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亮集團負債反彈突破300億元 淨利潤持續下跌

新京報訊(記者 朱玥怡)自開展降負債動作後,海亮集團負債再次突破300億元。

海亮股份最新公告披露的海亮集團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海亮集團總資產為579.30億元,淨資產為272.26億元;2019年,海亮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879.07億元,淨利潤20.05億元。

此前的2018年,海亮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736.42億元,淨利潤24.53億元。相較之下,海亮集團2019年度營收同比增長8.2%,淨利潤則下降18.24%,集團淨利潤自2017年起持續下滑。

海亮集團負債反彈突破300億元 淨利潤持續下跌

(海亮集團近三年財務數據,來源:海亮股份公告)

此外,截至2019年年末,海亮集團負債總額為307.04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93.98億元出現回升。

海亮股份公告顯示,上市公司擬與海亮集團簽訂《互擔保協議書》,海亮股份擬為海亮集團向國家開發銀行浙江省分行等有關銀行申請不超過20億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幣)的綜合授信無償提供擔保,擔保期限不超過1年,擔保期限自被擔保公司與銀行簽訂授信擔保合同之日起計算。公司實際控制人馮海良先生為本次擔保提供反擔保。

海亮集團直接持有海亮股份40.01%的股份,並通過控股子公司浙江正茂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有海亮股份0.63%的股份。海亮股份稱,其擬為海亮集團提供上述擔保係為合理控制海亮集團體系的外部擔保風險,本着互相支持的原則,實現雙方共同發展。

自海亮集團開展降負債動作後,其負債再次出現反彈。

此前於2018年8月,海亮集團發佈《海亮集團加大力度多措並舉降負債》新聞稱,集團圍繞 “集團負債率2018年底控制在50%以內,2019年底控制在40%以內,其中有息負債率控制在25%以內,並將此有息負債率作為今後企業發展中負債率的控制紅線”的既定目標,以堅定的決心去槓桿、降負債,確保企業始終在持續健康發展軌道上行穩致遠。

海亮集團2016年、2017年年報顯示,其負債合計分別為473.42億元和418.72億元,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6.56%和62.55%;2018年在降負債措施下,海亮集團負債合計降為293.98億元,資產負債率為53.28%,但2019年以來負債再度上升,突破300億元。此前的2019年半年報顯示,海亮集團報告期末負債合計313.15億元。

海亮集團為浙江一家大型民企,聚焦教育事業、有色材料智造、健康產業三大核心領域,現有員工2萬餘名,總資產超550億元,產業佈局12個國家和地區;2018年,海亮集團綜合實力位列世界企業500強第473位、中國企業500強第109位。

海亮集團官網新聞顯示,3月上旬,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吳敏行長赴海亮集團調研。吳敏在調研中對海亮集團的穩健發展和當前戰略定位表示肯定,同時對集團跨境併購和海外融資等業務給予了政策解讀和指導,在業務合作、資源共享等方面提出了建設性想法,並承諾中國銀行將為海亮集團發展提供多方位金融服務,滿足多方面、多層次金融需求。

作為海亮集團旗下上市企業的海亮股份,其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411.5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0.6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7.06%。

2020年第一季度,海亮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14.55億元,同比增長35.73%;歸母淨利潤1.69億元,同比下滑43.88%。

海亮股份就營收增長表示,系報告期公司較上年同期增加歐洲HME合併範圍,銅加工產品銷售量增加,銅加工產品銷售收入增加;報告期公司原材料貿易銷售量增加,銷售收入增加。

營收增長的同時,海亮股份一季度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項目均出現大幅增長。海亮股份表示,除報告期新增加歐洲HME合併範圍帶來的影響外,財務費用同比增長163.03%主要原因為受匯率波動影響,上年同期公司實現匯兑收益,本報告期為匯兑損失。

新京報記者 朱玥怡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李世輝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80 字。

轉載請註明: 海亮集團負債反彈突破300億元 淨利潤持續下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