚告訴中新網記者,我國自行車行業此前經歷了共享單車的風口,盲目擴大產能,但因為缺乏核心競爭力,廠商的日子並不好過。“中國自行車產業要提高競爭力和利潤,需要努力和國際標準接軌,同時深度耕耘垂直領域,如運動自行車,藉此提升品牌形象,打造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