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升級,塑料魯企在忙啥?這一動向值得關注
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到2020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禁止生產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等……新版“限塑令”,加速了企業轉型和替代產品的研發。
近日,經濟導報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國家發改委正在對全國的塑料製品生產企業、零售企業、餐飲企業等的塑料污染治理推進情況摸底調查。從山東的調研情況看,替代品產能仍顯不足、成本偏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塑料污染治理的推進。
值得一提的是,新版限塑令正加速相關魯企的轉型升級,山東的塑料再生相關企業註冊數量近期猛增。
傳統塑料生產企業轉型熱
新版限塑令下,傳統塑料生產企業轉型迫在眉睫。
“我們年產塑料餐具10億套,已經在逐步往可降解方面研發;生物可降解產品預計將在年底實現量產。”日前,山東嘉潔塑業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劉偉對經濟導報記者透露。
經濟導報記者還了解到,山東森納塑業有限公司也在往可降解塑料餐具轉型,目前已實現了年產能200萬件。
“在限塑的大背景下,國家鼓勵降解塑料的研發生產,目前各地政府也陸續出台相關的政策鼓勵其發展。傳統塑料企業也參與到降解塑料的行業當中來,不乏中石化、神華、煙台萬華、儀徵化纖等大企業。傳統企業的優勢是有自己的銷售渠道,且傳統地塑料企業大多資金實力雄厚、有研發的能力。”金聯創塑料高級分析師李莉接受經濟導報記者表示時表示。
金聯創數據顯示,中國可降解塑料正在向大規模產業化邁進,PLA和PBAT作為目前產業化水平最高的兩種降解材料,已宣佈在建及擬建的項目產能均已超200萬噸。在全球限塑/禁塑的大環境下,面對千萬噸級規模的潛在替代市場,可降解塑料行業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今年1月至5月,山東省塑料再生相關的企業新註冊量為726家,其中4月份註冊量最多,共註冊220家相關的企業,環比增長17%。截至目前,山東省內與塑料再生相關的在業、存續企業超過7000家,過去的5年相關企業新註冊量達到4300家。”塑料魯企的轉型熱,從企查查數據中可見一斑。
限塑令也加快了塑料生產大市日照的產業轉型步伐。據悉,截至6月,日照市共有800餘家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生產企業,日均產量3000餘噸。打造產學研平台、謀劃產業轉型升級,正成為當地塑料生產企業的重要任務。
“重點打造總佔地6.77平方公里的莒縣劉官莊鎮新材料產業園區,發展以高端塑料、纖維板材、納米鋁材等為主的新材料產業。”日照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支持通過不斷拉長產業鏈,調整產業結構,引導現有企業跨領域發展,瞄向科技含量高的工程(特種)、機械、降解塑料;將發展環保塑料、汽車塑料、3D打印塑料等種低碳、節能環保、輕量化塑料作為塑料產業重點發展方向。
成本高掣肘市場推廣
限塑令使可降解塑料迎來了春天。據經濟導報記者瞭解,忙於生物降解塑料的,除了傳統的塑料生產企業外,還有一些生物科技公司。
基於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場前景廣闊,瑞豐高材(300243)就公告稱,公司擬投資不超過3.2億元,在現有廠區內建設年產6萬噸PBAT(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生物降解塑料項目。該項目建設週期15個月,預計於2021年6月30日前竣工投產,項目全部達產達效後,預計可實現年營收12億元、利税2.5億元。據悉,項目投產後將擴大公司生產規模,有利於培育新的增長點。
不容忽視的是,成本偏高掣肘了可降解塑料的市場推廣。壽光金遠東變性澱粉有限公司年產2萬噸乳酸、丙交酯、聚乳酸,這是可降解塑料的主要原料。目前該公司正在優化工藝參數及配方,力圖降低產品成本。
“因為從此前的銷售情況看,產品成本偏高,市場小,推廣有困難。”該公司一位負責人對經濟導報記者稱。
“以聚乳酸可降解塑料袋為例,成本大約是傳統聚乙烯塑料袋的2至3倍。此外,其對温度、濕度要求較高。”對成本偏高的觀點,菏澤一家塑料生產企業人士也比較認同。
他還表示,一次性塑料吸管替代產品成本高,更換成紙吸管,因不能覆膜,防水性差,同樣也會造成資源的浪費。更換成不鏽鋼吸管,不好清洗,而且經常重複使用被很多人認為不衞生。此外,因為特殊的材質,成本比較高,清洗起來會相當費勁。更換成玻璃吸管,雖然好清洗,但會有破碎的風險,也會造成浪費和污染。更換成竹吸管,好清洗,但是也有一個非常大的弊端,保存不好容易長黴或者開裂。
“更換成海藻吸管,這種吸管方便而且實用,是現在最佳的選擇,但是成本比較高。”他補充説。
替代產品呼喚扶持力度
當前,我國有近2000萬噸的一次性塑料包裝市場需求,新版限塑令來了,替代產品整體產能不足是不爭的事實,缺乏合適的替代品也是當下的市場現狀。
不可降解的農用地膜污染是白色污染的重要方面,在這次限塑令中也被劃入禁用範圍。“目前的替代品使用性較差也是問題之一。特別是增温保墒性能和抗穿刺撕裂性能差,難以滿足正常使用需求。”山東天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經綸對經濟導報記者舉例説。
在農用地膜的產品替代中,遇到一個現實問題是,厚度0.010mm以上的農用地膜強度太大,在大蒜出苗、花生下針等作物正常生長環節,作物難以有效穿透這麼厚的地膜,會導致明顯的減產減收。
使用替代產品完全實現原來的消費體驗,也是有難度的。最近濟南白領小陳去一家餐廳消費時就遇到了一個問題。“紙質吸管雖然環保,但是使用體驗打了折扣,沒等喝完一杯飲料就軟了,不好用。”小陳吐槽説。
替代產品的研發和創新還有很大的空間。很多企業反映,目前對替代產品的扶持力度尚顯不足。
周經綸表示,目前市場上充斥着大量超薄地膜、超薄塑料袋等不合格產品,影響了替代產品的正常經營;而替代產品企業、經銷渠道都屬於起步階段,僅靠企業自身力量難以實現快速替代、普遍替代;替代產品的標準體系不健全,難以快速分辨真偽。
“建議進一步加大對不合格、不合規產品的查處執法力度;加大對替代產品生產企業的直接補貼力度;加大對替代產品渠道建設的支持與補貼力度;加大對替代產品標準制訂的支持力度。”周經綸説。
“目前面臨的困難是需要逐漸打開國內市場,行業的發展是需要時間的。降解塑料主要是應用在一次性塑料製品上應用較多,傳統的塑料價格低於降解塑料,更有優勢。因此,需要國家大力推進以及給予企業初期一些扶持的政策,使得行業可以以較快的方式發展起來。”李莉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