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評:外資增幅轉正,中國成全球投資“避風港”

海外網評:外資增幅轉正,中國成全球投資“避風港”

疫情期間,工人在青島一家外資企業車間工作。新華社 梁孝鵬攝

繼中國外貿進出口增速6月雙雙轉正後,又一個衡量中國經濟“健康度”的重要指標轉正。

8月13日,在國新辦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宗長青表示,1—7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5356.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5%(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較1—6月回升了1.8個百分點,吸收外資增幅實現了由“負”轉“正”,總體好於預期。特別要指出的是,商務部統計,1—7月,外商在華新設企業18838家,其中美國860家,韓國849家,新加坡584家,日本415家,英國296家,德國245家。這些數據充分證明了外商對中國發展的信心和中國市場的巨大吸引力。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持續擴散蔓延,疊加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因素影響,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確定性顯著增加。部分國家和地區出台政策,鼓勵本國境外企業調整產業佈局。尤其是個別國家和地區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調整出現政府過度干預跡象,少數政客甚至鼓吹產業鏈“去中國化”,對在華外資企業經營發展帶來諸多困難和挑戰,中國穩外資形勢較以往更加複雜嚴峻。在這樣的情況下,7月中國吸收外資增幅轉正難能可貴。

一方面,這是因為中國超大市場規模的強大磁吸力。前7個月,美國在華新設企業最多,達860家。埃克森美孚、霍尼韋爾、英威達等美國公司不斷加大在華投資,加快在華佈局。尤其是上半年美國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同比增長6%,這在上半年中國吸收外資整體下降1.3%背景下相當醒目。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8月8日刊發的文章中表示,中國消費經濟復甦幫助一些美國公司抵消了其在美國國內銷售嚴重下滑的損失,中國成為美國公司的“避難所”。8月11日,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發布的2020年度會員調查顯示,近七成受訪美國企業對中國市場未來五年的商業前景感到樂觀。基於對中國市場的“長期信心”,87%的受訪美國企業表示不打算將生產線搬離中國。這些事實充分表明,一些美國政客鼓吹中美“經濟脱鈎”,不過是不切實際的偏執幻想。

另一方面,中國完備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具有強大競爭優勢。以日企為例,日本為解決部分產品供應鏈緊張問題,專門向本國企業提供“搬家費,協助在海外的日企將供應鏈轉移回國或轉至東南亞國家。然而,在首批獲得日本政府補貼的87家企業中有30多家在華有投資,目前這些在華企業並沒有出現關停的情況,多數屬於分散投資。而在前7個月,日本在華新設企業達415家,位居第四位。這些情況再次顯示了中國在產業配套、人力資源、基礎設施等方面的綜合競爭優勢。

當前儘管全球經濟日益嚴峻複雜,但中國持續擴大開放、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目標沒有變,大多數跨國公司持續看好中國、在中國長期經營發展的戰略沒有變。中國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持續擴大外資市場準入,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將會讓更多外商願意來、留得住、能發展,共享中國發展紅利。(孟慶川)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點擊“海外網評”,讀懂中國與世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25 字。

轉載請註明: 海外網評:外資增幅轉正,中國成全球投資“避風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