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生豬產能將達20億頭”、2022年豬價或跌至4-5元/斤的預判,震驚市場。
儘管各路分析對於預估產能和實際出欄之間的巨大差異,做出剖析,認為未來實際出欄規模不會如20億頭巨大。但是,未來豬肉主流價格不斷下跌,已經成為各界共識。
據券商中國記者瞭解,當前多數地區豬肉零售價都降到30元以下了,市場主流價格已經進入“2”時代。顯然,隨着豬價見頂,主流分析認為直到年末,中國通脹將總體處於回落態勢,而同期PPI指數仍然維持在負數增長。
2020年至今的大規模貨幣投放並沒有引起通脹明顯上升,相反CPI可能在四季度迎來更大幅度的下跌。分析人士指出,在結構性矛盾有所凸顯的情況下,能否擴大消費成為影響未來通脹和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
生豬市場價格繼續回落,要步雞肉後塵?
日前,養豬企業“唐人神”董事長陶一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判斷,各大豬企在建或將建產能達20億頭,生豬養殖行業或將面臨滅頂之災,2022年豬價或跌至4-5元/斤。
這個消息一出,引起市場廣泛關注。當然,隨後多路分析也指出,在建或將建產能20億頭,沒有實證,而且母豬存欄量對應的2022年生豬出欄量水平應該是8.4億頭左右,遠遠低於20億頭。
儘管未來具體規模情形不甚明瞭,但是總體供應仍然將繼續增加。結合最近幾天,好多網友反映,各地豬肉價格降價了,多的降了2、3塊,少的降了1、2塊,不過多數地區豬肉零售價都降到30元以下了,目前看豬肉主流價格已經正式進入“2”時代。
近日上市企業陸續公佈8月份生豬銷售月報,儘管仍然保持了兩位數以上的增幅,但是,生豬銷量環比卻均出現減少,牧原、金新農降幅明顯。
據天下糧倉的調研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國內自繁自養生豬頭均利潤3052.79元/頭,較前一月末減少94.58元/頭,降幅3.01%,豬料比13.42,環比增加 0.16個百分點。而目前100KG以上能夠出欄的大豬佔比僅1/6,而仔豬和小豬的佔比仍在40%以上,現在仍然遠遠未到育肥豬的集中出欄期。
目前,龍頭養豬企業仍在繼續擴產,對此包括唐人神在內的多家養殖公司也提示了風險。牧原股份表示,生豬市場價格變動是整個生豬生產行業的系統風險,對任何一家生豬生產者而言都是客觀存在、不可控制的外部風險。生豬市場價格大幅波動,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重大影響。温氏股份表示,基於非洲豬瘟疫情對養豬行業的影響仍未完全消除,影響深度仍存在不確定性,未來出欄量仍存在月度波動的可能性。
相比養殖週期比較長的生豬,養殖週期僅為3個月的白條雞,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價格下跌。結果是,近期快餐行業對雞肉產品紛紛降價促銷。白條雞價格,已經跌回到了2019年上半年。
豬價持續下跌會帶來肉類價格整體調整,CPI將逐月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豬肉價格波動可以通過對牛羊肉的價格外溢,擴大影響。從去年以來,豬肉價格和牛羊肉價格一直保持着同漲同跌的局面。一旦,豬肉價格持續走低,對於牛羊肉價格的帶動作用也不容小覷。
歷史統計來看,這一波生豬價格帶動的肉類價格上漲,從2019年7月份開始出現同比大幅上漲。繞是如此,在2020年7月CPI指數2.7%的統計中,7月份食品類別中,畜肉類價格上漲61.1%,影響CPI上漲約2.90個百分點。特別值得一提的豬肉價格,足足暴漲85.7%,影響CPI上漲約2.32個百分點。
國海證券研究所靳毅團隊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豬肉價格在CPI計算中平均權重為3.0%,但豬肉價格波動可以通過對牛羊肉的價格外溢,擴大影響。通過歷史回測,計算得到豬肉價格對CPI食品項的貢獻,或者説“彈性”大約在20%,對整體CPI的彈性為4%。
對於8月份CPI指數,同樣由於去年同期豬價跳升帶來的高基數,目前分析機構普遍預計8-9月份CPI仍然將在2%以上,但是整體仍然呈現CPI逐月回落態勢。統計來看,海通證券預計8月CPI同比或回落至2.3%,華創證券預計8月CPI回落至2.4%附近。
“如果疫情得到進一步控制,到今年12月份,豬肉價格的同比數據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回落。”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除了供需兩端因素的影響,2019年底同期的高基數,也將是重要原因。
大規模貨幣投放下,CPI和PPI指數仍將保持低位
在CPI預計將持續回落,甚至四季度回落幅度更大的同時,PPI仍然保持在負增長區間。財信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表示,預計8月PPI增長-1.9%左右。
伍超明指出,目前國內工業企業繼續去庫存。8月原材料庫存和產成品庫存指數分別下降0.6%和0.5%。原材料和產成品庫存同時下降:一是全球疫情反覆下,海外經濟重啓進程放緩,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升幅度有限,上游企業囤購意願減弱;二是國內需求尤其是消費和製造業恢復偏慢,對製造業生產形成拖累,企業擴產意願不強;三是製造業需求繼續恢復,產成品庫存銷售加快,下游產成品庫存有所減少。
中信證券宏觀分析明明團隊報告指出,2020年至今的大規模貨幣投放並沒有引起通脹明顯上升,疫情得到控制後,中國經濟的修復過程體現出了非常明顯的結構性特徵——生產強,消費弱;基建、房地產投資強,製造業投資弱;規模以上企業強,小型企業、個體工商户弱。由於我國經濟中小微企業、低收入羣體佔據較大的比重,一旦它們的預期和需求難以提振,那麼通脹和經濟增長就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壓制。近期們已經可以看到小型企業與大中型企業PMI的分化、限額以上社零和限額以下社零的分化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與消費支出的分化。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